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高山流水典故

高山流水典故

高山流水典故1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壹般。壹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壹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壹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壹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妳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湯問》。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優美。

高山流水典故2

成語名稱:高山流水

成語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語用法:作賓語;比喻樂曲高妙。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詞

成語結構:聯合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比喻知己相賞或知音難遇。也比喻樂曲高妙。

成語來源:戰國·鄭·列禦寇《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成語造句:曹禺《紀念易蔔生誕辰150周年》:“易蔔生是戲劇創作天地中的高山流水,人們的知音。”

高山流水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俞伯牙擅長於彈奏琴弦,鐘子期擅長於聽音辨意。有次,伯牙來到泰山(今武漢市漢陽龜山)北面遊覽時,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滯留在巖石之下,心裏寂寞憂傷,便拿出隨身帶的古琴彈了起來。剛開始,他彈奏了反映連綿大雨的琴曲;接著,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樂音。恰在此時,樵夫鐘子期忍不住在臨近的壹叢野菊後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來,在山上砍柴的鐘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聽到伯牙彈琴,不覺心曠神怡,在壹旁早已聆聽多時了,聽到高潮時便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由衷的贊賞。

高字開頭的成語

高陽酒徒 高山流水 高枕無憂 高屋建瓴

包含有高字的成語

德高望重 高枕無憂 高山流水 興高采烈 趾高氣揚 束之高閣 年高有德 人面逐高 天高皇帝 高陽酒徒

高山流水典故3

《高山流水》,漢族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壹,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那麽高山流水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又是什麽樣的故事?

高山流水的主人公是鐘子期和俞伯牙,典故最早見於《列子·湯問》。在人們的用典實踐中,這壹典故逐漸發展出七十余個典形和樂曲高妙、相知可貴、知音難遇、痛失知音、閑適情趣等典義,還存在典故反用現象。

傳說先秦的琴師俞伯牙壹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描繪“巍巍乎誌在高山”和“洋洋乎誌在流水”。伯牙驚曰:“善哉,子之心與吾同。”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斷弦,終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俞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俞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壹般。壹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俞伯牙體驗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妳已經學會了。”

壹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壹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壹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妳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兩人分別約定,明年此時此刻還在這裏相會。第二年,伯牙如期赴會,但卻久等子期不到。於是,伯牙就順著上次鐘子期回家的路去尋找。半路上,他遇到壹位老人打聽子期的家。這壹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親。老人告訴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讀書,再加上家境貧寒,積勞成疾,已經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時擔心伯牙會這在裏久等,叮囑老人壹定要在這壹天來通知伯牙。聽到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他隨老人來到子期的墳前,撫琴壹曲哀悼知己。曲畢,就在子期的墳前將琴摔碎,並且發誓終生不再撫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謝知音的典故,後有稱頌其事,在此築館紀念,稱為琴臺,現琴臺東對龜山,西臨月湖,成為武漢著名古跡勝地。

高山流水典故4

典出《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而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春秋時期,有壹個叫伯牙的人,擅長彈琴。有壹次,他正在專心致誌地彈琴,琴聲悠揚,傳到了 很遠的地方,這時,旁邊來了壹個人靜靜地 聆聽琴聲,當伯牙彈描繪高山的曲子時,那個人就說:“多好呀,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過了壹會,伯牙又用琴聲來表現流水,那個人又說道:“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滔滔的流水!”伯牙高興地說:“這個人能夠聽懂我的琴聲,他才是我的知音呀。”而這個人就是鐘子期,從此兩個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後來,伯牙聽說鐘子期死了,就將琴摔碎,認為世上沒人能夠聽懂自己的琴聲了,從此便不再彈琴了。

後來,人們就用“高山流水”來比喻樂曲高妙,也用來比喻知己或知音。

清朝袁於令在《西樓記·病晤》中用到:“清音繞畫梁,壹聲壹字,萬種悠揚,高山流水相傾賞。”

高山流水典故5

早在公元前四世紀的春秋戰國時代,鄭國人列禦寇在《列子·湯問》中記載,“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無論是“誌在高山”,還是“誌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現某壹主題或意象時,鐘子期必能領會其意。壹日,伯牙與鐘子期***遊於泰山之陰,逢暴雨,二人止步於巖下。伯牙心情郁悶,於是彈奏了壹會琴。琴曲起初表現的是雨落山澗的情景,接著模擬山流暴漲和巖土崩塌之音。每段曲彈奏完畢,鐘子期“輒窮其趣”,把曲中意象說的窮極通透。伯牙於是離開琴而嘆道:“善哉,善哉,閣下能聽出曲中誌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裏能隱藏的了我的音聲呢?”於是二人成為人生知己。但《列子》中並無伯牙因鐘子期離世而從此不再鼓琴的內容。

大約成書於公元前三世紀的《呂氏春秋》,在《本味篇》中也做了類似的記載:“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誌在泰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時而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鼓琴,洋洋乎若流水’。鐘子期死,伯牙摔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呂氏春秋》的記述與《列子》的記述大致相當,但交代了結局:鐘子期死後,伯牙“終身不復鼓琴”。

