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白山的噴發歷史

長白山的噴發歷史

第壹次火山噴發形成的距今60萬年左右的噴出物構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底板;第二次火山噴發在距今40-30萬年左右,此次噴發持續時間較長,巖層分布面積廣 ,厚度大;第三次火山 噴發在距今20-10萬年左右,最後完成了長白山火山錐體形態;第四次噴發大約在距今8萬年左右,以小規模火山活動為主,熔巖流覆蓋在火山錐體某些部位之上。至此,長白山主峰形成了。

在以上4次火山活動中,每壹次噴出的火山物質都使火山增高200米以上。同時,在主火山口周圍,還形成了壹些小的寄生火山口。此後,長白山進入相對穩定時期。

在距今11000-15000年(第四紀全新世期間),火山再次復活,噴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黃色浮巖,局部厚度達60米。這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使火山錐頂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鬥狀火山口。當火山噴發強度及熔巖溫度逐漸降低時,熔漿在火山通道內逐漸冷凝並堵塞火山通道。在火山作用停止後,火山口內接受大氣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斷補給,逐漸蓄水成湖,形成火山口湖。這就是聞名遐邇的長白山天池。

長白山火山口湖的周圍,群峰屹立,其中超過2500米的山峰就有16座,其他山峰高度均在2300米以上。山頂部幾乎全由距今12000年前後噴發的火山灰和淡黃色浮巖所組成。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十分壯觀,與天池碧水交相輝映,美不勝收。

當長白山主體形成後,該區進入了火山爆發的間歇期,地殼運動相對穩定。但是,在地質歷史的長河中(地球形成距今至少有46億年,長白山區的地殼演化也進行了約32億年),長白山的地質演化歷史只是短短的壹瞬間。長白山火山爆發的歷史就更加短暫了,但至今還沒有死去,只是處於休眠狀態,稱為休眠火山。據史料記載,自1597年以來,長白山火山曾有過三次小規模的間歇式活動。

第壹次噴發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萬歷二十五年)。據目擊者記載,當時有“放炮之聲,仰見則煙氣張天,大如數摟之石,隨煙折出,飛過大山後不知去處”。

第二次噴發是在1668年(清康熙七年),長白山區下了壹場“雨灰”(即火山灰)。

第三次噴發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壹年)。據史料記載:“午時,天地忽然晦螟,時或赤黃,有同煙焰,腥臭滿室,若在烘爐中,人不堪重熱。四更後消止,而至朝視之,則遍野雨灰,恰似焚蛤殼者”,“同月同日,稍晚後,煙霧雲氣,忽自西北,地昏暗,腥臭襲人之衣裙”。又據《長白山江岡誌略》記載,長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獵者每拾以為炊,土人因其出於地中,故以神炭呼之,...過此拾有數塊,燃之以烤鹿脯,與尋常木炭無異。但以兩丈深之土崖,能產木炭,大者拱把(兩手合圍-作者註),小者壹握。”經地質工作者考證,這些木炭是由於這次火山噴發時高溫的熔漿將樹木烘烤、燃燒炭化的結果。

長白山火山目前處於休眠期。在海拔兩千多米的山上,有多處溫泉不斷從地下溢出,這說明,地下仍孕育著巨大的能量。據近代地震觀測, 長白山區地殼相對穩定。 長白山目前尚無火山噴發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