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成為全國最大的隱患。不能出門的日子,我有幸走進了“停課不停學——伴學雲課程”計劃。“雲伴讀”的課程充實了我的假期生活,同樣也充實了我的思想。“站在大師的肩膀前行”,確實有非同凡響的提升。也許,等疫情過後,有人會問“那段日子妳是怎麽度過的”,我可以自豪的告訴他:“這就是我的那段日子”。
1.30教師雲伴讀停課不停學啟動
病毒無情人有情,在武漢冠狀新型肺炎瘋狂肆虐之際,互加計劃聯合嘉學院、蘇州半書房等,為春節足不出戶的我們帶來了生機。這是最為特殊的春節,也是最佳的學習和提升機會。我要發到我的學生,與N師學院的老師以及參與這場革命的全體師生壹起走進雲伴讀活動,提升自己,考驗自己,在停課不停學期間,努力血洗,勇敢邁步,做教育扶貧的最佳先行者,盡自己所能,為孩子鋪就壹條陽光大道!
走進“雲伴讀”,才知“雲伴讀”多麽美妙,猶如走進了壹個書的世界。《教學勇氣》這本書,2019年《勇氣讀書會》我已讀過,但那只是壹種表面的閱讀,沒有理解書中深層的含義,可謂囫圇吞棗。今天跟著徐飛校長,再次走進這本書,感覺羞愧,才發現自己的學識多麽的淺薄。原來,書中深奧的內容,在徐校長的解讀下,竟然變得那麽淺顯明白與美妙。看來,這個假期,我將緊隨“雲伴讀”,緊隨大師,學習怎麽讀書,同時我也會再次拿起《勇氣讀書》去細細品嘗它的美妙。
1.31晚教師雲伴讀《第五項修煉》——徐青
通過徐校長對彼得聖吉博士《第五項修煉》的導讀,使我深刻的認識到修煉是壹種最重要的思維方式,通過不斷的修煉,獲得成功的組織,這也是建設學習型組織的最重要的原因。導讀中徐校長對每壹項修煉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以團隊合作為中心。指出面對競爭愈來愈烈的環境,調動個人與組織間的密切關系,方能在林林總總的企業中脫穎而出。這五個修煉分別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同理想、團體學習、系統思考。導讀後,才感覺到書的美妙,也對此書有了壹睹為快的決定,爭取盡快買書,走進文本,深入體會文本內涵。
看到這個書名《教育的目的》,我就壹直思考壹個問題,到底教育的目的是什麽呢?也許每個人的看法各有千秋,但我的認識是:教育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正確地理解生活。過去的知識之所以有價值,就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的頭腦聰慧,使我們能夠自信地面對現在。可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孩子為了考試,為了成績,死記硬背過去的知識,沒有聯系實際情況,沒有利用從書本上學習到知識轉化成我們現實生活中可以靈活運用的知識?也就是沒有學以致用。盡管老師總是在叮囑孩子們,不要為了考試而學習知識,但是在中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中,我們很難轉變自己觀念,這也許就是教育的悲哀吧。
《教育的目的》這本書應該是啟發我們回看我們的教育,讓我們更好地去反思去思考我們未來教育的方向,作為壹名老師如何更好地去教育學生,如何從教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教育的目的。這只是我淺顯的看法,期待下壹節課,能讓我受到更多的感悟。
盧所長導讀的《重塑心靈》,我剛好有壹本,可惜在學校封存了,從來沒有翻開走進書本,了解過文本帶給我們的快樂。通過盧所長導讀,有種想快快拿回來壹睹為快的激情。但路途遙遠,疫情肆虐,只能放棄。
盧所長在導讀時,講到書裏面很多好觀點,在我腦海裏也閃現過很多畫面和故事,這裏就不壹壹而論了。開校後,我將慢慢品味它,讓我頭腦的故事和畫面更清晰,更明了。人生的路很長,人需要也壹定是要慢慢成長起來的,書籍有時候就是人們心靈上的又壹次旅行!但願《重塑心靈》能在我心靈的旅行中留下濃重的壹筆。
疫情肆虐,居家留觀的日子裏。舉國上下的教育大師、名師與草根,齊聚“雲課堂”,為自我成長、學生成長,帶來了壹天天精彩紛呈的好課程。在停課不停學的日子,他們同樣走進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難道這種可敬的做法不能稱之為教育情調嗎?因此冷教授的這場導讀順應天時地利人和。
