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字的如何發明的?

漢字的如何發明的?

傳說,我們今天使用的漢字是由古時候壹個叫倉頡的人發明的。相傳倉頡在黃帝手下當官。黃帝分派他專門管理圈裏牲口的數目、屯裏食物的多少。倉頡這人挺聰明,做事又盡力盡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裏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可是牲口、食物的數量是不斷變化的,光憑腦袋記不住了,當時又沒有文字,更沒有紙和筆,怎麽辦呢?倉頡犯難了。

倉頡整日整夜地想辦法,先是在繩子上打結,用各種不同顏色的繩子,表示各種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繩子打的結代表每個數目。但時間壹長久,就不奏效了。這增加的數目在繩子上打個結很便當,而減少數目時,在繩子上解個結就麻煩了。倉頡又想到了在繩子上打圈圈,在圈子裏掛上各式各樣的貝殼,來代替他所管的東西。增加了就添壹個貝殼,減少了就去掉壹個貝殼。這法子頂管用,壹連用了好多年。

黃帝見倉頡這樣能幹,叫他管的事情愈來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數,回回狩獵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減,也統統叫倉頡管。倉頡又犯愁了,憑著添繩子、掛貝殼已不行了。怎麽才能不出差錯呢?

這天,他參加集體狩獵,走到壹個三岔路口,幾個老人為往哪條路走爭辯起來。壹個老人堅持要往東,說有羚羊;壹個老人要往北,說前面不遠可以追到鹿群;壹個老人偏要往西,說有兩只老虎,不及時打死,就會錯過了機會。倉頡壹問,原來他們都是看著地下野獸的腳印才認定的。倉頡心中猛然壹喜:既然壹個腳印代表壹種野獸,我為什麽不能用壹種符號來表示我所管的東西呢?他高興地奔跑回家,開始創造各種符號來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

黃帝知道後,大加贊賞,命令倉頡到各個部落去傳授這種方法。漸漸地,這些符號的用法,推廣開了,逐漸形成了文字。

倉頡造了字,黃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稱贊他,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倉頡頭腦就有點發熱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頭頂上去了,什麽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馬虎起來。

這話傳到黃帝耳朵裏,黃帝很惱火。他眼裏容不得壹個臣子變壞。怎麽叫倉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呢?黃帝召來了身邊最年長的老人商量。這老人長長的胡子上打了壹百二十多個結,表示他已是壹百二十多歲的人了。老人沈吟了壹會,獨自去找倉頡了。

倉頡正在教各個部落的人識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後,和別人壹樣認真地聽著。倉頡講完,別人都散去了,唯獨這老人沒走,還坐在老地方。倉頡有點好奇,上前問他為什麽不走。

老人說:“倉頡啊,妳造的字已經家喻戶曉,可我人老眼花,有幾個字至今還糊塗著呢,妳肯不肯再教教我?”

倉頡看這麽大年紀的老人,都這樣尊重他,很高興,催他快說。

老人說:“妳造的‘馬’字,‘驢’字,‘騾’字,都有四條腿吧?而牛也有四條腿,妳造出來的‘牛’字怎麽沒有四條腿,只剩下壹條尾巴呢?”

倉頡壹聽,心裏有點慌了。原來他造“魚”字時,寫成了“牛”樣;造“牛”字時,寫成了“魚”樣。

老人接著又說:“妳造的‘重’字,是說有千裏之遠,應該念出遠門的‘出’字,而妳卻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過來,兩座山合在壹起的‘出’字,本該為重量的‘重’字,妳倒教成了出遠門的‘出’字。這幾個字真叫我難以琢磨,只好來請教妳了。”

這時倉頡羞得無地自容,深知自己因為驕傲鑄成了大錯。這些字已經教給各個部落,傳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連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懺悔。

老人拉著倉頡的手,誠摯地說:“倉頡啊,妳創造了字,使我們老壹代的經驗能記錄下來,傳下去,妳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會記住妳的。妳可不能驕傲自大啊!”

