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我沒看過 我看的是 萬歷十五年 這是壹部成名已久的書 壹定會對妳有幫助
在大學裏我也喜歡看歷史書,主要是看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鑒,畢業後看史記、三國誌。我不主張看《品三國》、《明朝那些事兒》這些書,歷史是嚴謹不需個性,太個性既啰嗦還貴,讓自己去體會為好,當然大學圖書館很多。
如果妳真想從那麽遠開始看的話,就先讀下《資治通鑒》,不過壹般都是文言文版的,看起來很慢,貌似還沒有誰把《資治通鑒》翻成白話文的
還有就是《左轉》、《春秋》、《漢書》、《三國誌》這些,這都是斷代史,寫的非常詳細
比較容易讀的是《中華上下五千年》,我看過白話文版的,不過不太詳細,幾乎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東西,歷史課本上幾乎都有
如果妳真的想仔細了解歷史的話還是要看哪些文言版的著作
那些歷史性的小說都只是小說而已,並不完全屬實,只是根據歷史改編而已
個人的壹點淺見,希望會對妳有所幫助
第壹,通史專著不談,關於明史的斷代史專著推薦以下幾種:
《明史》(2冊)湯綱,南炳文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明史新編》傅衣淩 主編 楊國楨、陳支平著(人民出版社);現在新版改名為《中國歷史 明史》
《晚明史》(2冊)樊樹誌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二,關於南明史的資料與論著,有以下幾種:
《南明史》(14冊) 錢海嶽 (中華書局)
《南明史略》 謝國楨 (上海人民), 此書未見新印。
《南明史:1644-1662》 (美)司徒琳 (上海書店)
《南明史》 顧誠 (中國青年出版社)
第三,關於清朝前期的史料暫不談,說壹下有關論著:
最著名的是孟森先生的《滿洲開國史講義》。
比較早的專著有周遠廉的《清朝開國史研究》(遼寧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和《清朝興起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兩部著作。
最近看到壹本《清代前史》,沒有閱讀過。
第四,關於明代的古籍史料,重要的幾種介紹如下:
1、《明實錄》是明代史料的最重要的源頭,臺灣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據抄本校勘,***計正文133冊,校勘記29冊,附錄21冊,***183冊,經過校勘之後的這套書依然是影印本的,沒有標點。市面上也買不到的。最近線裝書局出了壹套《抄本明實錄》,定價過萬元。
2、《明史》,二十四史之壹,有中華書局點校本,清朝編撰的官方明代正史,***28冊。常見,也容易閱讀。
3、《國榷》,有中華書局斷句本,六冊,私修的紀傳體明史,未曾刊刻,也未曾被清廷刪改,故保留了不少滿洲人早期與明朝關系的史料;
4、《明史紀事本末》,紀事本末體明史,成書在《明史》之前,有中華書局的點校本,史料價值較高,也因冊數少(4冊),最便閱讀。
5、《明通鑒》,編年體正史,有考異。嶽麓書社的點校簡體字本,冊數僅3冊,便於閱讀。上海古籍出版的壹冊本為影印本。
6、《明會典》,官修之政書,若需研究明代的典章制度,此書為必讀。但建國後未有整理本面世。
7、《南疆逸史》、《小腆紀年附考》、《小腆紀傳》則為南明史料中最為詳備者,中華書局版本因出版較早,又無重印,故不易得。
8、《國朝典匯》為崇禎年間編訂,明代人研究本朝歷史(太祖直至穆宗)的著作,在清代為禁書,有較多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面的資料。目前,市面上有書目文獻出版社的影印本出售。
9、《弇州史料》前、後集,私家修撰之史書,是《明史》的史料來源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