冷老師的分享深深打動了我,也讓我看到了此書的高大上。有空我將細細品讀,走進文本,感悟書中哲理。同時我也將在今後的教學中尊重、關註、理解、呵護我的每壹個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壹個有教育情調的人。
再次傾聽郭導師對《教育目的》導讀,已被深深吸引!《教育的目的》是懷特海在1929年完成的,雖然書中的內容不可避免地烙下了時代和地域的印跡,但很多觀點“影響深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書有些難讀,因為壹旦讀起來,妳的思想將沒法有片刻停滯:妳常常會被書中壹些觀點震撼,繼而重新審視自己的教育觀念,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種種做法是否得當。但書中哲理依然感動我們,教學中或者教育生涯中最可怕的是麻木、事不關己。因此我們要充滿激情面對教育,用生動活潑帶動孩子。
正能量滿滿的壹堂課,將近4個小時的課程,這真正展現了cctalk的不受時間限制的優越性。感謝湯敏教授壹個下午的解答。我是第壹屆青椒、小獅子獲得者,2018年2月初參加滬江年會,有幸得到您的《慕課革命》,更有幸的是7月“百位青椒? 相約北京”研習營活動中與妳相遇。今天您的課程讓我收獲頗豐,妳與各地教師的互動更讓我受益匪淺。“未來學校”如您所言,掌握在有行動的人手中。看看,在線8800多老師,他們都是奔著“慕課”奔著“未來學校”而來。我也是其中之壹。
2019《勇氣讀書會》,我首選的讀本就是勇氣讀書。書中的知識至今還記憶猶新。 所謂慕課(MOOC),中的M代表大規模,即人數無限制的課堂;O代表開放,以興趣為導線,不分國籍;O代表在線,不受時間、空間限制;C代表課程的意思。慕課就是以網絡化學習的開放教育學為基礎,課程範圍極為廣泛。慕課的五大創新:第壹,知識點,短視頻;第二,隨堂考試,滿分過關;第三,兵評兵,機評兵;第四,虛擬課堂,規模PK;第五,大數據分析,小機器跟蹤;如此課程設置實現了教育的探究性、討論性和參與性,突出來課程參與學習的優勢。
其實,目前我們鄉村學校所參與的網絡直播雙師課堂,它就是慕課的壹部分,它對鄉村孩子帶來的改變是無法估量的:
第壹、千所學校參加同壹課堂。這壹點,我們參與了互加的老師都知道。雙師課堂對教學設備的要求並不高,只要有壹根網線、壹部手機或壹臺電腦即可。如彩虹花,每壹個清晨,天南地北的鄉村孩子走進同壹課堂,在同屏幕下享受名師帶來的優質教育資源,並能做到互動。不但讓學生獲取了知識,同時也在名師的鼓勵和指點下,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創新意識也有了極大提高。看看課堂延伸中孩子們所做的壹幅幅詩配畫和節日期間的詩朗誦,就可以知道孩子們從中獲取了什麽。
第二、關註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網絡直播課堂補足補齊了鄉村教育所缺資源的補充。孩子們不但在課堂享受優質資源,而且,快樂手工、韻律舞蹈、快樂書法、、夏加兒美術、快樂音樂等課程的介入,也改變了鄉村學校以語數英為主、缺少專業教師的短板。孩子們可以跟隨網絡名師,在不同的課堂中張揚個性。通過兩年的參與,我們發現,其實農村孩子並不差,朗讀賽過城市孩子;手工制作有自己獨到的優勢;舞蹈、唱歌、繪畫有天賦的學生也比比皆是。這壹切,在往日的農村學校從來沒有發現過。
第三、慕課適應當前人們的學習需求。鄉村教師再培訓也是困擾當前鄉村教育發展的根本原因,其壹,老師培訓資金不足。長期赴外培訓,學校無法承擔費用,而短期培訓有得不到提升;其二,即便費用充足,若有壹名老師外出培訓,其他老師就得承擔這名老師的所有工作。而現在的鄉村學校,師資不足,“壹個蘿蔔壹個坑”,走了壹名教師,學校工作將無法正常開展。況且,外出培訓的內容也未必符合老師的需求。而當前的青椒計劃教師培訓和互加教師培訓,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這壹問題。隨時隨地、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利用壹部手機的開放性學習方式為鄉村教師提供了學習的便利,並且優質的學習資源也讓老師們有了選擇的余地。
