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過程
北魏末年的史官崔鴻私下撰寫《十六國春秋》,當時北魏遷都洛陽,書籍“率多分散”,他只好“求之公私,驅馳數歲”,又“約損煩文,補其不足” 。正始三年(506),《十六國春秋》初稿大部完成,但仍缺“蜀錄”。崔鴻又花了十余年時間訪求常璩所撰《蜀書》。正光三年(522),終於全書寫畢。《十六國春秋》成書壹百卷,“十六國”之名因《十六國春秋》壹書而得名。但本書雖然完成,卻又因故未敢刊印。直到北魏孝莊帝永安元年(528),其子崔子元將《十六國春秋》繕寫壹本,奏獻朝廷,藏於史館。
散佚
北宋初編成的《太平禦覽》仍大量抄錄《十六國春秋》 。此書在北宋中期已經殘缺不全 ,剩二十余卷,司馬光修《資治通鑒》時曾引用 ,但已非全書,故如無《資治通鑒》,今人難以窺得五胡亂華全貌。《崇文總目》已不列其名。 《十六國春秋》突破既往傳統,將各國國書改名為“錄”,各國主紀改名為“傳”,“不附正朔,自相君長” ,記錄各國史事時,系以各自之年號。各國國主之事跡,則按正史本紀之體例,不采用漢民族之“貴中華而賤夷狄”觀念。又有序例、表、贊,體例完備。
此書歷史地位很高,後來的魏收編寫《魏書》,唐朝時編修《晉書》,都將此書作為重要參考資料。 劉知幾評價,“(崔鴻)考核眾家,辨其異同,除煩補闕,錯綜綱紀,易其國書曰錄,主紀曰傳,都謂之《十六國春秋》,……由是偽史宣布,大行於時” 。唐初修《晉書》大量采錄《十六國春秋》的本文。
趙翼稱唐修《晉書·載記》,“尤簡而不陋,詳而不蕪,視《十六國春秋》不可同日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