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桿頭地理術語:石獅市地名

桿頭地理術語:石獅市地名

因位於“幹山”前而得名,又因“前”與“頭”方言同義,故名“頭”。因“桿”與“官”諧音,所以桿山又叫官山,成了桿頭的雅稱。比如石氏族譜就叫“關山潯海石氏族譜”,村裏的中小學也曾名為“關山小學”。

因“竿”與“極”相連,明清時稱為“竿頭”,見於道光版《晉江縣誌》卷二十壹《迪普誌》。順治十八年(1661),清廷為了對付鄭成功的反清活動,實行了嚴格的遷邊政策,將全州沿海百姓遷走。當時永寧沿海被劃為禁入區,永寧衛城城墻被拆除,城石被運到甘頭,建“甘頭村”。道光《晉江縣誌》卷十《關艾誌》記載:“甘頭村在十九都。周為壹百七十尺四,基為十尺五寸,高為十尺六尺五寸,門為壹。”甘頭寨門的寨門被命名為“永靖門”(寨門石刻現收藏於石獅市博物館)。後來,甘頭村逐漸被廢棄。如今寨城已不存在,但“甘頭村”、“寨城腳”等地名至今仍在流傳。

球桿頭毗鄰坑的東面。因為坑的東面在古代叫“谷東”,所以桿頭也叫“古曦”。2003年5月,石獅市博物館在寶蓋鎮徐坑後的山坡上清理發掘了壹座明代古墓。墓碑上刻著“古曦”。據蔡氏族譜記載,社首古稱,蔡氏居西宅口(此角地名沿用至今)。清乾隆年間,漢水與臺灣陸港交匯,古曦蔡氏家族陸續遷入臺灣省。為了維系與祖庭的血緣關系,遷居臺灣的蔡氏家族繼續使用地名作為家族燈,成為閩臺血緣關系的歷史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