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思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思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的意思: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該句出自《詩經》中《秦風·蒹葭》壹文,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的。

 《秦風·蒹葭》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壹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遊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風·蒹葭》註釋

 1、蒹(jiān)葭(jiā):蘆葦。蒹,沒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蒼蒼:青蒼,老青色。

 2、伊人:那個人,指所思慕的對象。

 3、壹方:另壹邊。

 4、溯洄(huí):逆流而上。洄,彎曲的水道。從:追尋。

 5、溯遊:順流而下。遊,壹說指直流的水道。

 6、宛:宛然,好像。

 7、淒淒:即“萋萋”,茂盛的意思。

 8、晞(xī):幹,曬幹。

 9、湄(méi):水泮,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邊。

 10、躋(jī):登,升高。

 11、坻(chí):水中的小高地。

 12、采采:茂盛的樣子。

 13、已:止,幹。

 14、涘(sì):水涯,水邊。

 15、右:彎曲,迂回,形容道路曲折迂回。

 16、沚(zhǐ):水中的小塊陸地。

 《秦風·蒹葭》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水那壹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河岸那壹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人兒在何處?就在水邊那壹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秦風·蒹葭》賞析

 《秦風·蒹葭》是中國古代第壹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壹首詩。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的。現代學者壹般認為這是壹首情歌,寫追求所愛而不及的惆悵與苦悶,營造了壹種秋水伊人的美妙境界。

 全詩三章,重章疊唱,後兩章只是對首章文字略加改動而成,形成各章內部韻律協和而各章之間韻律參差的效果,也造成了語義的往復推進。

 《秦風·蒹葭》創作背景

 此詩曾被認為是用來譏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禮來鞏固他的國家(《毛詩序》《鄭箋》),或惋惜招引隱居的賢士而不可得的(姚際恒《詩經通論》、方玉潤《詩經原始》)。但跟《詩經》中多數詩內容往往比較具體實在不同,此詩並沒有具體的事件與場景,甚至連“伊人”的性別都難以確指。

 上述兩種理解也許當初是有根據的,但這些根據或者沒有留存下來,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們的結論也就讓人懷疑了。現代大多數學者都把它看作是壹首情詩,當是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

 陳子展《詩三百解題》說:“《蒹葭》壹詩,無疑地是詩人想見壹個人而竟不得見之作。這壹個人是誰呢?他是知周禮的故都遺老呢,還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舊臣呢?是秦國的賢人隱士呢,還是詩人的壹個朋友呢?或者詩人自己是賢人隱士壹流、作詩明誌呢?抑或是我們把它簡單化、庸俗化,硬指是愛情詩,說成詩人思念自己的愛人呢?解說紛歧,難以判定。”

 《秦風·蒹葭》作者介紹

 《秦風·蒹葭》出自《詩經》,《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

參考文獻:

1、朱 熹.詩經集傳[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李山 解讀.詩經(節選)[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3、姜亮夫 等.先秦詩鑒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4、黃嶽洲.中國古代文學名篇鑒賞辭典(上)[M].北京:華語教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