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君山島的詩句

有關君山島的詩句

1. 杜甫關於君山島的詩句

2. 關於君山島的詩句

杜甫關於君山島的詩句 1.關於君山的詩詞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題君山

方幹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題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應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

寄題君山亭送呂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瀾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鰲背啟窗戶。

我來俯凝碧,萬頃過微雨。

南沙八十裏,草林盡可數。

風聲玄冥開,松影翠蛟舞。

昏昏魚龍氣,暝色失洲渚。

林間古蘭若,梵放雜鳴櫓。

不能掛長帆,破浪極幽睹。

至今清夜夢,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茲來,浩浩見眉宇。

館置古城東,淡飯忘羈旅。

連城雖自珍,歷塊誰為許。

束書問東舟,了不掛壹語。

脫身少年場,清座參佛祖。

冰顏未生髭,老氣欲冠古。

所得豈虛名,自是慰諸呂。

南天正炎溽,歸思亟飛羽。

江魚已釣肥,江酒尚酤煮。

訪子昔遊地,耿耿月沈浦。

席龍望東南,浮雲渺吳楚。

2.蘇東坡描寫君山的詩句

中秋月(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壹杯未盡銀闕湧,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註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壹夢瑤臺客。水調歌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3.求描寫關於君山的古代詩詞

〖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註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壹體。

3.潭面:指湖面。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裏壹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壹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青螺:壹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裏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的美景。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 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註]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嶽陽而作此詩。

這首詩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別秋江”,兩種用語都表達了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但“引愁心”用擬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與“別秋江”相比更勝壹籌。“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壹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

題君山 方幹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題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應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

寄題君山亭送呂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瀾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鰲背啟窗戶。

我來俯凝碧,萬頃過微雨。

南沙八十裏,草林盡可數。

風聲玄冥開,松影翠蛟舞。

昏昏魚龍氣,暝色失洲渚。

林間古蘭若,梵放雜鳴櫓。

不能掛長帆,破浪極幽睹。

至今清夜夢,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茲來,浩浩見眉宇。

館置古城東,淡飯忘羈旅。

連城雖自珍,歷塊誰為許。

束書問東舟,了不掛壹語。

脫身少年場,清座參佛祖。

冰顏未生髭,老氣欲冠古。

所得豈虛名,自是慰諸呂。

南天正炎溽,歸思亟飛羽。

江魚已釣肥,江酒尚酤煮。

訪子昔遊地,耿耿月沈浦。

席龍望東南,浮雲渺吳楚。

4.有關君山的古詩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題君山 方幹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題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寄題君山亭送呂天衢秀才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回瀾薄空日,老岸不立土.坡陀出巨石,鰲背啟窗戶.我來俯凝碧,萬頃過微雨.南沙八十裏,草林盡可數.風聲玄冥開,松影翠蛟舞.昏昏魚龍氣,暝色失洲渚.林間古蘭若,梵放雜鳴櫓.不能掛長帆,破浪極幽睹.至今清夜夢,窈窕越修阻.喜君自茲來,浩浩見眉宇.館置古城東,淡飯忘羈旅.連城雖自珍,歷塊誰為許.束書問東舟,了不掛壹語.脫身少年場,清座參佛祖.冰顏未生髭,老氣欲冠古.所得豈虛名,自是慰諸呂.南天正炎溽,歸思亟飛羽.江魚已釣肥,江酒尚酤煮.訪子昔遊地,耿耿月沈浦.席龍望東南,浮雲渺吳楚.。

5.關於南陵湖杜甫的詩句

壹、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壹青螺。——《望洞庭》劉禹錫

遙望洞庭,山青水綠。林木蔥蘢的洞庭山聳立在泛著白光的洞庭湖裏,就像白銀盤裏的壹只青螺。

二、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應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洞庭詩》雍陶

湘山的倒影向天連,碧水山色啊掩映天。或許湘君前來梳洗,君山望鏡自照面顏。

三、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洞庭秋月行》劉禹錫

秋夜,月亮在洞庭湖心生起,萬頃微波泛起,好似熔煉黃金。

四、以上詩句均贊美了洞庭湖美麗的景色。

關於君山島的詩句 1.寫相約君山的詩

〖望洞庭〗 作者: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註釋]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諧,這裏指水色與月光融為壹體。 3.潭面:指湖面。

