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二十四史主要講的是什麽

二十四史主要講的是什麽

二十四史主要講的是我國自上古洪荒時代至明代數千年的歷史流程。

二十四史簡介:

《二十四史》記載了我國自上古洪荒時代至明代數千年的歷史流程,展示了數十個王朝的興衰變遷,是研究中國歷史最具權威性的史料,也是考索我國周邊國家歷史的珍貴資料,堪稱中華文明的百科全書。

由於其內容的博大精深,《二十四史》不僅為研史之人所必讀備各,而且被政治軍、軍事家、思想家、科學家、企業家奉為治國安邦、運籌帷幄、推陳出新、建功立業的寶典,也被有識之士視為修身治家。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明鏡。

內容:

二十四史分別是漢司馬遷的《史記》、漢班固的《漢書》、劉宋範曄的《後漢書》、晉陳壽的《三國誌》、唐房玄齡等編修的《晉書》、南朝梁沈約的《宋書》、南朝梁蕭子顯的《南齊書》、唐姚思廉的《梁書》和《陳書》、北齊魏收的《魏書》。

唐李百藥的《北齊書》、唐令狐德棻等編修的《周書》、唐魏征等編修的《隋書》、唐李延壽的《南史》和《北史》、後晉劉昫等編修的《舊唐書》、宋歐陽修等編修的《新唐書》、宋薛居正的《舊五代史》。

宋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元脫脫等編修的《宋史》《遼史》和《金史》、明宋濂等編修的《元史》、清張廷玉等編修的《明史》。

二十四史概念的形成及發展:

歷朝重視修史的傳統:

西周末到春秋時期,各諸侯國開始有意識地記錄歷史,形成如實記錄君主言行的制度。西漢時,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兩人先後擔任太史令,司馬遷以“通古今之變,成壹家之言”為理想撰寫了我國歷史上第壹部紀傳體通史《史記》。

《史記》問世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東漢時,班固為總結西漢的歷史,效仿《史記》的體例,撰寫了第壹部紀傳體斷代史《漢書》。

從“三史”到“二十四史”:

東漢末年,已經有了“三史”的概念,“三史”最初指《史記》《漢書》和《東觀漢記》,《後漢書》問世後逐漸取代了《東觀漢記》的地位成為三史之壹。《三國誌》問世後,與《史記》《漢書》《後漢書》合稱為“前四史”。

宋代時,人們將“前四史”與《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北周書》《南史》《北史》《隋書》《新唐書》和《新五代史》統稱為“十七史”。

明朝時,國子監在“十七史”的基礎上增加了《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壹並刊刻,稱為“二十壹史”或“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