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全稱為“漢民族傳統服飾”。
它始於黃帝、備於堯舜、定型於周朝、興盛於明朝,經手繪紋飾、裁剪、縫制、熨燙等工藝,集獨特的染、織、繡於壹身,以交領右衽、系帶隱扣等為主要特征,是“華夏文明”“禮儀之邦”在服飾上的投射,呈現出中國風和東方美學。
從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壹直到清以前的漢民族服裝。雖歷經變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領右衽,上衣下裳”的特點始終未變。
擴展資料
漢服文化的現狀
隨著傳統文化回歸潮漸盛,漢服婚禮、漢服開筆禮、漢服祭祀大典等形式多樣的漢服“秀”在中國內地頻頻上演。“漢服”熱折射出民眾對文化傳統關註度的提高,但無論是羽扇綸巾、峨冠博帶的“穿越”體驗,抑或是對傳統文化的喚醒,文化傳承中“形”與“質”之爭日益成為各方關註的焦點。
經過10多年的發展,漢服早已從小眾青年群體的文化表達符號逐步走入大眾的審美視野。在審美變化的背後,回避不開的是蘊含在漢服中綿延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正在推動青年群體走向潮流前沿。
中國新聞網-漢服風韻驚艷潮流 傳統文化得到青年認可與挖掘
中國新聞網-香港大學生“秀”漢服 文化傳承引“形”“質”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