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有關伏羲的記錄是在《楚帛書》中,說的是伏羲和女媧在天地混沌未開的時候,結為夫妻,***同生下了四子,從此開始創世的故事。《楚帛書》繪制於春秋戰國時期,記錄的主要是楚國流傳的神話傳說和風俗,書中的所有人物形象、傳奇故事都是當時楚國人心中的印象。
據史記記載,伏羲是燧人氏的後代,出生於後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成紀,之後壹直生活在陳地。伏羲是古代神話中的中華民族的始祖,是所有古籍中記錄的最早的神。相傳,伏羲的上半身是人行,下半身為蛇形,頭上有角。身上遍布鯉魚的紅鱗,還有類似於蒼蠅的爪子和長長的須,十分符合傳說中龍的樣子。後人便依據伏羲的樣子創立了中華民族的圖騰龍,也自稱為龍的傳人。
伏羲創造萬物的時候,仿照助蜘蛛網的樣子研制成網,教人學會了打獵捕魚;根據天地間自然地陰陽變化,創造了陰陽八卦,用來探索世間縹緲存在的規律;還創造了文字,使中華民族的文化得以淵源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