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壹詞最早出中國古代晉人郭璞的《葬書》裏,《葬書》中“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故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之經典名句,是“風水”這個詞第壹次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其簡明扼要地說明了“風水”理論的宗旨:以陰陽為根本,以“生氣”為核心,以藏風、得水為條件,以尋求壹個理想的墓葬環境為著眼點,以福蔭子孫為最終目的。其“得水為上,藏風次之。”的風水選擇標準為後世名師尋找吉地指明了方向。《葬書》生動地表達了動與靜的矛盾統壹,強調“生氣”是動與靜相對平衡、有機結合所構成。“藏書”為風水建立了明確系統的思想體系,成為風水理論發展的裏程碑。
“無風則氣聚,得水則氣融”,古人對於風水的考察首先要看山向地理環境,然後擇其吉而營築,城郭室舍及陵墓等,使其達到天地人合壹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