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 jīn huā
2 英文參考flos daturae [朗道漢英字典]
datura flower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aturae albae,flo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daturae,flos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indu datura dried flower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Flos Daturae(拉)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datura flower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洋金花
洋金花為中藥名,見《藥物圖考》。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Datura metel L. 的幹燥花[1]。
《中華人民***和國藥典》(2010年版)記載有此中藥的藥典標準。
4 拉丁名Flos Daturae(拉)(《中醫藥學名詞(2004)》)
5 英文名datura flower(《中醫藥學名詞(2004)》)
Upright Datura Flower
6 洋金花的別名南洋金花、風茄花、醉仙桃花。
曼陀羅花、風茄花、山茄花、胡茄花、酒醉花[2]。
7 來源洋金花為茄科植物白曼陀羅Datura metel L.或毛曼陀羅D.innoxia Mill.的花[2]。
洋金花為茄科植物白曼院羅Datura metel L.的花。
8 產地白曼陀羅主產江蘇、福建、廣東等地[2];
毛曼陀羅產河北、山東、河南[2]。
9 原植物形態壹年生草本,高30~200cm,近無毛。葉互生,莖上部近對生,卵形或寬卵形,長30~200cm,近無毛。葉互生,莖上部近對生,卵形或寬卵形,長5~19cm,寬4~12cm,先端尖,基部不對稱,全緣、微波狀或每邊具3~4短齒;葉柄長2~7cm。花單生,花冠漏鬥狀、白色,檐部5裂,栽培品常有重瓣;雄蕊5~15。蒴果扁球形,直徑約3cm,表面疏生短硬刺,成熟後不規則開裂。花果期4~11月。
10 采收與初加工4~11月花初開放時采收,曬幹或低溫幹燥。
11 生藥性狀花多皺縮成朵狀,完整者長9~15cm。花萼筒狀,長為花冠的2/5,灰綠色或灰黃色,先端5裂,基部具縱脈紋5條,表面微有茸毛;花冠喇叭狀,淡黃色或黃棕色,先端5淺裂,裂片有短尖,短尖下有3條縱脈紋,雄蕊5(~15),花絲貼生於花冠筒內;雌蕊1,柱頭棒狀。烘幹品質柔韌,氣特異;曬幹品質脆,氣微味微苦。
12 性味歸經洋金花味辛,性溫,有大毒;入肺、肝經[2]。
13 洋金花的功效與主治洋金花具有平喘止咳,鎮痛,解痙的功效,用於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濕痹痛、小兒慢驚、外科麻醉。
洋金花具有平喘,止咳,鎮痛,麻醉的功效[2]:
洋金花治支氣管哮喘:用本品切絲,和入煙絲中燃吸,作臨時平喘用,用量60~240mg[2]。兒童忌用[2]。
洋金花治慢性氣管炎,胃痛,小兒慢驚,跌打損傷疼痛:煎湯內服,0.3~0.6g;研末服,壹日量90~150mg[2]。
洋金花治風濕痹痛,寒濕腳氣:內服並煎水洗[2]。
洋金花可用於外科手術麻醉[2]。
14 使用禁忌青光眼患者忌用;心臟病、高血壓病、肝腎功能不正常、體弱及孕婦慎用[2]。
15 洋金花的化學成分白曼陀羅和毛曼陀羅的花均含天仙子胺(莨菪堿)、天仙子堿(東莨菪堿)和去甲天仙子胺[2]。
洋金花含多種莨菪烷類生物堿,以東莨菪堿(scopolamine)含量較高,莨菪堿(hyoscyamine)少量。
16 洋金花的藥理作用天仙子堿有中樞鎮靜作用,與其他藥配伍,可用作全身麻醉劑;並有抗暈、抗震顫性 *** 作用[2]。
末梢作用與阿托品性質相似,有散瞳、解除平滑肌痙攣、抑制腺體分泌的作用[2]。
洋金花大量能解除血管痙攣,有抗休克功效[2]。
17 洋金中毒洋金花過量易致中毒,主要表現為顏面幹燥潮紅,躁動不安,脈快,瞳孔散大,嘔吐眩暈,甚則血壓下降而死亡[2]。
18 洋金花的藥典標準 18.1 品名洋金花
Yangjinhua
DATURAE? FLOS
18.2 來源本品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羅Darura? metel Ld 幹燥花。4~11月花初開時采收,曬幹或低溫幹燥。
