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在中國吃了7000多年。7000多年前長江流域就開始種植和食用水稻。水稻種植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 ~ 16000年的中國湖南。
1993年,壹支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古栽培稻,歷時12320 1200-14810 230年。水稻在中國廣泛種植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傳入南歐。
擴展數據:
東漢時期,南方人口逐漸增多。東漢末年,由於連年戰亂,黃河流域社會經濟遭受巨大破壞,大量中原人口逃入長江流域。
西晉滅亡後,北方局勢長期混亂,後來更多中原人南遷。這些來自南方的移民不僅增加了南方的人力,也給北方地區帶來了高生產技術,這對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是非常有利的條件。
但是南方的自然環境和北方相應的作物栽培方式有很多不同。水稻對生長條件和栽培技術要求較高。首先,水稻需要田面適量的水。雖然南方雨量很多,但還是要講求水利灌溉。
百度百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