近些年來,隨著薄弱校改造工程的不斷推進,學校硬件設施的差異在逐漸縮小。而在教育質量方面,很多鄉村學校、薄弱學校,按照課程配足師資都做不到,教學質量有從何談起。另外,傳統教育統壹的課程內容,壹刀切的教學要求,扼殺了有創新潛質的學生的創新火花。而在慕課模式下,這些問題將迎刃而解。
總之,通過湯敏參事的導讀,通過自己閱讀,真正看到了這本書帶給我們的價值。這本書利用鮮活的事例、生動的語言、深刻分析了慕課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全方面展望了慕課的未來與前景。其實,慕課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也是教育資源的分化、優化,及回歸教育最本質的東西。它顛覆教育理念,將教育真正推向了平民化。這是壹場人人收益的革命,改變每壹個人的未來。在這個以學習為主、提倡“終身學習”的時代,我們需要這樣的改革,需要這樣的平臺來幫助我們學習。總之,閱讀這本書,是壹場對頭腦的洗禮,也是壹次心靈的感化。慕課急學生所急,急社會所急。那麽作為當代壹名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急什麽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即可轉變思想,提升自我,爭取早日走進這場革命,做好參與未來教育的充分準備,為我們的學生打下適應未來社會的堅實基礎。時不待我,因此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在這場革命中被淘汰。
最近,我縣也在籌劃如何做好“聽課不停學”的工作,cctalk自然成為首選。在這個疫情肆虐的時刻,我以及我的同事們也壹定會積極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為打好這場攻堅戰,盡自己壹份責任。“未來學校”希望我能用我的行動,走在前列。
“未來學校”指向未來,這幾天的學習,確實改變著我們的思維,進化著我們的思想。未來學校到底什麽樣,朱永新教授給了我們更好的解釋。
壹、未來學習中心的設計原則
1.人性化2.自由化3.多樣化4.個性化5.終生化
二、未來學習中心的基本架構
?形式豐富化?本質自主化?時間彈性化?內容定制化?方式混合化?教師多元化?費用雙軌化8評價過程化?機構開放化10目標幸福化
未來是能者為師的時代,課程指向生命與真善美,拓展生命的長寬高。教育機制不變,但教師素質壹定提升。如果我們只停留在過去,像昨天壹樣教育今天的孩子,那麽妳就掠奪了孩子的未來。為了能讓今天的孩子適應未來社會,作為老師的我們首先要加強學習,提升自我,用變革的時態去教育現在的孩子。淘寶顛覆商業不是傳奇,那麽互聯網顛覆教育也可能成為必然。未來學校,教師要合理規劃個人的人生,合理利用教育資源,這樣才能“過壹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未來教育我們渴望的,也是幸福的。“幸福是人類追求的終結目標,教育本身就是幸福,就是生活,不是簡單地為未來做準備。未來不是我們要去的地方,而是我們正在創造的地方。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認清未來教育的方向,認清未來學校的方向,我.們才能創造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學習中心”
郭冰教授連續三天的《教育目的》導讀,讓我們腦洞大開,受益匪淺。說實話如果不是郭老師這幾天的導讀,要我自己去讀這本書,肯定不能有如此深刻的體會與感悟,只會浮於表面,不懂其意。三天,從入門到有所感悟到體會加深,漸漸喜歡上這本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具體講,我們的教育目的是學生,而不是教育的手段。我們面對的是有血有肉的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是教育的前提。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成長,讓身處教育之中的學生能感受到來自老師的善意,感受到老師、家長、學校、社會對生命成長的期待,這是這本書的精髓所在。教育的節奏應當要適應學生智力發展的因素。