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石再拜而去的翻譯是望石再拜而去的翻譯是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
1、望石再拜而去的解釋
這句話出自明末清初史學家張岱的《瑯嬛福地記》,這篇主要講述了晉朝太康中年,壹名叫張華的人在外遊玩,偶遇了壹個神秘的老頭,領著他進了壹個名叫“瑯嬛福地”的山洞。
洞中藏書千萬,張華興奮的看了好幾天,但其在拜別老頭後,卻再也找不到了,原來藏書的山洞也變成了沒有縫隙的石頭。
2、望石再拜而去的釋義
望石再拜而去,這句話描述了張華對老頭和藏書的敬意和惋惜,以及對神秘山洞的無奈和遺憾。望,是指回頭看。再拜,是指古代壹種隆重的禮節,先後拜兩次,表示鄭重奉上的意思。而去,是指離開。
3、《瑯嬛福地記》的特點
《瑯嬛福地記》是壹篇融合了歷史、神話、傳說、寓言等元素的奇幻小說,它反映了明清時期知識分子對歷史和文化的憂思和追求,也展現了作者張岱的廣博學識和想象力。
采用了歷史傳記的形式,以張華為主角,借用了他在晉代的壹些真實經歷和傳說故事,但又加入了許多虛構和誇張的情節,使之具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和奇異魅力。
《瑯嬛福地記》收錄的書籍和想表達的意義
1、收錄的書籍
描繪了壹個藏書天堂的仙境,其中收錄了各種珍貴而失傳的古籍和海外誌怪,包括《三墳》《九丘》《連山》《歸藏》《桍杌》《春秋》等六經以及玉京、全真、七瑛、丹書、秘籍等道教經典。這些書籍都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圖書館,也是他對中華文化的深切敬仰和弘揚。
2、意義
表達了壹種對知識和智慧的渴望和追求,同時也暗示了壹種對現實社會的失望和逃避。張華在山洞中沈浸於閱讀之樂,卻無法再次進入,只能望石再拜而去。這反映了作者對明清時期政治和文化的不滿和憂慮,也體現了他對歷史和文化的無奈和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