《呂氏春秋》雖非信史,但有《列子》記述在前,其內容也並非毫無根據。於是伯牙不復鼓琴壹說被當作佳話流傳下來。伯牙在當時應該很知名,荀況在《勸學》篇裏也曾提到他:“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雖然語近誇張,但大音樂家伯牙的琴技之高是毫無疑問的。

《列子》和《呂氏春秋》之後,西漢的《韓詩外傳》、《淮南子》、《說苑》,東漢的《風俗通義》、《琴操》、《樂府解題》等等眾多古籍紛紛援引。這些作品裏,有關伯牙的描述,在內容上更為豐富。例如東漢蔡邕的《琴操》中還記載了伯牙向音樂家成連拜師學習古琴“移情”之法的逸事。明代馮夢龍的《警世通言》開卷第壹篇是《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在這篇小說中伯牙成了樂官俞伯牙,鐘子期卻成了漢陽的樵夫,上古的壹小段百來字的典故此時完全變成了人物、地點、情節樣樣俱全的話本小說。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鐘子期這壹段千古佳話,之所以能在兩千多年裏廣為流傳,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中國古代“天人合壹”、“物我兩忘”的文化精神在這段佳話中得到充分的體現。明代朱權成的《神奇秘譜》對此做了精當的詮釋:“《高山》、《流水》二曲,本只壹曲。初誌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誌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高山流水》蘊涵天地之浩遠、山水之靈韻,誠可謂中國古樂主題表現的最高境界。然而,伯牙的《高山流水》琴曲並沒有流傳於世,後人無從領略伯牙所彈之曲的絕妙之處。所以,後人雖不斷傳頌《高山流水》的'故事,完全是“心向往之”,對音樂並無切身體會。

因而這個佳話得以流傳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與鐘子期之間那種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當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斷弦絕音。嶽飛在《小重山》壹詞中“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正是伯牙當時心境的準確反映。伯牙的絕琴明誌,壹者做為對亡友的紀念,再者為自己的絕學在當世再也無人能洞悉領會而表現出深深的苦悶和無奈。想那伯牙也必是恃才傲物、卓爾不群之人,他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難以領會其樂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會感到孤獨,才會發出知音難覓的感慨。

《高山流水》之所以能被春秋戰國的諸子典籍多次記錄轉載,是與當時“士文化”的背景分不開的。先秦時代百家爭鳴,人才鼎盛。很多士人國家觀念淡薄,並不忠於所在的諸侯國。這些恃才之士在各國間流動頻繁,他們莫不企盼明主知遇。他們希望能遇見象知音壹般理解自己的諸侯王公,從而壹展胸中所學。這幾乎是幾千年來所有讀書人的夢想。然而能達到此目標的畢竟是少數。更多的人壹生懷才不遇而汲汲無名,有的或隱身市肆,有的則終老山林。由此可見,《高山流水》在先秦時代就廣為流傳,是因為這個故事背後的寓意是人生遇合的美妙,及人生不遇的缺憾。所以千百年來引起無數人的***鳴當在情理之中了。

這麽說來,友誼倒在其次了。所以本篇稱,《高山流水》為千百年來被善意地無限誇大了的友誼。能引起人們無限向往的樂曲和友誼,也許並非故事的本味所在。

高山流水典故6

1、成語人物簡介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註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註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壹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2、高山流水的典故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壹般。壹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師告訴他:“妳已經學了。”

壹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壹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壹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妳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箏曲《高山流水》,就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現有多種流派譜本。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則是浙江武林派的傳譜,旋律典雅,韻味雋永,頗具“高山之巍巍,流水之洋洋”貌。

高山流水典故7

《高山流水》,中國古琴曲,屬於中國十大古曲之壹。傳說先秦的琴師伯牙壹次在荒山野地彈琴,樵夫鐘子期竟能領會這是 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道:“善哉,子之心而與吾心同。”鐘子期死後,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彈,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後世分為《高山》、《流水》二曲;另有同名箏曲《高山流水》,與古琴曲無傳承關系。

高山流水的歷史典故

當時的楚國有個讀書人,姓伯,名牙。他很喜歡彈琴,從小跟壹位名叫連城的先生學琴。伯牙天資聰穎,琴藝大進,但卻很難捕捉到樂曲的神韻。

壹日,老師對伯牙說:“我帶妳去尋壹個仙師點化點化,好嗎?

伯牙壹口答應,高高興興地背著琴隨老師乘船來到東海蓬萊山,老師讓他坐地休息,自己去找老師去了。

伯牙在這巍峨蒼郁的山野之中,久等不見老師歸來,便沿壹條山路尋去。繞過壹個山頭之後,不想卻有壹幅奇景掛在眼前:真是雲中飛瀑,霧中清泉,水花四濺如珍珠,激音回蕩如仙樂。伯牙頓感天眼大開,靈感湧起,便席地而坐,撫琴而成妙曲。突然,他的身後傳來老師的聲音:“哈哈,哈哈……仙師被妳找到了。”

伯牙恍然大悟,原來老師所說的仙師就是大自然啊。相傳《水仙操》和《高山流水》這兩首古琴曲都是伯牙當時成就的。從此,他的琴藝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但卻始終沒能找到壹個知音。

後來,伯牙到晉國做了大夫。壹日,他奉命出使楚國。因遇大風,只好在漢陽江口停留。待風平之後,壹輪仲秋之月便從浮雲中漫步而出。伯牙站立船頭,仰視明月,俯視江面水波,琴興大發,便撫琴而彈。壹曲即終,忽從草叢中跳出壹個樵夫來,此人對伯牙的琴藝贊嘆不已。

伯牙大驚,便問道:“妳會聽琴,妳能識琴之優劣嗎?”