懷特海將智力發展的周期性稱之為節奏,教育應該合著這種周期性的節奏,在學生心智發展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課程和不同的學習方式。智力發展是壹個個“浪漫”“精確”“綜合”循環上升的周期性的過程。浪漫階段是開始理解的階段,是知識不受系統方法支配,知識系統的建立是需要壹個長期的過程去實現的。教學在浪漫階段不可壹蹴而就,要保護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護孩子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精確階段則要重視知識的積累,讓知識體系更清晰、調理。
總而言之,要想教育大變革,壹定是視學生是有血有肉有靈魂的人,壹定根據學生的成長過程設置課程及課程的長短調動,方可學生的智慧的光芒閃耀。感謝這幾天郭老師細致到位的解讀,即日起我將會走進文本,去認真閱讀此書,用書中的理念武裝自己,並將其用於自己的實際教學中,與學生壹起快樂成長。
我不是校長,卻走進了李建華校長導讀的《跟蔡元培學當校長》。不為當校長,只為提升自己。習慣了大師、專家和優秀老師的導讀,妳會發現,真的很吸引人,真的會讓妳學習、學會很多,妳會被深深吸引,不能自拔。或許,與群裏所說壹樣,讀著讀著,妳就有格局了,有思想了,讀著讀著妳就有思想了,有思考了。
《跟蔡元培學當校長》不僅細致梳理了蔡元培先生任北大校長期間的心路歷程、革新措施與成就,並且運用教育學理論,從校長的角色意義、角色願景、角色策略、角色執行和角色成就五個方面,對其教育理想轉化為教育實踐的全部歷程進行了深刻剖析。
這本書不僅有益於大學校長,更有益於有心將教育理想在所服務的學校推動的廣大中小學校長。希望所有熱愛教育的校長,都如蔡元培校長、李建平校長壹樣,能在閱讀中提升自己,做有溫度,有格局的校長。引領老師,帶動學校,昂首向前,在教育變革新時期走出壹條別樣的大道。
中國教育現狀正如錢誌龍校長所講,分數成為衡量壹個人的唯壹標準。學生都被教育成壹種模式,沒有獨立的想法,不敢說實話,持續的壓力導致了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問題,學生普遍厭學,孩子們的天賦被埋沒。這樣的結果導致錢誌龍教師的壹個當場測試:教育的目的是什麽?答案各有千秋,但也千篇壹律,沒有人敢說實話,口是心非,甚至忘記了真實答案。這就是統壹模式的教育所導致的結果。試想壹下,這樣的結果,如果持續延續下去,將會出現什麽樣的結果,令人不寒而栗。
現代教育也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變化:教師的職業傳道授業解惑者,成為終身學習者;知識分享者成為學習促成者;管理者成為體驗設計者;老板成為同事;監工成為守望者;教師成為導師;裁判成為教練,師生關於也將成為同事。教師和學生的代際關系就是我們如何去教育現在的孩子成為未來的有用之才。只有不斷學習,掌握未來知識,我們才能成為不被社會遺棄的現代教育者、學習促成者。
錢博士的導讀直擊我們的心靈,洗禮我們的靈魂,在場的我們不管如何去評價這堂課。至少接地氣,有溫度,有人文、教育情懷,顛覆育人觀念,有愛有思想,立足樹立學生自尊與自信。未來教育,我們也應該努力去做有血有肉的教育。
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學記上講堂。《學記》是中國古代壹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壹篇,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其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
我沒有深學和閱讀過此書,但在學生時代和做教師的經歷中曾與其有所結束。並且,它的“教學相長”“終身學習”至今還在有效使用。今天,通過俞正強校長深入淺出的導讀,才真正對此書有所了解。作為壹名老師,教學就是研究教師怎樣教,研究學生怎樣學。《學記》裏所彰顯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是我們教育者就應時時遵循的。因此我們應常讀《學記》,讓我們時時記起那些精辟理論,記住啟發誘導、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吧!
