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服與唐朝服飾哪兒不壹樣?、

漢服與唐朝服飾哪兒不壹樣?、

 漢族服飾的風格是怎樣的呢?如果我們把漢族同歐洲民族相比的話,我們會發覺二者在許多方面都呈現明顯的不同。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壹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壹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壹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我們現在雖然不能見到這種服裝的千姿百態的原型,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壹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壹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壹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令人浮想聯翩。樸素平易的裝束反而給他們增添了壹種天然的風韻。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1)歷史性

剃發易服的暴力強制已經消失,漢服趨向於復興。

 (2)傳承性

傳承性即漢服歷史具有傳承性。在這漫長的時間中,漢服歷史的發展壹直遵循著代代相傳,世世相襲的特點,這體現了漢服歷史發展的傳承性。

 (3)多樣性與同壹性

多樣性與同壹性是指漢服款式的多樣性與漢服型制(或樣式)的同壹性。作為壹個擁有千年歷史的事物,漢服從來就不是壹種款式,“上衣下裳”,“深衣”,“襦裙”等豐富多彩的款式體現了作為壹種悠久的民族服飾應有的多樣性。雖然漢服歷來款式豐富,但漢服的基本形制(或樣式)“交領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繩帶系結”的特點卻是千古未便的,這就是漢服的同壹性。同壹性與多樣性的統壹是漢服的壹大特色。

 (4)完備性

完備性是指漢服自身內部體系的完備性。經過千年的發展,漢服已經是壹種成熟的服飾了,它不但內部種類豐富,工藝考究,而且漢服的配飾也非常繁多而豐富。

 (5)相融性

相融性是指漢服與傳統文化的相融性,漢服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被視為正宗傳統文化的象征了,而且漢服本身就處處體現著傳統文化,漢服與傳統文化是和諧的壹家。在敦煌壁畫中有大量描繪佛國世界的彩繪,其中有許多飛天仙女、天人等的形象,美妙非常。再看中華歷史上文化最鼎盛的大唐時的服飾,會發現與壁畫中天人的服飾十分相似。其實,當古人重德守道,敬神信佛的時候,壹些宇宙中的真象就會被神有意的顯現給人,那美麗神聖的壹切都是人追求和模仿的標準,可見服飾本身就是文化的壹部分,都是有其背後深厚的內涵的。

其實對於講求重德向善的朝代的人,宇宙自會給其帶來好的壹切,包括文化和美麗的服飾,在這裏我們對大唐的壹些服飾做壹些簡單的介紹,希望這些真正美麗的服飾,能引起人們的思索,古人的生活真的沒有我們今天的好嗎?

常服:

壹、披紗大袖明衣制:屬於常服盛裝。其頭梳唐代特有發型“高墻”簪大花,飾花釵、步搖,蛾眉盛妝,身穿敞領對襟,大袖明衣,下穿長裙,佩大綬,束軟帶,結小結,足著高履。在唐代此服作為外服,在貴族仕女中風行壹時。

二、唐仕女半袖衫制:是唐代特有的壹種流行服飾,初作為宴居穿用,後亦當常服穿用,為宮廷嬪妃及名流仕女所好。

三、唐仕女宴居服:上身束抹胸,外披薄紗明衣,下穿長裙,裙腰及胸,上窄下寬,結束軟帶、小帶,屬於宴居內裝,但頭梳高髻又簪花,故此裝扮也可作為外裝常服之用。

看了這些服飾,有人也許會覺得,看起來那時的服飾也很開放啊!其實,在壹個講求道德的社會裏,人的行為相應的也是很規範的,在中國的歷史上,壹向都講男女有別,男人有男人的行為準則,女子也有女子的操守,講男主外女主內,女子壹般都是在家中操持家事,出門乘車,即使是家宴聚會也都是男女分席而坐。這樣看來,這些服飾作為家居常服也就沒有什麽不妥的了。

可以想象,如此裝扮的唐代女子其實是很美麗的,她們的生活也不會象現代女子壹樣機械緊張、充滿壓力。也許有許多女性擔心,在這種男主外女主內的關系中會受氣,其實這些擔心不是人為的想什麽方法能解決的,對於現在人們心中的不安全感.

希望這些美麗的服飾能喚起現代女性驕柔善良的本性,從而得享女性的美麗,尊嚴和安寧。

現在所說的唐服大多都是指 國外唐人街的華人華僑的中式服裝 ,大體上是 清朝服裝的壹種演變後的服裝。

隋入唐,中國古代服裝發展到全盛時期,政治的穩定,經濟的發達,生產和紡織技術的進步,對外交往的頻繁等促使服飾空前繁榮,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嶄新局面,而這壹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女子服飾形象,可主要分為襦裙服、男裝、胡服三種配套服飾。下面借助古籍詩畫,分而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