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進食采用的方式,世界流行最廣泛的有3種:用手指、用叉子、用筷子。用手指抓食的人生活在非洲、中東、印度尼西亞及印度次大陸的許多地區,用叉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歐洲和南北美洲,用筷子的人主要分布在東亞大陸。中國人是用筷子群體的主體,也是筷子的創制者。
筷子起源於中國,古代叫箸(箸者,助也,意思是幫助吃飯的工具),也叫筯。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為“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筷子是何時發明的?
究竟是誰發明了筷子?我們早已無從考證。《禮記》鄭玄註雲:“以土塗生物,炮而食之。”說的是先民把谷子用樹葉包好,糊上泥再放入火中烤熟。更簡單的方法是把谷粒放進火灰中,不時地用樹枝撥動,讓谷物得到均勻的受熱後再食用,也許是在這個過程中得到啟發,壹根樹枝逐漸變成了兩根,樹枝又被竹木代替,最原始的筷子就出現了。
中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筷子是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的銅筷子。筷子古稱箸,紂王是最早使用象牙箸的君王。司馬遷在《史記·宗微子世家》亦雲:“紂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為玉杯;為玉杯,則必思遠方珍怪之物而禦之。輿馬宮室之漸自此始,不可振也。”這雖是對紂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懼的陳述,但卻從象牙箸所引起的宮廷事件中,為我們追溯箸的誕生與發展提供了最有價值的文字史料。紂為商代末朝的君主,以此推算,我國在3000多年前已出現了精制的象牙箸。
中國人最早使用的是刀叉,不是筷子
其實,壹開始我們中國祖先也是用刀叉的,而不是筷子。刀叉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
現在世界上最早發現的骨質餐具刀是在我國浙江河姆渡遺址,距今7000年。大家可以想象壹下,新石器時代的人還基本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對付肉食類最好的工具當然是刀了,所以聰明的中國古人就把刀最先應用於飲食之中。
只不過,當時人們把用於餐桌上的刀具叫作“匕”。現代人用的匕首原來產生的時候居然是用於飲食的。看看下面出土的青銅匕,它具有兩種實用功能:壹是相當於勺子,二是相當於餐刀。
先秦的時候,這個“匕”其實就是從刀演變而來的,後來,隨著飲食文化的發展,兩個功能就分開了,形成了刀和勺。“匕”後來只代表勺子,這個字在古代也引申成美食、美味。我們曾把去世的母親稱為“妣”,甲骨文中“妣”就是“匕”,代表做飯的母親。
餐具刀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餐具,接著出現的就是餐具的叉子。在我國西北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了壹些骨制餐叉,距今至少4000年了。它們出土的時候是在壹起的,說明當時是成套使用的。到了商代,餐叉變為兩齒,也小巧了。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當時餐叉、勺、刀是三件配套的。在我國商代的壹些遺址、墓葬中也有出土餐具,這表明商代時刀叉是人們使用的主要餐具。
之後,在洛陽的壹個戰國墓裏出土了50多件銅刀銅叉,說明戰國也用刀叉。甘肅酒泉出土過東漢銅餐叉,廣東出土過東晉鐵餐叉,甘肅漳縣出土過元代的餐叉餐刀,同時在山東嘉祥也出土過刀叉,還有專門放置刀叉的竹鞘。這說明刀叉的使用壹直持續到宋元時期。
中國人為何用筷子取代刀叉
中國最早的筷子是安陽殷墟1005號墓發現的6支銅箸頭。這就是為進餐準備的。所以,學界認為筷子當作餐具使用是在商代。
為什麽用筷子取代刀叉呢?這是中國飲食文化發展的結果。
在商周時期,中國的烹飪技術擺脫了原始的狀態,進入到飲食的文明時期。讓我們來看看西周的王室和貴族的標準飲食。這時候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周代八珍”。
這“八珍”可是廚師事先對食物精加工的,工序很復雜。事先就把食材加工成適合入口的大小塊,端出來的菜品已經切好做好了,所以,吃飯時當然不再用刀叉進行分割了,只要用筷子夾住送入口中就行了。因為“周代八珍”是中國各地方菜系的鼻祖,所以筷子成為了古代中國飲食的主流餐具。
