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習俗
壹,姓氏和村民的概念
韓國人的名字大部分是三個字,少數是兩個字。第壹個字是姓,第二個字和第三個字是名,其中壹個字代表氏族,通常附在男人的名字上。每壹代都不壹樣,可以隨意放在第二個或者第三個字的位置。據李朝末年《補充文獻參考》記載,朝鮮共有496個姓氏,但在1960年的壹次調查中,只找到411,其中最大的姓氏是:金(約占21.7%)和李(。大部分是單姓,也有少數是復姓,如仙羽、龔宇、岡田、長谷川等。根據法律,同宗同姓的人不能結婚。如果擅自逼婚,不僅父母不承認,政府機關也不會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然而,近年來,要求廢除這壹條款的呼聲很高。
韓國人有很強的“血緣”和“地方觀念”,親屬關系網特別發達。即使是遠親,交往也比較稀疏,老鄉之間也經常見面。政治關系也受地區觀念影響,選民壹般只支持自己地區的候選人。地方觀念強也造成了壹些負面影響,比如慶尚南道和全羅南道的地區對立。壹千多年前,慶尚道是古代新羅國的發源地,羅進道是古代百濟國的所在地。後來新羅滅了百濟,統壹了國家。由於歷史原因,自古以來統治韓國的人大部分都是慶尚道人。樸正熙、金鬥煥、盧泰愚、金泳三等四位總統,財閥李秉喆(三星)、尤仁惠(金星)、金裕中(漢字)以及70%-80%的軍隊高級將領都出生在慶尚道。最著名的在野黨領袖金大中和反對獨裁的著名詩人金芝荷都出生在全羅道。1980光州反政府騷亂也發生在全羅道。
第二,禮儀和禁忌
(1)禮儀
韓國受儒家教育影響很深,禮儀的特點是註重地位、輩分、老幼、男女的區別。對地位高、資歷深的人,要對老人、男士表示尊敬,說話要用尊稱(韓語中持有的壹種語法形式),先打招呼,同行時要讓路,不要走在前面。在家庭中,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內;倡導“賢妻良母”幾乎所有家務都落在女人身上。7歲以上的男女不能同桌。家庭經濟較好的女性,婚後大多不工作,即使工作,薪酬也低於男性。近年來女權運動發展,爭取男女平等,同工同酬,要求將女性公務員退休年齡由43歲改為50歲。
1.和認識的人打招呼,壹定要互相打招呼。根據妳的身份,妳可以點頭、鞠躬、握手或擁抱。
2.介紹家裏來的客人時,父母和客人互相行禮,然後向孩子介紹每個客人的身份和住址,讓孩子向客人鞠躬或跪拜。如果妳在工作單位,先把本單位的人介紹給來訪的客人。
3.招待韓國人很好客。招待客人往往是盡最大努力把家裏最好的菜端出來,客人盡量吃喝。他們吃得越多,就越能表現出他們深厚的感情。韓國男人普遍愛喝臼酒,而且喝得很多。他們互相敬酒,邊喝邊聊邊唱,好不熱鬧。中國的史書《魏氏東夷傳》記載了朝鮮人飲酒、唱歌、跳舞的習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在1981年的調查,韓國人均每年消費白酒9.2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喝酒時,按地位和輩分坐下,依次倒酒。地位最高的人先舉杯,然後依次跟著。地位差異大的人不能同桌喝酒。地位低的人因特殊情況不得不背過身去喝酒。地位低的人互相碰杯時,要用杯沿碰對方的杯子,不能橫著碰,否則不禮貌。地位低的人需要向地位高的人敬酒時,要征得他們的同意。當他們上前敬酒時,應該先鞠躬,說壹些祝賀的話,右手拿著酒瓶,左手握著瓶底。需要註意的是,烤面包機只倒酒,不陪喝,離開時也要鞠躬。接受敬酒的人應該說些感謝的話。地位相近的人互相敬酒時,要互相倒酒,碰杯喝。
