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最精彩的總結...
蘇東坡的序,我以為。
我寫蘇東坡傳沒有什麽特別的原因,只是為了消遣。為他寫傳記的想法在我心中已經存在多年了。1936年我家去美國的時候,除了壹些精選的、排版精美的中文基礎工具書,我們還帶了壹些關於蘇東坡和蘇東坡的稀有古籍。至於占行李很多地方,我們全忘了。當時希望寫壹本關於蘇東坡的書,或者翻譯壹些他的詩。此外,即使我做不到這壹點,我也希望在國外生活時有他陪著我。像蘇東坡那樣有創造力,那樣正直,那樣自由放任,那樣引人入勝而又望塵莫及,他的作品在書架上的存在,讓人感到精神食糧的豐富。現在我可以專心寫他的傳記,自然是壹大樂事。還需要什麽理由?
朝氣蓬勃的人總是讓人難以理解。蘇麗珂東坡是世界上不可或缺的壹個人物。壹般來說,解釋這種人的性格總是徒勞的。在壹個多才多藝、豐富多彩的人身上,很容易挑出壹些讓人愛他的特質。我們不得不說,蘇東坡是壹個本性難改的樂觀主義者,壹個體恤他人的道德家,壹個平民的好朋友,壹個散文家,壹個新派的畫家,壹個偉大的書法家,壹個釀酒的實驗者,壹個工程師,壹個虛偽的反對者,壹個瑜伽的實踐者,壹個佛教徒,壹個士大夫,壹個皇帝的秘書,壹個酒鬼,壹個仁慈的法官。但這些可能不足以勾勒出蘇東坡的全貌。如果我提起蘇東坡,中國總會有壹種親切而令人敬佩的微笑,這或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壹切。蘇東坡的人格深邃、博大、幽默,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童心——正如耶穌所說,具有蟒蛇的智慧和鴿子的溫良溫柔。在這些方面,蘇東坡是其他詩人無法相比的。這些品質的結合,世間罕見,不可計數。而蘇東坡就是這樣的人!他依然天真單純,壹生忠貞不渝。政治上的勾心鬥角,勾心鬥角,與他的性格格格不入;他的詩和文章,無論是壹時的即興,還是不滿時的有感而發,都是自然的、自然的、激烈的,正如他所說的“春鳥秋蟲之聲”;也堪比他的詩:“猿唱鶴無心,不知有行人。”他壹直被卷入政治漩渦,但他只是在風月中,而他淩駕於的政治活動之上。他不求甚解,隨時隨地吟詩作賦,批判臧,單純抒情。至於他會招致什麽後果,有什麽利益,他就不理會了。所以,直到今天,讀者還是很喜歡讀他的作品,因為像他這樣的人總是關心世界,大聲說話總是直言不諱,沒有壹點害羞。在他的作品中,他的本性展露無遺,和諧、生動、有力。雖然他根據情況改變興趣,但他是真誠的,真誠的,完全發自內心的。他寫作沒有別的原因,除了自娛自樂。今天我們讀他的詩,沒有任何理由,只是因為他寫得那麽優美,那麽健康,那麽質樸,所以字字發自肺腑。
壹千多年來,為什麽中國那麽多人熱愛這位偉大的詩人?我盡力分析了這個原因。現在該說第二個原因了。這個理由其實和第壹個沒有太大區別,只是說法不同而已。那就是蘇東坡有自己迷人的魔力。就像魔法在女人身上,美和香在花裏,很容易感覺到卻很難解釋。蘇東坡的主要神力是光明燦爛的天才所擁有的神力。這樣的天才往往會引起他的妻子或者非常愛他的人對他的擔心,讓人懷疑是應該因為他的大無畏精神而愛他,還是為了保護他不受他人傷害而勸阻他、保護他。他身上顯然有壹種道德的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人所能控制的。這股力量從他出生就開始了,就是強大有力,直到死神閉上嘴打斷他的笑聲才停止。他像椽子壹樣揮著筆,就像兒戲壹樣。他可以高傲古怪,可以莊重嚴肅,可以輕松開玩笑,也可以莊嚴肅穆。從他的筆下,我們可以聽到人類情感之弦的振動,有喜悅,有喜悅,有夢幻般的覺醒,有順從的包容。他喜歡宴會和葡萄酒,總是熱情友好。他自稱生性急躁,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就覺得“如果是蒼蠅在吃東西,就會很快吐出來。”有壹次,他討厭壹個詩人的詩,說“是東京學究喝了私酒,吃了死牛肉,醉了。”
東坡最精彩的總結...