教育生活應該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時還應該強調完整。這樣的課程,聽是壹種享受,亦是壹種幸福,林忠玲校長的《新教育年度主報告》,確實是壹場開春的盛宴。14個教育主題的深度關註,14個新教育的解決方案,14盞照亮教育現實與未來的燈,14座聯接有夢想教育人的橋。倡導了新教育、新理念。
我是壹名鄉村教師,很有幸在這個時代、這個疫情肆虐的時刻走進互加,走進“伴書房”聆聽這麽多優質的、大師的課程,也很欣慰在參與課程的同時心靈得到洗禮,思想得到升華。我相信林忠玲校長所說“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要上路,就壹定有遠方”“只有堅持,才有奇跡”。我更深信,只要能“站在大師的肩膀上前行,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現在集體的肩膀上飛翔”,我們壹定會抵達美麗的遠方,看到教育應該擁有的幸福。
如何培養反常識思維呢? 培養反常識思維就要少依賴常識,多依賴客觀的、多維的、可量化的東西。反常識思維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關鍵, 是解決復雜世界問題的利器。從個人層面來看,學習反常識思維可以改變大眾看待問題的方式,克服常識的思維慣性,促使人們從另壹個方面去思考問題,並幫助他們接近事實的真相。
剛進入《反常識》課程,感覺雲裏霧裏,什麽都不了解。但通過三位老師的導讀後,慢慢理出了壹些思路。常識在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各個角落都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隱含著不同的常識。但大部分人由於思維定勢而忽略了這種行為的存在。就如評論區老師的解釋壹樣,我也認為反常識就是打破思維定勢進行思考,也就是不按常規出牌。不管如何,今天三位導師深入淺出引領我們了解了這壹概念,給了我們初步的影響,今天若有機會,我定會走進文本去進壹步了解它、深入它。
今天繼續俞正強校長對《學記》第五章:教學原則;第六章:藏息相輔;第七章:教不成之原由的導讀,感受頗豐。《學記》中所涉及的教學原則有預防性、及時施教、循序漸進、學習觀摩、啟發誘導、長善救失、藏息相輔等,“藏息相輔”的原則就是課內與課外、勞逸結合的原則。“時教必有正業”及課外應有休息、遊戲和作業,“退息必有居學”及正課也很重要 。“教不成之原由”是說教育的過程中要停下腳步,去反思以往教育。
能走進這樣的課程真是不幸中的萬幸,很感謝俞正強老師的導讀。同時我也會通過網絡和查找資料加強學習,做壹位新時期學習型老師,學以致用,帶領學生努力向前。
2.5下午教師雲伴讀《教學勇氣》——李勇
再次走進李勇老師的導讀課《教學勇氣》對這本書有了更多的認識。深奧的書籍僅在李校長的解讀下變得逐漸清晰起來,沒有那麽難了。2019年參加《勇氣讀書會》,閱讀了這本書,幾萬字的讀書筆記呈現在中。今天李校長講解時打開瀏覽,才發現當初的自己所寫的那些筆記和反思至停留於表面,根本沒有很好地走進文本,理解作者要告訴我們的哲理。但讀書對我們來說,每壹次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第壹次自讀,第二次李校長導讀,那麽第三次,但我再次拿起這本書,我想我會對這本書有更深的了解。
李校長說:“尋找就尋見,叩門就開門”。我想,我已經尋見了,李校長也打開了我的讀書之門。有了方向,有了勇氣,我壹定會在今後的閱讀中成為最好的自己。
2.5晚上教師雲伴讀《教學七律》——衛功立
通過參與衛老師的導讀課,我對教學七律有壹下淺顯的認識。模範:教師的點滴行動都將成為學生學習得桿。要想給學生壹碗水,自己必須得有壹桶水還不知,“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就是模範;興趣:教是為了不教,這個過程除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要更好的培養他們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能讓孩子帶著興趣去學習,壹定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語言:跨越年齡代溝與知識層次,才能真正實現與學生之間的***同語言;鏈接:萬物均有鏈接,課堂中就是需要教導的真理必須通過已經知道的真理來學習,要求教者與學者都要回歸到常識中去;自主:不是知識的灌輸,而是自身內驅力與自主能動性的完美結合;再生:新知識與就只是的鏈接而產生的更高層面的認識,也是學習者必須在自己的頭腦中再生出要學的知識,學習者必須在自己的頭腦中再生出要學的真理;完善:“溫故而知新”,通過就只是的鞏固,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和效果,才是教學真正意義上的完善。
衛老師的導讀淺顯易懂,非常接地氣。參與了他的課程,才讓我們懂得了讀書的意義,讓我們深刻領會了“不要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的跑馬場”。燒柴煮熟,叩問教育本真;求真圖邊,逐浪認知重啟。讓我們在大師們的引領下,學會讀書,學會思考,學會用知識武裝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