樵夫接琴觀之,答道:“此琴叫瑤琴,是伏羲氏所造,取樹中良材梧桐的中段做成。其樹必高三丈三尺,截為三段,上段聲音太清,下段聲音太濁,只有中段,清濁相濟,輕重相兼。後再把此木漫在水中七十二天,擇吉日良時,鑿成樂器。最初,此琴有五條弦,外按金、木、水、火、土,內按宮、商、角、徵、羽。後來,周文王添弦壹根,稱為文弦,周武王又添弦壹根,稱為武弦。因此,這琴又稱文武七弦琴。”

伯牙聽罷,心悅誠服,便又調弦撫琴,時而雄壯、高亢,時而舒暢、流利。樵夫時而曰:“善哉,峨峨乎若泰山。”時而曰:“善哉!洋洋乎若江河。”

伯牙大喜,推琴而起,使禮而問道:“天下賢士,請教高名雅姓?”樵夫還禮,說:“在下姓鐘,賤字子期。”伯牙嘆曰:“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即命童子焚香,燃燭,與子期結為兄弟。並相約來年中秋再在此地相會。

第二年中秋時節,伯牙如期而至,誰料想此時已是與好友陰陽相隔,子期已離他而去。伯牙在子期的墳前,撫琴而哭,彈了壹曲《高山流水》,曲終,以刀斷弦。並仰天而嘆:“知己不在,我鼓琴為誰?”說畢,琴擊祭臺,琴破弦絕。 後人感其事,就在漢陽龜山尾部,月湖側畔築壹琴臺,以資紀念。

據記載,伯牙臺建於北宋,清代重修,後破敗,解放後修復。碑廊門額上有“琴臺”二字,相傳為北宋書法家手筆。今天,歷經風雨的伯牙臺已成為漢陽的壹個重要風景點,殿堂裏金碧輝煌,殿堂前是相傳為伯牙撫琴的漢白玉築成的琴臺。當妳在稍遠處駐足默立的時候,在那湖光山色,濃蔭繁花當中,妳會看到碑廊門額上的那四個字:高山流水。它成了壹個召喚,永遠回響在我們的耳邊!

琴曲釋義。

古代琴曲。戰國時已有關於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傳,故亦傳《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樂譜最早見於明代《神奇秘譜(朱權成書於1425年)》,此譜之《高山》、《流水》解題有:“《高山》、《流水》二曲,本只壹曲。初誌在乎高山,言仁者樂山之意。後誌在乎流水,言智者樂水之意。至唐分為兩曲,不分段數。至來分高山為四段,流水為八段。”兩千多年來,《高山》、《流水》這兩首著名的古琴曲與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壹起,在人民中間廣泛流傳。

高山流水典故8

春秋時代,有個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俞伯牙年輕的時候聰穎好學,曾拜高人為師,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知道他的想法後,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林樹木,郁郁蔥蔥,如入仙境壹般。壹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仿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伯牙體驗到壹種前所未有的境界。

壹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壹個樵夫站在岸邊,他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贊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而莊重,好象高聳入雲的泰山壹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象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海壹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妳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人物簡介

伯牙,春秋戰國時期晉國的上大夫,原籍是楚國郢都(今湖北荊州)。經考證,伯牙原本就姓伯,說他“姓俞名瑞,字伯牙”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在小說中的杜撰,而在此之前的《史書》與《荀子》、《琴操》、《列子》等書中均為“伯牙”。東漢高誘註曰:“伯姓,牙名,或作雅”,現代的《辭源》也註曰:“伯姓牙名”。伯在古代是個很普通的姓,如周武王時不食周粟的伯夷,秦穆王時擅長相馬的伯樂等。

鐘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楚國(今湖北漢陽)人。相傳鐘子期是壹個戴鬥笠、披蓑衣、背沖擔、拿板斧的樵夫。歷史上記載俞伯牙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蕩蕩乎若流水。”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後,俞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身不再鼓琴。

原文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誌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2]

伯牙彈琴,鐘子期聆聽。剛開始,琴聲似在贊美著巍巍的高山。鐘子期說:“彈得真好啊!仿佛見到了高聳入雲的泰山。”過了壹會兒,琴聲又似表現出奔騰澎湃的波濤,鐘子期又說:“彈得真好啊!寬廣浩蕩,波濤滾滾如江河。”鐘子期死後,伯牙摔琴,斷弦,壹輩子不再彈琴了,他覺得世上再也沒有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值得自己為他彈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