他開玩笑,不管朋友還是敵人。有壹次,他當著大臣們的面,跟壹個道士開了個玩笑,刺了他壹句話。後來,他不得不承擔後果。但是,別人不能理解的是,蘇東坡會因為某件事生氣,卻不會討厭人。他討厭邪惡的東西,他不在乎做壹個邪惡的人。我就是不喜歡這樣的人。因為討厭別人是無能的表現,蘇東坡並不比別人差,所以他從不討厭別人。總之,我們得到的印象是,他的生活是歌舞升平,樂此不疲,煩惱來了就壹笑置之。他的神奇是我用這支笨拙的筆盡力描述的,他的神奇也讓中國無數學者愛上他。
這本書記錄了壹個詩人、畫家和壹個普通人的密友的事跡。他感覺敏銳,思考透徹,文筆優美。作為壹個勇敢的人,他絕不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動搖,也不會因為世俗而改變。他不擅長自己謀生。然而,它充滿了與人民和諧相處的精神。他善良,熱情,大方,對人好。雖然他壹分錢都沒存,但他覺得自己比王子還富有。他雖然生性倔強健談,但機智過人,但有時也過於口無遮攔,機智過人;他多才多藝,好奇又有思想。他雖然深沈,但也不免輕浮。他不墨守成規,文筆自然飄逸。為人父為兄,為人夫,以儒家為準則,骨子裏卻是壹個純粹的道家,玩世不恭,太過明辨是非。就文采和學識而言,他遠在其他學者之上,自然不需要嫉妒。他既然偉大,自然對別人溫柔友好,對自己沒有傷害。他是壹個簡單自然的人,不需要高尚。當他被官職束縛時,他自稱矮如小馬。在這個多事之秋,他就像政治風暴中的海燕,愚蠢官僚的敵人,保護人民免受暴力的戰士。盡管歷代皇帝都仰慕他,歷代皇後都是他的摯友,但蘇東坡卻屢遭貶謫、逮捕、忍辱。
有壹次,蘇東坡對弟弟子遊說了幾句話,說得最好,形容自己恰如其分:
“我可以陪玉帝,我可以陪卑詩省的壹個乞丐。我眼前的世界沒有壞人。”
所以蘇東坡過著快樂無畏的生活,像壹陣清風,沒有理由。
蘇東坡的人生經歷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玄學,他是佛教徒。他知道生命是某個事物在壹瞬間的表現,是永恒的精神在壹瞬間存在於身體中的形式,但他拒絕接受生命是負擔和痛苦的說法——他認為事實並非如此。至於他自己,他享受生命中的每壹刻。在玄學上,他是印度教思想,但在氣質上,他是地道的中國氣質。從佛教對生命的否定,儒家對生命的正視,道家對生命的簡化,詩人心中產生了他復雜的人生觀。最長的壽命只有三萬六千天,但也夠長了;即使他對露珠長生不老藥的追求最終失敗,生命的每壹刻,只要是持續的,都會是美好的,可喜的。他的肉體雖然會死亡,但他的精神會在下輩子成為天上的星星,地上的河流,可以發光,可以滋養營養,從而維持壹切生物。這輩子,他只是永恒瞬間的壹個粒子。他是哪個粒子,為什麽重要?所以生命終究是不朽而美好的,所以他盡情享受生活。這就是這個神童樂觀主義者神秘的壹面。
這本書的正文沒有腳註,但我已經仔細引用了出處的信息,並嘗試使用原句,但這種信息的使用從表面上看並不明顯。因為出處都是中國人。作為參考的腳註對大多數美國讀者來說並不實用。信息來源可以在書後面的參考書目中找到。為了不讓讀者被中國名字的繁雜所困擾,我已經盡力剔除了不重要的人的名字,有時我只用姓氏,縮寫名字。另外,人們前後只用壹個名字,因為中國文人有四五個名字。原文引用的詩,有的是翻譯成英文的,有的因為句子裏有典故,所以很奇怪,不像詩。如果沒有冗長的註解,意思還是晦澀難懂,我只是用散文來稍微獲取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