鏡未磨:古人的鏡子用銅制作、磨成。這裏壹說是水面無風 ,波平如鏡;壹說是遠望湖中的景物,隱約不清,如同鏡面沒打磨時照物不清楚。

兩說均可。 4.白銀盤:形容洞庭湖。

青螺:壹種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婦女用以畫眉。 這裏是用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的美景。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 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註]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遊嶽陽而作此詩。 這首詩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別秋江”,兩種用語都表達了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

但“引愁心”用擬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與“別秋江”相比更勝壹籌。“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

這壹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

題君山 方幹 曾於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 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

題君山 唐五代? 雍陶 風波不動影沈沈,翠色全微碧色深。 應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

寄題君山亭送呂天衢秀才 宋 蔡肇 百川赴下流,江海互吞吐。 回瀾薄空日,老岸不立土。

坡陀出巨石,鰲背啟窗戶。 我來俯凝碧,萬頃過微雨。

南沙八十裏,草林盡可數。 風聲玄冥開,松影翠蛟舞。

昏昏魚龍氣,暝色失洲渚。 林間古蘭若,梵放雜鳴櫓。

不能掛長帆,破浪極幽睹。 至今清夜夢,窈窕越修阻。

喜君自茲來,浩浩見眉宇。 館置古城東,淡飯忘羈旅。

連城雖自珍,歷塊誰為許。 束書問東舟,了不掛壹語。

脫身少年場,清座參佛祖。 冰顏未生髭,老氣欲冠古。

所得豈虛名,自是慰諸呂。 南天正炎溽,歸思亟飛羽。

江魚已釣肥,江酒尚酤煮。 訪子昔遊地,耿耿月沈浦。

席龍望東南,浮雲渺吳楚。

2.關於嶽陽樓的詩句、

題嶽陽樓 白居易 嶽陽城下水漫漫,獨上危樓憑曲闌。

春岸綠時連夢澤,夕波紅處近長安。猿攀樹立啼何苦,雁點湖飛渡亦難。

此地唯堪畫圖障,華堂張與貴人看。登嶽陽樓有懷寄座主相公 曹鄴 南登嶽陽樓,北眺長安道。

不見升平裏,千山樹如草。骨肉在南楚,沈憂起常早。

白社愁成空,秋蕪待誰掃。常聞詩人語,西子不宜老。

賴識丹元君,時來語蓬島。登嶽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李白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嶽陽樓 劉長卿 行盡清溪日已蹉,雲容山影兩嵯峨。

樓前歸客怨秋夢,湖上美人疑夜歌。獨坐高高風勢急,平湖渺渺月明多。

終期壹艇載樵去,來往片帆愁白波。陪裴使君登嶽陽樓 杜甫 湖闊兼雲霧,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雪岸叢梅發,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嶽陽樓宴王員外貶長沙(壹題作南州有贈) 賈至 極浦三春草,高樓萬裏心。