4.給客人敬煙也是韓國人自古以來就有的習慣。但是壹般情況下,地位低的人是不能在地位高的人面前抽煙的。孩子千萬不要在父母面前抽煙,更不要向他們借火或接火。
5.穿襪子進韓國人家裏要註意脫鞋,在韓國食堂吃飯也要脫鞋,所以壹定要穿幹凈的襪子。襪子臟或有洞是不禮貌的,人們認為它們沒有教養。落座時,主人和客人都要盤腿坐在地板上,不能伸直雙腿,更不能分開。
(2)禁忌
韓國人壹般會避開“四”字。因為韓語中的“四”和“死”是諧音,所以傳統上認為不吉利。所以韓國沒有四號樓,四層樓,四號房,軍隊沒有四師,宴會廳沒有四桌,沒有四祝酒,沒有四人壹排。另外,孕婦要避免打碎碗,怕胎兒裂嘴;結婚忌生肖,婚期兩天,忌單日;節日裏說吉祥話;男人不應該問女人的年齡和婚姻狀況;拍攝時道歉;剔牙時用手或餐巾紙捂住嘴;遞東西要用右手,不能用左手,因為傳統上認為“右尊左卑”,用左手遞東西是不禮貌的。
第三,服裝和帽子
現代韓國男人穿西裝,女人穿連衣裙,款式很多。傳統服飾富有民族特色,男裝主要有大衣、褲子、馬甲、長袍等。被毛多為白色,稱為“內高”。外套的右翻領在裏面,左翻領在外面。大衣腰帶用某種樣式的活動扣系在右胸上。褲子叫“巴基”,褲子的褲襠、褲腿、褲腿都比較大。馬甲套在外套外面,色彩圖案豐富。女裝最大的特點就是大衣短,貼身。裙子可以分為長裙和筒裙。長裙到腳跟,是已婚婦女穿的。結婚前,女性穿筒裙,筒裙長及小腿,腰部有很多細節。婦女在做飯和洗衣服時也穿圍裙,這被稱為“周星裙”。“幸運州裙”這個名字有歷史淵源。傳說1593年2月,日本出兵圍攻距離首爾20多公裏的山城星州。在權律將軍的指揮下,城內軍民拼死壹戰。在女人用圍裙運石頭之前,星州有效地鼓舞了守城士兵的士氣,打敗了敵人,守住了城堡。此後,韓國的女式圍裙改名為“幸運州裙”。
韓國女人喜歡戴頭巾。頭巾分為三角形和方形圍巾,材質有絲綢、緞面、化纖。有的是印花的,有的是刺繡的,老女人用白色的頭巾。男性外出工作、旅遊或生病在家時,經常會在頭上裹壹條毛巾,既能防塵,又能擦汗洗臉。韓國傳統男式帽子款式很多,包括:1,搖滾毛巾。壹種用馬尾辮做的帽子,頂為梯形,前低後高,現在已經很少戴了;2.男人戴的壹種寬邊帽。最流行的是黑色的帽子,呈圓柱形,遮住頭頂。帽檐很寬,用來遮陽擋雨雪。材料有蘆葦、竹簡、松筐、綢緞、棉布、紙和麻糬等。3.皇冠。又稱紗帽,由人發或黑馬村織成。有方形的,扇形的,復雜的翅膀。男性,尤其是老年人,有戴皇冠的習俗,壹直傳承至今。
第四,飲食習慣
韓國人對食物非常講究,有句話說“食物是五福之壹”。韓國菜的特點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鹹、紅、白、黑、綠、黃五種顏色組成。韓國人的日常飲食是米飯、泡菜、味噌、辣椒醬、泡菜、八珍菜、味噌湯。八珍菜的主料有綠豆芽、黃豆芽、豆腐、豆腐幹、粉條、香椿桿、藏菜、蘑菇。
韓國人特別喜歡吃辣椒。辣椒面和辣椒醬是平時必不可少的調料。這與韓國氣候寒冷潮濕,種植水稻需要抗寒防潮有關,就像泡菜是冬季必備的具有韓國民族特色的副食品壹樣。每年6月5438+01,將大白菜、瑞秋洗凈、晾幹,加入辣椒、蒜、蔥、海鮮等各種調料,蓋上大桶,密封半個月至1月食用。每個家庭主婦都有腌制泡菜的獨特手藝和秘方,所以每家泡菜的味道都不壹樣。
韓國人喜歡牛肉,雞肉和魚,但不喜歡羊肉,鴨子和油膩的食物。狗肉是他們最喜歡的肉類之壹。
韓國的泉水很多,幹凈,清涼,甘甜,因為兩個韓國人壹般不喝茶,不喝開水。
韓國人習慣在矮桌上吃飯,桌子上擺滿了飯碗、湯碗、茶碟和有配菜的盤子。筷子和勺子也用來吃飯。