18.3 性狀本品多皺縮成條狀,完整者長9~15cm。花萼呈筒狀,長為花冠的2/5,灰綠色或灰黃色,先端5裂,基部具縱脈紋5條,表面微有茸毛;花冠呈喇叭狀,淡黃色或黃棕色,先端5淺裂,裂片有短尖,短尖下有明顯的縱脈紋3條,兩裂片之間微凹;雄蕊5,花絲貼生於花冠筒內,長為花冠的3/4;雌蕊1,柱頭棒狀。烘幹品質柔韌,氣特異;曬幹品質脆,氣微,味微苦。
18.4 鑒別(1)本品粉末淡黃色。花粉粒類球形或長圓形,直徑42~65?m,表面有條紋狀雕紋。花萼非腺毛1~3細胞,壁具疣突;腺毛頭部1~5細胞,柄1~5細胞。花冠裂片邊緣非腺毛1~10細胞,壁微具疣突。花絲基部非腺毛粗大,1~5細胞,基部直徑約至128?m,頂端鈍圓。花萼、花冠薄壁細胞中有草酸鈣砂晶、方晶及簇晶。
(2)取本品粉末1g,加濃氨試液1ml,混勻,加三氯甲烷25ml,搖勻,放置過夜,濾過,濾液蒸幹,殘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硫酸阿托品對照品、氫溴酸東莨菪堿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4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l,分別點於同壹矽膠G薄層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濃氨試液(17:2: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幹,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18.5 檢查 18.5.1 水分不得過11.0%(附錄Ⅸ H第壹法)。
18.5.2 總灰分不得過11.0%(附錄Ⅸ K)。
18.5.3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過2.0%(附錄Ⅸ K)。
18.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附錄Ⅹ A)項下的熱浸法測定,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9.0%。
18.7 含量測定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附錄Ⅵ D)測定。
18.7.1 色譜條件與系統適用性試驗以十八烷基矽烷鍵合矽膠為填充劑,以乙腈0.07mol/L磷酸鈉溶液(含0.0175mol/L十二烷基硫酸鈉,用磷酸調節pH值至6.0)(50:100)為流動相;檢測波長為216nm。理論板數按氫溴酸東莨菪堿峰計算應不低於3000。
18.7.2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氫溴酸東莨菪堿對照品適量,加流動相溶解並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即得(東莨菪堿重量=氧溴酸東莨菪堿/1.445)。
18.7.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本品粉末(過三號篩)約1g,精密稱定,置錐形瓶中,加入2mol/L鹽酸溶液10ml,超聲處理30分鐘(功率250W,頻率40kHz),放冷,濾過,濾渣和濾器用2mol/L鹽酸溶液10ml分數次洗滌,合並濾液和洗液,用濃氨試液調節pH值至9,用三氯甲烷振搖提取4次,每次10ml,合並三氯甲烷液,回收溶劑至幹,殘渣用流動相溶解並轉移至5ml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即得。
18.7.4 測定法分別精密吸取對照品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各10?l,註入液相色譜儀,測定,即得。
本品按幹燥品計算,含東莨菪堿(C17H21NO4)不得少於0.15%。
18.8 性味與歸經辛,溫;有毒。歸肺、肝經。
18.9 功能與主治平喘止咳,解痙定痛。用於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風濕痹痛,小兒慢驚;外科麻醉。
18.10 用法與用量0.3~0.6g,宜入丸散;亦可作卷煙分次燃吸(壹日量不超過1.5g)。外用適量。
18.11 註意孕婦、外感及痰熱咳喘、青光眼、高血壓及心動過速患者用。
18.12 貯藏置幹燥處,防黴,防蛀。
18.13 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