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英文參考ZH不是NGD ú GB32【中國針灸詞典】
3.總結壹下,中都是經絡穴位的別名,即中都[1]。參見醫學綱要。
穴位漢語拼音中渡羅馬拼音中渡
國家
壹代
編號中國GB32日本32法律
莫蘭特VB32野夫德國G32英國G32美國GB32
中都是經絡穴位的名稱(Zhōngdú GB32)[1]。針灸經典。《醫學綱要》是中等小牛[2]。屬於足少陽膽經[1]。中是中,瀆是河。此穴在大腿外兩筋,形如河流,故名鐘瀆[1]。中督穴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疾病,如腰胯疼痛、下肢癱瘓、腰膝疼痛、筋骨麻木、半身不遂、腳氣、下肢癱瘓等。現代用中督穴治療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腓腸肌痙攣等。
4中督穴的別稱是中督(醫學綱要)。
5出處《針灸A-B經》:中間瀆,骨骺外,膝蓋上五寸,中間分肉者。
6點名為中,瀆為河。此穴在大腿外側兩筋中,形如河流,故名【1】。
在,有方位之意,四方之心在,左右也在,有內涵。褻瀆,溝渠,巨型河流。這條經絡起於瞳孔,分支於頭部,在威脅下彎曲,向下跳躍至環,三條陽經並行。如果四川褻瀆了,就叫“褻瀆”。此穴在太陽和陽明經之間。[3]
7大腿[4]
8中都穴的定位標準:中都穴位於大腿外側,風下2寸,或腘十字上5寸,股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5]。
中都穴位於大腿外側,眼睛水平線以上5寸,大腿外側肌與股二頭肌之間;或者從石豐點向下2英寸取壹點。
中督穴位於大腿,眼睛水平線以上7寸,髂脛束後緣。坐位或側臥取穴[1]。
中都穴在足少陽膽經中的位置
大腿中督穴的位置
大腿中督穴的位置
中都穴在大腿(肌肉)的位置
中都穴在大腿(骨)的位置
9如何選擇小腿中部穴位仰臥位,大腿外側,水平線5寸,取穴時在股外側肌和股二頭肌之間。
中督穴位於大腿,眼睛水平線以上7寸,髂脛束後緣。坐位或側臥取穴[1]。
10解剖中毒穴皮下組織、髂脛束、股外側肌、股中間肌。皮膚由股外側皮神經組成。針穿過皮膚和皮下筋膜,穿過闊肌腱,在肱二頭肌外側加入外側肌,到達股骨面骨膜。前肌受坐骨神經支配,後肌受股神經支配。
10.1水平解剖學皮膚→皮下組織→髂脛束→股外側肌→股中間肌[1]。
皮膚→皮下組織→髂脛束→股外側肌→股中間肌[6]。
10.2穴神經血管淺層有股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股神經的肌支和旋股外側動脈的降支[6]。
有股外側皮神經、股神經的肌支和旋股外側動靜脈的肌支[2]。
功效與作用11中督穴有疏通經絡、祛風散寒的作用。
中都穴有舒筋活絡、祛風散寒的作用[1]。
中督穴具有舒筋活絡的作用,可治筋骨麻木寒涼,攻上而下,使其通暢而有益[3]。
12中督穴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疾病,如腰胯疼痛、下肢癱瘓、腰膝疼痛、筋骨麻木、偏癱、腳氣、下肢麻木等。現代用中督穴治療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腓腸肌痙攣等。
中督穴主要用於治療腰腿疾病,如腰胯疼痛、下肢痿軟麻木、腰膝酸痛、筋脈麻木不仁[1]。
中都穴主要用於半身不遂、下肢癱瘓、腳氣;和坐骨神經痛[2]。
中督穴主要用於經絡疾病:下肢癱瘓、偏癱、腳氣[7]。
中督穴主要用於下肢癱瘓、麻木、偏癱[6]。
現代常用中督穴治療坐骨神經痛[1]。
運動系統疾病: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膝關節炎、腓腸肌痙攣。
13針法13.1針法1 ~ 1.5寸[8][6][2],局部腫脹[8]。
壹般刺1 ~ 2寸【1】。
13.2艾灸可以灸[1][8][6]。
艾條灸5 ~ 7強;或艾條灸10 ~ 15分鐘[2]。
艾條灸或溫針灸3 ~ 5強,艾條灸10 ~ 20分鐘。
14中督穴配伍環跳、陽陵泉、足三裏,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下肢痿痹。
中渡與環跳、陽陵泉、足三裏、委中穴、懸鐘等配伍,治療下肢痿痹[8]。
中督配陰市,具有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主要用於治療下肢外側麻木疼痛。
中督與石豐、印石、陽陵泉配伍,用於治療下肢外側冷麻木疼痛[8]。
15文獻總結《針灸甲乙經》:治肉師室寒,上下疼痛,麻木不仁,中瀆主體。
同仁穴針灸圖解:治穴肉間寒氣,痛攻上下,僵而無情。
針灸大成:痿、瀆於針、跳來跳去、灸足三裏、舒菲。
16中督穴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