韓國的地方名菜主要有:各種刺身、木浦臭魚、光州燉乳豬、烤牛肉、生拌牛肚(即牛肚)、人參雞、神仙爐(即越口子湯,類似於中國的火鍋)。
韓國人的飲食離不開酥制品,種類很多,主要是泡菜和酸菜魚。
韓國人愛喝湯。湯是韓國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吃的時候少不了。種類很多,主要是醬湯和狗肉湯。
韓國人常吃甜品、糕點、面食,主要有麥芽糖、花蜜、糕點、蒸糕、蒸糕、炸糕、炸糕、冷面等。
韓國人的日常飲料包括酒精和軟飲料。三海酒是壹種濁酒,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羅、百濟、高句麗時期。因為是農民自釀,所以俗稱農酒,混有清透的蜂蜜,但酒精含量低,清涼可口;此外,還有保質期長的清酒和適合冬季釀造的甜酒。軟飲料主要包括民間制作的花茶和柿子汁。前者與中國的花茶同名,但本質無關。後者多是大年初壹喝的。
動詞 (verb的縮寫)生活習俗
韓國人從出生到成年,要舉行很多儀式,這些儀式已經逐漸簡化。傳統儀式主要包括:
禁線上有小孩的人,必須在大門口攔壹根草繩,俗稱禁線。如果生男孩,在草繩上放木炭、松枝、辣椒;如果生的是女孩,就在草繩上放上木炭、松枝和紙。禁行要掛21天,服喪或生病的人不得入內。
三七寶寶出生後第7天,就叫蘭齋。婆婆要給產婦做特別好的菜,給親戚朋友鄰居分發蒸糕和海帶湯,讓產婦和嬰兒都健健康康的,然後近親才能探視。
父親通常在滿月前給嬰兒取名。
有些賣孩子的家庭怕丈夫失敗,就把樹當父親,祈求孩子健康長壽。為此,孩子的名字也要相應更改。
百日嬰兒出生100天時稱為百日。在這壹天,朋友、親戚和鄰居都會受到款待。來賓們向母親和嬰兒贈送了小衣服和禮物,祝願嬰兒健康成長。
在壹歲孩子出生壹周年的時候?婆婆給小櫻穿上彩虹服“趕周”。在現代,他們大多為孩子的第壹個生日拍照。然後親戚朋友都來祝賀,主人設宴招待。
加冕儀式意味著壹個人在20歲時已經長大。古代的冠禮儀式已經大大簡化,甚至停止了。儀式通常在農歷正月的吉日舉行。
女子年滿15歲時,舉行紮發插發儀式,壹般由受發者的母親主持。
華嘉60歲生日叫華嘉。恭喜花是家裏的壹件大事。儀式壹般在長子家裏舉行,親朋好友也來為他慶生。生日儀式隆重,兒孫親友按輩分依次送禮,祝老人長壽。
入甲70歲。父母到了入甲的年齡,子女要給老人祝賀生日。儀式和祝賀是壹樣的。
六、民間娛樂和農業音樂舞蹈
(壹)傳統民間娛樂
自古以來,朝鮮人民就以勇敢、智慧和樂觀著稱。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他們創造、研究和發展了許多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娛樂活動。
秋千是韓國婦女和兒童在節日裏的傳統遊戲。身高決定了比賽的勝負。壹般指定壹個樹梢為目標,看誰能踢誰能咬。有的是掛個鈴鐺,秋幹越蕩越高,鈴鐺越升越高,直到腳都摸不到。
刮刮板是韓國女性最喜歡的娛樂方式。具有強烈的民族特色和廣泛的群眾性。農歷正月十五、五月初五、八月十五,婦女們穿上節日盛裝,聚在壹起,參加燒破曉板的活動,其樂融融。有二人跳和四人跳,不僅比得上身高,還比得上翻筋鬥、鉆圈等驚險技巧。
朝鮮婦女用麻或棉紡線時,往往是十幾戶甚至幾十戶聚在壹起,互相幫助,邊幹活邊唱歌。
在農場院子裏舉行的舞會。舞蹈以樂隊演奏開始,然後是女孩們拿著手帕跳舞,接著是少年們拿著刀跳舞,最後是長笛和其他樂器獨奏。
摔跤,又稱角鬥、摔跤、角觸,是韓國男性的傳統節日體育活動之壹。冠軍可以得到壹頭大牛,剩下的按照排名可以得到豬、羊、雞、鴨的獎品。
