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淹(444年-505年),字文通。確有其人,歷經南朝宋齊梁三代。江淹傳下來壹百四十多首詩,但是對於後人影響更大的是其《恨賦》、《別賦》等文章,不太喜歡文學的朋友,也大多聽說過《別賦》中的“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江郎才盡這個故事在《詩品》《南史·江淹傳》均有記錄。但是江淹未必是才盡,更大的可能是為了避禍而已。江郎才盡應該是江淹給自己編寫的壹個謊話。為什麽這樣說呢?
壹、《詩品》中的江郎才盡
鐘嶸《詩品》記載:"初,淹罷宣城郡,遂宿冶亭。夢壹美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我有筆在卿處多年矣,可以見還。'淹探懷中,得五色筆授之。而後為詩,不復成語,故世傳江淹才盡。"
南朝鐘嶸(約468-約518)和江淹幾乎是同時代的人。他說江淹夢到了前輩郭璞,把他的五色筆要了回去,從此江淹就寫不出好的詩文了。
這個故事說江淹的文采來自於前人所授,其實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江淹最大的特點之壹就是善於擬古,嚴羽的《滄浪詩話》特別提到:
擬古惟江文通最長,擬淵明似淵明,擬康樂似康樂,擬左思似左思,擬郭璞似郭璞,獨擬李都尉壹首不似西漢耳。
淵明是陶淵明,康樂是謝靈運,左思就是那個寫《三都賦》造成"洛陽紙貴"的人物。郭璞也不是普通人,他是遊仙詩的代表人物,遊仙詩開山水詩的濫觴,郭璞是壹個承前啟後的人物。
另外郭璞善於看風水,頗具傳奇色彩,還是風水學的祖師爺。據說他的墓地建在了鎮江金山寺下的百花洲,老街前些年還特意去過壹次,可惜什麽痕跡也沒有看到。
二、《南史·江淹傳》中的江郎才盡
《南史·江淹傳》講了兩個故事:淹少以文章顯,晚節才思微退,雲為宣城太守時罷歸,始泊禪靈寺渚,夜夢壹人自稱張景陽,謂曰:「前以壹匹錦相寄,今可見還。」淹探懷中得數尺與之,此人大恚曰:「那得割截都盡。」顧見丘遲謂曰:「餘此數尺既無所用,以遺君。」自爾淹文章躓矣。
又嘗宿於冶亭,夢壹丈夫自稱郭璞,謂淹曰:「吾有筆在卿處多年,可以見還。」淹乃探懷中得五色筆壹以授之。爾後為詩絕無美句,時人謂之才盡。
《南史》是由隋唐時期的李大師(570年-628年)及其子李延壽兩代人編撰完成的。年代上比鐘嶸晚了差不多壹個世紀。當時的書籍傳世已經不多了,估計江郎才盡的故事流傳甚廣,未必是從鐘嶸《詩品》那裏看到的。
《南史·江淹傳》提到的張景陽是西晉文學家,名叫張協,他與兄張載、弟張亢,並稱"三張"。鐘嶸在《詩品》序中將"三張"與"二陸"(陸機、陸雲)、"兩潘"(潘嶽、潘尼)、"壹左"(左思)並提,是當時的名士。
張景陽跟江淹要了“壹匹錦”,郭璞跟江淹要了壹枝“五色筆”,總之是把江淹的才氣都要走了。於是江淹“為詩絕無美句”,寫不出佳句來了,當時的人稱之才盡。
三、江郎為什麽才盡?蕭衍是什麽人?
江郎才盡是壹個成語故事,有壹點玄幻的色彩。在今天無神論者看來,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江淹後來寫不出佳作來了,這是為什麽呢?
根據古籍記載,江淹是在“宣城太守時罷歸”時做的那個夢。做完夢後,特意跟丘遲說,我偷偷留下了“數尺既無所用”,我送給妳吧。丘遲是蕭衍的親信之人,蕭衍代齊為帝建立南梁的的勸進文書均為丘遲所作。這種表態更像對梁武帝蕭衍的表態。
江淹(444年-505年)經歷了宋(420年-479年)、齊(479年-502年)、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三個時代。短短的幾十年中,他看到了數不盡的血雨腥風。
齊高帝蕭道殺劉宋皇帝建立齊朝,齊明帝蕭鸞殺了侄子繼位,為了保住皇位,在位期間把哥哥齊武帝的後代斬草除根。可以也僅僅在位5年。
梁武帝蕭衍先後殺了齊東昏侯蕭寶卷、齊和帝蕭寶融,建立了梁朝。壹朝天子壹朝臣,不停地殺戮之中,王侯將相跟著壹批批倒下。
老年的江淹估計已經看透了這壹切,早就不敢出頭了。但是,跟他的文才又有什麽關系呢?
梁朝代齊以前,齊永明時期有著名的竟陵八友“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範雲、任昉、陸倕 ”。這八個人都是當時壹流的文學家和詩人。
其中的蕭衍篡奪了齊的天下,他就是後來的梁武帝。在蕭衍繼位以後,原來的詩友們自然要避讓三分。
竟陵八友之壹的沈約也是蕭衍的心腹大臣之壹,曾經有壹次和梁武帝比才學,兩人比賽關於“栗子”的典故的多少。二人各自分條寫下,結果沈約比蕭衍少了三件事。出宮後沈約說自己是故意輸的,擔心皇帝輸不起,結果梁武帝聽說後大怒,後來沈約恐懼而死。沈約時候,梁武帝不肯給他“文”的謚號,改謚號為“隱”。
結束語
隋朝的大詩人薛道衡有"暗牖懸蛛網,空梁落燕泥"壹聯,據傳說其引起隋煬帝嫉妒而被逼自殺。三國時候的楊修也有因過於顯露才能,引起曹操的不快,最後丟了性命。
江淹當然不是丟了什麽五彩筆才寫不出詩來,應該是年齡大了以後,看明白了人情世故。皇帝自己就是壹個大詩人,自己又何必出風頭呢?江郎才盡應該是江淹給自己編寫的壹個謊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