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處下不爭。《道德經》第67章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壹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主張處下,以“不敢為天下先”為三寶之壹。老子指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人當效法天之道,故“人之道,為而不爭”。老子的不爭,不是消極退讓,而是“夫唯不爭,故無尤”,“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可見,不爭只是手段、策略,“天下莫能與之爭”才是結果,這與無為的思想是壹致的,即無為而無不為。
其三,公平公正。《道德經》第5章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和宇宙萬物按照客觀自然的法則運轉,道於萬物並無好惡喜怒之情。聖人治理天下,也當法自然之理,對百姓壹視同仁。《道德經》第77章說:“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闡述天道的公平和當時社會上人道的不合理,提醒應該效法天道,以矯正人道的過失,做到合理均衡。老子還指出,“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強調公平公正,是老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特點。
宋代晁補之《老子騎牛圖》 資料圖片
老子思想蘊含高明的人生智慧。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上善若水。老子用水喻道,並以此啟迪人生。《道德經》第8章所言水之七善,包括三方面的人生意義。其壹,生活態度:“居善地,心善淵”——低調、寧靜。其二,處世哲學:“與善仁,言善信”——慈愛、誠信。其三,做事原則:“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靈活、高效。
(2)身重於物。老子珍視生命,他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壹焉。”人為萬物之靈,故可以與道、天、地並為宇宙中的“四大”,這是老子對人之價值的極大弘揚。
(3)以德報怨。老子說:“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只有能夠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才是真正的“德善”,所以老子主張以德報怨。此點,確乃顯示出了道家的寬闊胸懷和超越精神。以德報怨主要包含三層含義:其壹,體現人生的理想境界,即道的境界。以德報怨是道的呈現,乃為大善。其二,重視感化。天道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落實為人道,就是勸善與寬容。其三,以德報怨,直在其中。相對於孔子的“以直報怨”,要做到“以德報怨”當然更加困難。需要註意的是,以德報怨包含了“直”的原則,如果沒有了公直,又哪來德義呢?所以“以德報怨”是“以直報怨”的更進壹層,而不是隨意放縱惡的存在,喪失正義。
綜上所述,《道德經》不僅揭示出宇宙萬物的存在根源和規律,而且總結了社會發展的普遍法則,還洞悉人性的本質,由此提出從天道到人道的哲學思考,這是《道德經》之所以成為永恒經典的內在原因。
2
趙孟頫《老子》書法(局部)欣賞 資料圖片
《道德經》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普遍性,因此為後人詮釋與領會老子思想留下了廣闊的空間。戰國韓非作《解老》《喻老》,開詮釋《道德經》之先河,此後歷代註疏者層出不窮,迄今仍然不斷湧現,由此形成了內容極其豐富的老學。老學發展具有連續性與貫通性,對中國文化的傳承和中華文化精神的塑造都有著重大的貢獻。
老學發展的壹個***同規律是不同時代有不同的“老子”,也就是說,每個時代的人可以根據政治、道德、思想領域的不同變化,不斷地對《道德經》作出新的解釋。例如王弼註老,突出了“以無為本”的哲學思想,並建立起了他的玄學體系。唐代以成玄英等為代表的壹批道士則通過註解《道德經》闡揚了重玄之學。重玄學對老子思想的創造性闡發,既提升了道教的理論水平,促發了道教教義的轉換,又為宋代理學的產生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思想資源。
到了近代,以西方哲學觀念來詮釋老子之道成為老學的特點。如王國維在1906年發表《老子之學說》,認為“其說宇宙之根本為何物者,始於老子”。比王國維略早的嚴復所撰《老子評點》,同樣立足於西學的視野釋老。近代老學不僅為中西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壹個極好的學術平臺,而且為理解、消化西方思想提供了深刻的哲學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