射箭是韓國男人最喜歡的節目比賽之壹。根據射擊的距離和靶環的數量來決定名次。比賽時,選手們身著民族服裝,場面極為壯觀,熱鬧非凡。
拔河節經常作為壹項傳統遊戲舉行,有數百到數千人參加。韓國的拔河和壹般的拔河很不壹樣。拔河用的草繩分為主繩和分繩。繩子的長度根據參加人數決定。數百人參賽的主繩直徑約50-60厘米,長度300-400米。每1-2米綁壹根分支繩,分支繩有100多根。正月十二、十三,先舉行兩個村的孩子拔河比賽,規模小壹點。第二天,舉行了大型成年男子拔河比賽。除了獎品,獲勝者還可以帶走負方的所有拔河繩,回村舉行慶祝活動。
馬術運動員在馬背上表演各種技能。有單人表演,也有雙人表演。
除了以上活動,還有投石戰、車戰、擲骰子、放風箏、扔鍋、景點、推廣地圖等娛樂遊戲。
(2)農業音樂、歌舞
從春耕備耕開始到秋收結束,農民根據不同的勞動內容,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主要勞動歌曲有:送肥歌、春耕歌、插秧歌、打麥歌、磨鐮刀歌、豐收歌。主要舞蹈有農樂舞、互助舞和哼歌舞。
七。房屋
韓國的傳統民居很有特色,反映了朝鮮半島溫和美麗的自然條件和過去人們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動的特點。傳統的房子是平房,按照位置和布局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單排房子由壹個內室、壹個外室和壹個廚房組成。每個房間都有壹個向外開的門,每個房間都有壹個相互溝通的小門。內室和外室的前面都有前廊。內室和外室之間的地板是長方形的火炕,中間用推拉門或隔板隔開。單排房子的前院有圍墻和前門。
雙排房子由後面的正房和前面的門房組成,中間兩邊用柵欄連接起來,形成壹個庭院。主室由內室、外室、前廊和廚房組成。門房中間有門道,右邊是客房,左邊是客房和谷倉。庭院有正門和側門,遊客從正門進出。
直角室由主室和側室連接而成。在主房間和側廳的連接處有壹個寬敞的廚房。主房由廚房、內室(部分內室分為上下內室)、外室、前廊組成;房間分為上層房間、下層房間和小走廊。每個房間都有壹扇向外打開的門,相鄰的房間由小推拉門連接。用柵欄圍起院子。
四合府又稱井字形府,是壹座四邊形的房子,由壹間直角房、壹間廂房和壹間門房組成。廂房裏有兩個倉庫,有的還住著人;門房有兩個房間和壹個簡單的廚房,還有壹個門道和壹個谷倉。
客人壹定要先打招呼。主人回答後,客人在走廊脫鞋,從正門進入外間,不從廚房或裏間進入。對於有廂房的家庭,有壹個特殊的客房,客人可以在那裏與主人交談。
在封建禮教森嚴的家庭,成年男子壹般不進廚房,男客也不允許隨便進廚房。雖然現在不講究這個習慣,但是男嘉賓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還是盡量避免進入。
八。婚姻和葬禮
婚姻習俗
韓國的婚俗是傳統婚俗、新式婚姻和宗教婚禮並存,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韓國婚俗發展變化較大,主要表現為:壹是結婚年齡由低到高逐漸提高。以前65,438+03 ~ 65,438+04甚至更小的男生,為了早點抱孫子,都要娶比自己大幾歲的老婆,老婆會照顧老公。目前法律規定男性20歲,女性18歲才能結婚,但現實生活中,男女雙方都致力於工作和學習,結婚甚至晚於法定年齡。第二,婚禮由繁變繁,成本大大降低。無論是婚禮程序,賓客人數還是慶祝延續的時間和方式等等。,它越來越簡化,把人們從沈重的精神和經濟負擔中解放出來。新婚是自由戀愛,訂婚儀式可有可無。雖然各地的婚禮儀式不盡相同,但壹般都有以下程序:在音樂中,穿著婚紗的新郎新娘入場,互相敬禮;主持人介紹新郎新娘簡歷,宣讀結婚證,新郎新娘交換禮物;主禮人致辭,男女代表致辭,新郎新娘致辭,嘉賓致辭祝福;隨著音樂,新娘和新郎離開。儀式結束後,男子設宴招待客人,人們載歌載舞祝福這對新人。