“周代八珍” 由2飯6菜組成:“淳熬”(肉醬油澆大米飯)、“淳母”(肉醬油澆黍米飯)、“炮豚”(煨烤炸燉乳豬)、“炮牂”(煨烤炸燉母羊羔)、“搗珍”(燒牛、羊、鹿的裏脊)、“漬”(酒糟牛羊肉)、“熬”(類似五香牛肉幹)、“肝膋”(網油烤狗肝)。
飲食結構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進食方式。以肉類為主食的西亞和歐洲大陸,餐刀始終是他們重要的進食工具,後來他們又發明了叉子。而以農產品為主、肉菜類為輔的飲食結構,奠定了中國的飲食文化。肉類匱乏,於是用少量肉和菜燒出的“羹”,成為主要的菜肴。從湖南長沙馬王堆壹號漢墓出土的竹簡上記錄了隨葬的菜品,其中主食肉食類饌品中除了壹笥魚肉,就是二十四鼎羹。羹能夠更好地讓肉釋放出味道,在肉類有限的情況下,將其切成碎片放進湯裏,再用蔬菜補充。要靈活地夾取菜和肉,餐勺的功能並不能完全實現,而“挾”可以方便地夾取菜肴。
在商周及其以後的春秋戰國時代,用筷子的則是貴族,用筷子吃飯在當時是壹種社會地位的象征。之後才慢慢向民間推廣普及,取代了刀叉。
當時以華夏文化為主的中原文明,講究“華夷之辨”,要將自己先進的文明和周圍遊牧民族區分開來,遊牧民族的飲食特點還是以食肉為主,離不開刀叉。所以,筷子就成了先進文化的代表。
後來,中原周邊的少數民族受到華夏文明的影響,也開始提高自己的地位,開始用筷子。但是,還要切肉、吃肉,怎麽辦?於是,出現了“刀筷組合”。餐刀和筷子套用,而且裝在壹起,方便攜帶。
筷子的發明與面條有關
有專家認為,筷子的發明與面條有關。2005年,青海喇家遺址發現了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條實物——距今4000年的面條,或許讓筷子的出現變得順理成章。
考古學家發現的這些古老面條保存完好,長而細,呈黃色,盛在壹個倒扣的密封的碗中。科學家確定這種面條是用小米和高粱兩種谷物制成的,小米是中國的本土谷物,在7000年前便被廣泛種植。而現代北美和歐洲的面條則通常是用小麥面粉制作。
這個發現將面條的發明權交到了中國人的手上,從制作水平來看,面條在當時是比較流行的食品。但使用匙匕吃面顯然是不切實際的,早已放棄了手抓習慣的先民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用骨箸食用面條。面條的出現,或許是筷子出現的最大原因。
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古人同時使用匕和箸進餐,但箸的地位漸漸取代匕,卻是在漢代開始的。而以湯餅為前身的面條,也是在漢代開始普遍流行的,到了宋代,面條已經發展出炒雞面、筍辣面、卷魚面等不同品種。或許,正是面條走入尋常百姓家,才讓筷子成為人們的主要進食工具。
筷子何時傳到國外
筷子曾經傳播到中國周邊的國家,如日本、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形成東亞地區使用筷子進餐的傳統。這些國家使用筷子的習慣延續至今。
6世紀之後,中日之間交流頻繁,日本使節多次前往唐朝學習中國文化。608年,以裴世清為首的中國使節團應邀訪問日本。在歡迎宴會上,聖德太子按中國的方式使用箸招待了客人。
8世紀後,箸在日本逐漸普及,那時的箸在日本被稱為“唐箸”,也就是來源於唐朝的意思。20世紀70年代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華時曾對周恩來說:“總理閣下,日本的用箸習俗是由中國傳入的,中國的筷箸給我國帶來了既文明又方便的理想餐具,我要敬您壹杯,感謝妳們給我國輸入了良好的飲食文化。”日本還對筷子進行了改良,並且發明了“割箸”,也就是今天我們使用的壹次性筷子。
然而,東亞地區之外的外國人見到筷子的第壹感覺多半是新奇並且驚訝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在明朝時來到中國,他在《利瑪竇中國劄記》中記錄了中國人使用筷子吃飯的習俗:“他們吃東西不用刀、叉或匙,而是用很光滑的筷子,長約壹個半手掌,他們用它很容易把任何種類的食物放入口內,而不必借助於手指。食物在送到桌上時已切成小塊,那些是用筷子很容易夾開的。”
到了全球化的今天,使用筷子吃飯已經不再是中國人或者東亞人的專利,美國每年都會從中國進口數千萬雙竹筷子,法國甚至還設立了“金筷獎”來表彰中餐及亞洲風味餐廳的出色經營者。如今,有3000年歷史之久的筷子傳遞著東方特有的飲食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的餐桌上發揮著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