楚山晴靄碧,湘水暮流深。忽與朝中舊,同為澤畔吟。

停杯試北望,還欲淚沾襟。嶽陽樓重宴別王八員外貶長沙 賈至 江路東連千裏潮,青雲北望紫微遙。

莫道巴陵湖水闊,長沙南畔更蕭條。嶽陽樓 李商隱 欲為平生壹散愁,洞庭湖上嶽陽樓。

可憐萬裏堪乘興,枉是蛟龍解覆舟。嶽陽樓 李商隱 漢水方城帶百蠻,四鄰誰道亂周班。

如何壹夢高唐雨,自此無心入武關。嶽陽樓晚望 崔玨 乾坤千裏水雲間,釣艇如萍去復還。

樓上北風斜卷席,湖中西日倒銜山。懷沙有恨騷人往,鼓瑟無聲帝子閑。

何事黃昏尚凝睇,數行煙樹接荊蠻。嶽陽樓 江為 倚樓高望極,展轉念前途。

晚葉紅殘楚,秋江碧入吳。雲中來雁急,天末去帆孤。

明月誰同我,悠悠上帝都。登嶽陽樓 麻溫其 湖邊景物屬秋天,樓上風光似去年。

仙侶緱生留福地,湘娥帝子寄哀弦。雲門自統軒臺外,木葉偏飛楚客前。

極目江山何處是,壹帆萬裏信歸船。嶽陽樓 陸遊 身如病鶴短翅翎,雨雪飄灑號沙汀。

天風忽吹不得住,東下巴峽泛洞庭。軒皇張樂雖已矣,此地至今朝百靈。

雄樓岌嶪鎮吳楚,我來舉手捫天星。帆檣才放已隱隱,雲氣亂入何冥冥。

黿鼉出沒蛟鱷橫,浪花遮盡君山青。黃衫仙翁喜無恙,袖劍近到城南亭。

眼前俗子敗人意,安得與翁同醉醒。寧子與追和予嶽陽樓詩復次韻二首 黃庭堅 去年新霽獨憑欄,山似樊姬擁髻鬟。

個裏宛然多事在,世間搖望但雲山。寧子與追和予嶽陽樓詩復次韻二首 黃庭堅 軒皇樂罷拱朝班,天地為家不閉關。

惟有金爐紫煙起,至今留作禦前山。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 黃庭堅 投荒萬死鬢毛斑,生出瞿塘灩澦關。

未到江南先壹笑,嶽陽樓上對君山。雨中登嶽陽樓望君山 黃庭堅 滿川風雨獨憑欄,綰結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當湖水面,銀山堆裏看青山。登嶽陽樓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裏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恨悲。登嶽陽樓 陳與義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

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己酉中秋之夕與任才仲醉於嶽陽樓上明年十壹 陳與義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瑤萬頃兼天瀉。嶽陽樓上兩幅巾,月入欄幹影瀟灑。

世間此影誰能孤,狂如我友人所無。壹夢經年無續處,道州還見倚樓圖。

又登嶽陽樓 陳與義 嶽陽樓前丹葉飛,欄幹留我不須歸。洞庭鏡面平千裏,卻要君山相發揮。

再登嶽陽樓感慨賦詩 陳與義 嶽陽壯觀天下傳,樓陰背日堤綿綿。草木相連南服內,江湖異態欄幹前。

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壹謫今五年。欲題文字吊古昔,風壯浪湧心茫然。

3.君山島的導遊詞

君山名勝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濃厚,相傳君山島有5井4臺、36亭、48廟。

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湖南君山島景區導遊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篇壹:湖南君山島景區導遊詞君山,古稱洞庭山,洞庭湖由此而得名。

唐代詩人劉禹錫用“白銀盤裏壹青螺”來形容君山。君山上有舜帝的二妃墓,秦始皇的封山印,柳毅傳書的傳書亭和柳毅井,呂洞賓的朗吟亭,漢武帝的酒香亭等。

君山在嶽陽市西南15公裏的洞庭湖中,是壹座面積不足100公頃的小島。原名洞府山,取意神仙“洞府之庭”。

傳說這座“洞庭山浮於水上,其下有金堂數百間,玉女居之,四時聞金石絲竹之聲,砌於山頂”。這浪漫神話傳說,不足為信。

後因舜帝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葬於此,屈原在《九歌》中稱之為湘君和湘夫人,故後人將此山改名為君山。君山,由七十二峰組成,峰峰靈秀,“煙波不動景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壹 螺青黛鏡中心。”這靈景不知陶醉了多少文人墨客,那神奇美妙的傳說,更引人遐想。

棄舟登山 ,可先謁“舜帝二妃之墓。”墓兩邊的石刻對聯是:“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諸斑淚壹人。”

這“淚壹人”典出:虞舜南巡,崩於蒼梧,他的兩個愛妃娥皇和女尋夫來到洞府山,忽聞噩耗,悲痛萬分,遂攀竹痛哭,淚血滴在竹子上,竟成斑竹。二妃因悲慟而死於君山並葬此。

從二妃墓翻過壹道山梁,走不遠。就到了“柳毅井”。

唐代李朝威寫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西山有楊麽寨,相傳是南宋初年洞庭湖農民起義軍領袖楊麽兵營的遺址。