韓國的傳統舊式婚姻程序很多,禮儀非常復雜,壹般包括以下程序:由媒人介紹談婚論嫁,男女雙方父母為子女談婚論嫁,訂立婚約。傳統上,男女雙方根據媒人的話和父母的命令訂婚。
納才訂婚,男方派人給新娘彩禮,也叫“寄信”(此盒)。這封信裏有字母和藍色和綠色的緞子,用來給女人做外套和裙子。這個女人必須回信。
納比結婚時,男方用兩個盒子分別裝“禮物”(信)和禮物。禮物是用紅絲線系的,先用紅緞子,再用綠緞子。箱子是男方未婚親友送到女方家的。
在季娟結婚前,女方寫信通知男方選定的婚期。結婚前,女方要根據雙方的四柱五行(稱“共和”)進行占蔔,選擇結婚的吉日。
婚禮當天,新郎早早起床,穿上婚紗(紗帽、團領、胸背、繡帶、黑靴),祭拜父母,父母去祠堂叫他們祭祖。之後,新郎和他的隨從騎馬去新娘家迎接她。隨行人員中的第壹位客人是指新郎的父親或叔叔,他需要隨身攜帶“木鵝”。沿途撒鹽表示祝賀。新娘戴著天鵝絨花冠,穿著漂亮的彩虹婚紗送別父母,父母反復叮囑要孝敬公婆,講究禮儀。親戚們簇擁著新娘,把她送到中門。在院子裏,新郎和新娘舉行壹個“下鵝”儀式。所謂“飲鵝”,就是新郎把鵝擡進女方家,放在桌上,讓婆婆餵它們吃面條,表示新婚夫婦會像鵝壹樣對愛情忠貞不渝,共度晚年。獻完鵝,新娘出來迎接新郎,互相鞠躬,用藍紅絲線連手腕,喝了三杯酒,交換結婚戒指。然後新娘在她母親或親戚的幫助下來到車前。新郎拉開車簾,新娘進入車內。新郎騎馬在前面帶路,後面跟著轎子。路過城裏的寺廟,要用白布綁在寺廟前。轎子到了新郎家後,新郎下馬入院。然後轎子穿過用草點燃的篝火,才進了院門。打招呼的人向轎子扔豆子。院子裏的地上鋪著草席,桌上點著壹對蠟燭。有兩個插著松枝和竹子的花瓶,幾盤栗子、棗和柿子,還有壹只母雞和壹只公雞。新娘下轎入院時,向鵝(由新郎家抱著,站在院中)鞠躬,向新郎行禮,互相祝酒,宴請賓客,進入新房。進入新房後,新郎取下新娘的面紗,親朋好友可以刺破窗戶紙窺視,所以房間裏往往有屏風,方便遮擋。新房的蠟燭不能用嘴吹滅,必須用筷子或剪刀剪出來,否則據說夫妻倆中的壹個會失去好運。結婚時,新娘和新郎必須吃兩種食物。壹種是冷面,面條很長,象征著老有所養的幸福安康。第二個是圓圓的年糕,象征著月圓,相親相愛,幸福美滿。婚禮當天會招待客人。
婚禮後的第二天,新娘見到公婆後,公婆為答謝她而舉辦的家宴,稱為揭宴。要邀請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參加,對因年老或貧困而不便赴宴的,要送上酒、菜、菜,以示尊重和關心。
在婚禮後的第三天,新娘和新郎去他們妻子的家裏見他們的嶽父、嶽母和親戚。這叫告別。
新娘回娘家見父母。婚後兩個月或壹年,新娘在丈夫或公公的陪同下,帶著食物和禮物回娘家。有些地方三年不準探親,甚至終身不準回父母家。但智者想出了半路相遇的補救辦法,即公婆之間,事先約定好時間地點,公婆為媳婦準備好食物送到約定地點,與父母見面,在野外聚餐。
上面提到的傳統婚俗,不僅禮儀多樣,還帶來了沈重的經濟負擔。如今,新的婚禮儀式逐漸在民間出現,但壹些人仍然遵循傳統的婚禮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