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關於君子和小人的句子介紹如下:
壹,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點評:“周”就是公,“比”就是私。君子是有德之人,辦事公道,心無私念,多為別人著想,壹切以大局為重;小人是無德之人,無論是平時心中所想,還是做人做事,都是有私無公,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
二。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點評:君子終日所想的,是如何進德修業。小人整日所想的,只是如何買田置地,發點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壹定要看是否合乎刑法道德。小人則唯利是圖,哪怕觸犯刑法也不管不顧。
三,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點評:“喻”是知曉的意思。君子但知公義、道義,壹切為公的都願意去做,而不計較個人利益得失;小人只知道私利,只要對自己有好處的,哪怕損人利己,他都會去幹。
四,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點評:這是君子和小人的心理。君子不為名利所牽,問心無愧,自然心懷坦蕩;小人不是為名所困,就是為利所擾,總是患得患失,這就是長戚戚。
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點評:君子不但自己做善事,也樂於幫助別人成就善事,不助人成就惡事。小人相反,自己喜歡幹壞事,也樂於幫助別人幹壞事,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見到別人做善事,便會嫉妒嗔恨。
六,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點評:君子與人相處,和平忍讓,但其見解獨到,與眾不同;小人相反,見識平庸,這倒是與大眾相同,但爭名爭利之心特別強,很難與別人和諧相處。
七,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點評:“泰”,泰然,沒有拘束的意思。君子心懷坦蕩,泰然自若,無拘無束,對人卻不傲慢驕縱;小人驕矜傲慢,心裏卻很難安定泰然,常常是忐忑不安,患得患失。
八。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點評:“求”在這裏是“責”的意思。君子凡事都會責於自己;小人則喜歡推卸責任,凡事都會責之於他人。
九,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點評:君子道行深遠,不可以通過壹點小事了解他的能力,但卻可以委以重任。小人知見淺薄,在小事上往往很講究,卻不能擔當大任。
十,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點評:君子固然也有窮困潦倒的時候,但不會胡作非為;小人壹旦窮困,便什麽事都幹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