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約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始人和代表作者。在本世紀,他被選為世界文化名人,受到廣泛紀念。根據劉向、劉欣的校勘和王逸的註釋,屈原作品共有25部,分別是《離騷》1、《田文》1、《九歌》11、《九章》9、《遠遊》。根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的話,招魂有1件。在屈原的作品中,《史記》中提到了《離騷》、《田文》、《招魂》、《哀》、《懷沙》。《漢書》中有25篇屈原賦,均未命名。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也有二十五篇,包括《離騷》、《九歌》(計十壹篇)、《田文》、《九章》(計九篇)、《元佑》、《蔔居》、《漁父》,而《招魂》列在宋玉(《漢書》)名下所以兩者應該是壹致的)。可見,這25部作品中,有壹部分的歸屬和真偽在漢代是有爭議的。壹般來說,現代研究者認為《招魂》仍應沿襲《史記》,視為屈原之作。遠遊,蔔居與漁父更易偽裝。有些學者認為《趙達》也是屈原的作品。但也有人懷疑《征途》後面的章節和《九章》中的部分章節不是屈原寫的。在語言形式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詩經》中的四句格局,每句話五、六、七、八、九字不等,還有三字句和十字句。語法參差不齊,層次靈活。“Xi”壹詞和虛詞如“之”、“於”、“乎”、“兒”等常用於句末,以協調音節,產生抑揚頓挫、歌唱和嘆息的效果。總之,他的作品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很大的創造性。
九歌:太乙皇帝九歌:雲中君九歌:向君九歌:項夫人九歌:大司命九歌:少思明九歌:董軍九歌:河伯九歌:山鬼九歌:國喪九章:離騷田文九章:懷沙九章:Xi永九章:佘江九章:喪九章:思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