從此以後,倉頡每造壹個字,總要將字義反復推敲,還拿去征求人們的意見,壹點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說好,才定下來,然後逐漸傳到每個部落去。

當然,上面的這個故事只是壹個傳說。不過它卻生動地反映了我們的先民們造字的經過。其實,文字的發明並不能歸功於某壹個人,它是先民們集體智慧的體現。

根據對文字的研究,人們發現在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情況下,出於生存的需要,人們不得不聯合起來,采用原始、簡陋的生產工具,同大自然做鬥爭。在鬥爭中,為了交流思想,傳遞信息,語言誕生了。但語言壹瞬即逝,它既不能保存,也無法傳到較遠壹點的地方去,而某些需要保留和傳播到較遠地方去的信息,單靠人的大腦的記憶是不行的。於是,原始的記事方法——“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應運而生了。

在文字產生之前,人們為了幫助記憶,采用過各式各樣的記事方法,其中使用較多的是結繩和契刻。中國古籍文獻中,關於結繩記事的記載較多。公元前戰國時期的著作《周易·系辭下傳》中說:“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漢朝人鄭玄,在其《周易註》中也說:“古者無文字,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李鼎祚《周易集解》引《九家易》中也說:“古者無文字,其有約誓之事,事大,大其繩,事小,小其繩,結之多少,隨物眾寡,各執以相考,亦足以相治也。”這是講結繩為約,說得已相當明白具體了。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來記錄數目。漢朝劉熙在《釋名·釋書契》中說:“契,刻也,刻識其數也。”清楚地說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幫助記憶數目。因為人們訂立契約關系時,數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因素。於是,人們就用契刻的方法,將數目用壹定的線條作符號,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為雙方的“契約”。這就是古時的“契”。後來人們把契從中間分開,分作兩半,雙方各執壹半,以二者吻合為憑。古代的契上刻的是數目,主要用來作債務的憑證。

結繩記事,契刻記事以及其他類似的記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國壹直到宋朝以後,南方仍有用結繩記事的。南美洲的秘魯,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繩子的顏色和結法,還可以更精確地記下壹些事情來。

作為原始記事方法的結繩記事,不論它用壹根繩子打結,還是用多根繩子橫豎交叉,歸根結底,它只是壹種表示和記錄數字或方位的壹些簡單的概念,是壹種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產生前的壹個孕育階段,但它不能演變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產生。因為它只能幫助人們記憶某些事情,而不能進行思想交流,不具備語言交流和記錄的屬性。因此,結繩記事不可能發展為文字。

由於結繩記事和契刻記事的不足,人們不得不采用壹些其他的方法,譬如圖畫來幫助記憶、表達思想,繪畫導致了文字的產生。唐蘭先生在《中國文字學》中說:“文字的產生,本是很自然的,幾萬年前舊石器時代的人類,已經有很好的繪畫,這些畫大抵是動物和人像,這是文字的前驅。”然而圖畫發揮文字的作用,轉變成文字,只有在“有了較普通、較廣泛的語言”之後才有可能。譬如,有人畫了壹只虎,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虎”;畫了壹頭象,大家見了才會叫它為“象”。久而久之,大家約定俗成,類似於上面說的“虎”和“象”這樣的圖畫,就介於圖畫和文字之間。倉頡發明的字也就是這種圖畫文字。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圖畫越來越多,畫得也就不那麽逼真了。這樣的圖畫逐漸向文字方向偏移,最終導致文字從圖畫中分離出來。這樣,圖畫就分了家,分成原有的逼真的圖畫和變成為文字符號的圖畫文字。圖畫文字進壹步發展為象形文字。正如《中國文字學》所說:“文字本於圖畫,最初的文字是可以讀出來的圖畫,但圖畫卻不壹定都能讀。後來,文字跟圖畫漸漸分歧,差別逐漸顯著,文字不再是圖畫的,而是書寫的。而書寫的技術不需要逼真的描繪,只要把特點寫出來,大致不錯,使人能認識就夠了。”這就是原始的文字。

知識點

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楔形文字也叫“釘頭文字”或“箭頭字”,古代西亞所用文字,多刻寫在石頭和泥版(泥磚)上。筆畫成楔狀,頗像釘頭或箭頭。公元前500年左右,這種文字成為西亞大部分地區通用的商業交往媒介。考古學家發現大批楔形文字泥版或銘刻,19世紀以來被陸續譯解,從而形成壹門研究古史的新學科——亞述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