(1) 看造型:不同時代有不同的審美標準、生活習慣以及技術條件,因此生產的陶瓷產品
有不同的造型特點,這給我們的鑒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首先要對歷代器物造型有壹個基本概
念,掌握器形發展的總趨勢,春秋戰國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銅器,古樸剛勁;三國兩晉
南北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發展;唐代瓷器則渾圓飽滿,顯出雍容華貴的氣質;宋代器物修
長輕盈,給人以生機勃勃之感;元代器物造型壹反宋代風格,器物高大,顯得厚重粗獷;明
代又壹反元代特點,器物造型秀麗古拙,給人以清新優美之感;清代則器形繁多,制作精巧
。了解了歷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特征之後,進而還需掌握觀察造型的方法,對器物的口、腹、
底足,乃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細觀察,總結規律。以碗、盤壹類器足的主體。可見器
物的足底部分也不能忽視,往往成為我們斷代的參考依據。因此,只要我們頭腦裏有了準確
的器形概念,善於體會各時代器形不同風貌,對那些貌似的偽品,就能看出差別之處,這就
好像手裏拿了壹把尺,有了準確的分寸,不致出現“失之千裏”的現象,把明代器物看成是
唐代產品。
(2) 看胎釉:不同時代,不同窯口燒制的瓷器,由於胎釉成分和燒造條件不同,燒成的器
物質地、釉色各不相同,成為我們鑒定陶瓷的重要依據之壹。鑒別胎質主要是觀察底足,無論
任何時代器物,在底足邊緣或口邊露胎和器身縮釉處,大多可以看出胎質特色。觀察釉質則壹
般要註意釉色、光澤以及氣泡疏密等幾方面特征。例如,福建建陽宋代建窯所生產的黑釉瓷
器,因胎料含鐵成分較多,故胎色呈紫黑,胎質堅致。而江西吉安宋代吉州窯生產的黑釉瓷
器,有的器型、釉色雖與建窯相似,但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同,胎色呈米黃或黑中泛青等色,胎
質粗松,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把窯口區分開來。即使同壹個時代,同壹品種,只要我們仔細
觀察,也會發現胎釉有不同之處,例如,明代永樂、宣德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花瓷器,釉色白
膩,釉面肥潤,隱現桔皮狀的凹凸感,仔細觀察,釉中可見有大小不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
產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不同,薄而青亮,不可同日而語。
(3) 看工藝:器物成型工藝不同,裝燒方法不同,燒成氣氛和燃料不同,都會在陶瓷器上
留下不同的特征,成為我們鑒定陶瓷中的重要依據之壹。例如,宋代定窯瓷器采用覆燒工藝,
燒成的器物口沿無釉,俗稱“芒口”;而宋代汝窯瓷器采用支釘支燒工藝,燒成的器物通體
滿釉,器底只留下極小的芝麻狀支釘痕跡,這些特征,都應著重掌握。
(4) 看紋飾:陶瓷上的紋飾,無論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等方面,都強烈地反映著當時人們
的審美觀,每壹時代,都有自己鮮明的風格和特點。例如,元代青花瓷器的紋飾,布局繁密,
層次較多,少則二、三層,多則七、八層;而到了明代永樂時期,則趨於疏朗。再如,中國
瓷器上裝飾常用的龍紋,各個時代各有變化,不盡相同。有的叱咤風雲,有的細軟疲沓;有
的威武雄壯,有的老態龍鐘,這些,都成為我們鑒定時的參考因素。
(5) 看彩料:瓷器上的釉彩,各時期有各時期的特色,有的雖然采用壹種呈色的彩料,由
於所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燒成條件不同,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雖然這種不同有時是
極其細微的,但只要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其中的差異。例如,明代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大
多采用進口青料,這種青花料含錳量較低,含鐵量較高,燒成後往往會在青花上出現黑疵斑
點,這種自然形成的黑斑成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之壹。而清代雍正時期的仿宣器,因所用
青料不同,不能完全準確地再現宣青風格,青花上的黑疵斑點是用筆觸多次點染而成,只要
仔細觀察,就可發現人工留下的痕跡,與宣德青花自然形成的黑斑迥然不同。
(6) 看款識:款識是指刻、劃、印或寫在陶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時代、窯口、制作
者或使用者等等,也是鑒定陶瓷的依據之壹。不同的時代,書款的方法、書體和筆法,以至書
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官窯的瓷器,器底書“大清康熙年
制”款,但字體、筆法與康熙時不同,壹看就知是後代仿品。因此,掌握款識特征來斷代和辨
偽也是相當重要的。
綜上所述,歷代陶瓷在造型、胎釉、工藝、紋飾、彩料、款識等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風格和特點,成為我們鑒定陶瓷的各項依據。但是,世界上的事物是復雜的,普遍規律中寓有特殊規律,還必須考慮到例外情況,例如,前述宣德青花大多有黑疵斑點,但也有壹部分宣德青花沒有黑疵斑點,我們不能因此說它們就不是宣德瓷器。因此,我們鑒定壹件陶瓷器時,不能偏執壹方,食古不化或教條主義,拿著條條框框去套,而要將各項依據、因素、信息綜合起來考慮,普遍規律與特殊規律相結合,把握各代陶瓷器的基本特征和典型風貌,聯系實物,仔細觀察,觸類旁通,辯證運用,反復推敲、慎重定論,千萬不可因其中有幾處類似的特征便妄斷真偽,這樣才是正確的方法。
鑒別古瓷和仿古新瓷的壹般規律
仿古瓷如果制作手法高超,幾可亂真,那麽怎樣區別它們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
來鑒別:
1. 古瓷紋飾,運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絕無真品紋飾那種揮灑自
如的流暢感,而處處留下臨摹痕跡。
2. 古瓷釉面無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澤靜穆;新瓷則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
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 用酸浸塗去光,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蒼白,與古瓷不同。
(2) 用獸皮打磨,用這種方法處理的,在放大鏡下觀察,釉面可見無數平行的細條紋。
(3) 用茶水加少量堿久煮,用這種方法處理的,釉色不正,仔細比較,即可識其破綻。
3. 出土的古瓷土銹進入釉裏,壹般土銹都在釉薄之處;仿者土銹附於表面,用水洗之即
去。
4. 釉上彩瓷壹般達壹百年之久者,迎光斜視可見彩的周圍有壹層淡淡的紅色光澤,俗稱
“蛤蜊光”。
5. 有的膺品采用在舊器上後加彩的方法,使其改頭換面,冒充名貴品種。鑒別的方法是
仔細觀察釉彩,壹般來講舊器用過都會留有傷痕,如傷痕在彩面下面,必然是偽作。此外,後
加彩壹般較鮮艷,且光澤度強,猶如舊衣服上打的新補丁,格外醒目,顯得很別扭。
6. 金水(即將黃金溶解於王水)最初為德國人居恩在1830年所創制。我國瓷器上的金色,
壹般來講1840年鴉片戰爭前,用金粉描畫,金色深沈。1840年以後,用金水描畫,光澤度好。
因此鑒別古瓷的金色,可以說1840年是壹條分界線。此外,古瓷的金色歷久磨損變色,或僅留
下痕跡。仿古瓷金色艷麗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