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處於封建社會後期,古代的兵法思想在此期得到不斷的總結和創新,兵書的編纂達到最為繁榮的階段。明清兩代戰爭爆發的頻率高、規模大,為兵法思想的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此期大大小小的戰爭中,有屬於王朝更叠的戰爭,如努爾哈赤、多爾衰的滅明之戰;有反抗外族的戰爭,如明代抗倭戰爭和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清代的雅克薩之戰和鴉片戰爭等;有國內的統壹戰爭,如明攻滅夏蜀之戰,明攻取雲南之戰,清平定三藩之亂,清與準噶爾部之戰等。農民戰爭則有李自成起義和太平天國起義等。頻繁的戰爭為軍事學的進步提供了新的素材,尤其是兵器的改進和兵種的變化,更對兵法思想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明清時期的武器裝備比前代更為精良,火器經過改進,殺傷力大大提高,其種類不斷增多,並且逐漸在戰場上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武器的更新引起了軍隊編制、後勤供應、戰略戰術和作戰指揮方面的諸多變化,軍隊中也出現了炮兵、火槍隊、工兵等新的兵種。在這種情況下,為了適應新型的戰爭,明清兩代兵法思想在總結前人成果的基礎上有了創新,壹批關於火器、火藥以及新戰法、新軍制的兵書應運而生,形成了明清兵書種類繁多、數量驟增的局面。據有關書目記載,明清兩代產生的兵書有2000余種,今存仍有1059種。這些兵書反映了明清時期兵法思想和軍事知識的普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