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註意!這裏有狗出沒——唐代狗狗形象

註意!這裏有狗出沒——唐代狗狗形象

我也不知道為什麽壹個資深怕狗人士要寫壹篇關於唐代狗狗的文章,嘿嘿,畢竟藝術形象無殺傷力。

哎呀,想擼狗怎麽辦?別急,除了各種萌寵視頻,妳或許還可以換個方式,看看前方即將出沒的狗狗們。

和現代人壹樣,唐代人養狗作寵物,尤其是那些體型小巧可愛的品種,比如著名的“ 猧子 ”。

《酉陽雜俎》中記載了楊貴妃在唐玄宗與大臣下棋快輸的時候,讓懷中的猧子跑到棋盤上去擾亂棋子,討得皇帝開心。

至於這種小狗究竟有什麽來路?長的什麽樣呢?那可以說是爭論了許久的話題。不過就現在的資料來看,“猧子”與“拂林狗”很可能是同壹品種的不同名稱。它們並非原產於中原,而是從西域傳入的品種,長的身形矮小,幾乎貼著地面走。是不是萌萌噠小短腿既視感?

考古發現的壹些形象與各類文獻記載中拂林狗的特點相比較,下面這些“狗狗們”可能與這壹品種比較接近。

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群第187號墓出土的這幅唐代的《雙童圖》,有壹個小孩抱著壹只黑白相間的小狗。敦煌文書裏也有小孩子與猧子玩耍(三三結伴趁猧兒)的記載。

唐代元師獎墓壁畫中有壹小孩牽狗的形象,狗體型小,小耳朵豎起,向人奔跑。

這種比較稀奇的寵物狗作為富家兒童的玩伴,應該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這樣的寵物狗形象在壹些仕女畫中也能見到。像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中就有女性逗狗的畫面。

在壹些唐代詩歌和筆記小說中,猧子經常出現在仕女等女性群體的生活中。

相思之意,相思之愁,有時與猧兒的叫聲相連,有時也與懷中的猧兒消解。

唐代雖然是穩定的農業社會,但是狩獵活動卻依然常見。尤其是在皇族貴戚之間,狩獵之風更是流行。皇帝為了自己的狩獵,還設置“ 狗坊 ”(五坊之壹)來專門飼養獵犬。

在懿德太子墓壁畫中,圖中的兩個侍從,架鷂攜犬,推測二人身份是鷂坊小兒和犬坊小兒,從服裝顏色上看,官職為六品或七品。此犬貌似是瘦瘦的大長腿?

五坊的鷹犬主要用途之壹就是供狩獵。當時的獵犬形態,多纖細苗條,又稱“ 細犬 ”,它們雖然外形並非高大兇猛,但是奔跑速度很快,而且耐力好,所以在狩獵活動中常常出現。

金鄉縣主墓騎馬狩獵俑可以清楚的看到壹人懷抱尖嘴、細腰、長腿的獵犬。

看見這些蹲坐和趴臥的狗俑,和村頭那些中華田園犬也是極為相像了。長久以來,到今天的許多地方,狗依然有著看家護院的使命。

日本來唐高僧圓仁在其《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中記載了開成五年,在途中黃山八會寺內的壹條黃毛狗“見俗嗔咬,不憚杖打。見僧人,不論主客,振尾猥馴。”在寺院中,狗也是看家護院的角色。

唐代民間養狗,肯定還是此種用途最為常見。無論是機敏警覺的蹲坐狀和趴臥擡頭狀還是慵懶休息的俯臥狀都和日常生活中家養看門犬的姿態類似,它們就是古籍中所稱的 “守犬” 。

另外,在軍隊中也出現過它們。

因為狗機敏善吠的特點,唐末有軍中使用狗來擔任軍隊“警備”的記載。

至於唐代食狗,已經不如前代盛行。在唐代,人們對食用狗肉的態度已經發生了變化,在大眾的觀念中,狗不是日常的肉類飲食。

從顏師古的註解可以看出以屠狗為業、日常食狗肉在唐朝應該較為罕見,以致需要用當時人們常吃的羊、豬的食用和屠宰情況來作為類比進行解釋。

唐代的狗狗形象,妳是不是有了簡單的了解了呢?

PS:非常抱歉圖普遍很糊

其他相關文章: 今天,我們認識壹下唐代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