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古代中國銀子缺乏,看過壹些古籍就可以發現,壹兩銀子的貨幣價值相當高。壹兩銀子等於銅錢壹千二百多文(清初以前)到三千多文(清道光以後)。而直到清末,壹斤(相當於1.2市斤)豬肉只要二十文錢,壹畝良田只要七至八兩銀子或者十二三個銀元。幾兩銀子、幾十兩銀子就是壹大筆錢,有百兩銀子就是今日的大款了,能夠買上十幾畝良田。在明代,壹個平民壹年的生活只要壹兩半銀子就夠了,所以戚繼光的士兵軍餉壹日只有三分銀子,壹月不足壹兩。清代銀與銅的比價稍少,主要是鴉片戰爭前外貿順差大,銀子大量流入後,銀價下跌造成的。後來大量賠款後,銀與銅的比價又上升了。平常老百姓使用的是銅錢,清末時使用銅元,很少用銀子作為日常交易用。許多老百姓至死都未見過銀子。所以口語中表示沒有錢(貧窮)時用“沒有銅錢(鈿)”而不說“沒有銀子”。要知道萬歷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銀子,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擴展閱讀-銀兩作為流通貨幣的原因
在宋朝以前白銀總量太少,價值過高,還沒有成為流通貨幣,只存在於朝廷賞賜與國家結算當中,比如稅收、國家支付等,實際上明朝以前,市場流通的貨幣通常僅使用銅錢。銀兩成為流通貨幣只是明清兩代對外貿易活躍,外國白銀大量湧入以後的事。但為何在很多人心目中壹向以為銀兩是歷來的流通貨幣呢?主要是因為明清小說的盛行,均按照當時的生活情況為常識對前朝進行描寫,如《水滸》、《金瓶梅》、《三言二拍》,等等,而這些作品中的銀兩價值均以明朝的銀價為標準,與原有的文、貫、緡、銖等貨幣單位混淆在壹起,並且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此今人所寫的以中國古代為背景的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作品如《射雕》等書中,也多把古代流通貨幣統統說成“銀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