從此出走,便到酒香山。傳說山上有美酒,喝了能成仙。

想長生不老的漢武帝聽說後,便派文士欒巴到君山求酒。酒求回後,便被東方朔俞喝了,後來鬧出壹場笑話。

君山地形獨特,為洞庭湖中最大島嶼,島上歷有36亭,48廟、秦始皇的封山印,漢武帝的“射蛟臺”等珍貴文物遺址。君山銀針荼葉譽滿中外,唐代以來就列為貢品。

汨羅江畔有屈子祠、杜甫墓等。此外,景區還有慈氏塔、襟代文廟、魯錄墓、黃蓋湖、三國古戰場等名勝古跡。

篇二:湖南君山島景區導遊詞各位朋友大家好!歡迎前往君山風景名勝區觀光遊覽。乘坐遊船,約半小時便可到達君山風景名勝區。

大家東北面那座不等高三塔斜拉橋,就是著名的洞庭湖大橋,它是我國目前最長的內陸湖公路橋,全長9.639千米。西南面那座漂浮在水面上的小島就是君山。

君山是洞庭湖中壹個美麗的小島,古稱洞庭山、湘山,後稱君山,因為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愛情故事和偉大詩人屈原《湘君》、《湘夫人》等詩篇的巨大影響而得名;另壹種說法是因為歷史上的許多皇帝曾來過君山,如軒轅帝來君山鑄鼎煉丹,秦始皇來君山封印,漢武帝來君山射蛟和求仙酒,乾隆帝則在君山考侍臣……因與帝王有緣,故名“君山”。傳說君山72峰是蠻荒時代洪水成災、湖中72位碧螺仙子為拯救生靈、犧牲自己變化而成。

朋友們,君山風景名勝區特色可用壹個“奇”字來概括。君山的奇,表現在小、古、秀、趣四個方面。

壹是小巧神奇。唐代詩人程賀(壹說方千)詠道:“曾遊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原是昆侖山頂石,海風飄落洞庭湖。”

說君山是罕世奇珍美玉,被海風從昆侖山頂吹落洞庭湖的,程賀因此詩還獲得了程君山的美稱。劉禹錫詠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

這青螺指的就是君山,說君山是晶瑩剔透,可以放在案頭把玩的壹顆青螺。雍陶詠道:“煙波不動影沈沈,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壹螺青黛鏡中心。”

君山則是天仙美女頭上的雲髻發簪,這小如發髻的小島,不僅給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給人以哲理的啟迪。明代詩人薛宜就發出了“日月每從波底出,峰巒常在氣中浮,人生忘節當如此,屹立狂瀾幾萬秋”的感悟。

山體小,景觀奇,壹井壹臺,壹樹壹竹皆成景觀,令人賞心悅目,冶情養性。二是古跡幽奇。

7000多年前,人類就在君山上繁衍生息,留下了烏龍尾、猴子洞等遺址,還有石斧、石箭、石魚佩和大量陶器。中華民族的始祖黃帝軒轅氏留有軒轅臺、飛升亭、湘妃祠;秦始皇留下的封山印、赭樹;漢武帝留下的射蛟臺、酒香亭;還有柳毅井、傳書亭、洞庭廟、朗吟亭、楊麽寨等等。

真可謂遍山是佳景,處處有故事,壹些古老的神話和傳說又多記載於《山海經》、《史記》、《水經註》等經典古籍。因此有人說,君山遊壹日,等於讀了半部中國史。

三是秀美新奇。唐代大詩人李白詠道:“帝子瀟湘去不還,空余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君山是壹幅美麗的圖畫。這裏滿島翠綠,萬木蔥蘢,更兼葦葉青青,碧竹遮天,還有漫山遍野層層疊疊的茶樹,使這座綠色小島宛若壹飄逸仙子盤座洞庭湖中。

宋代詩人陳與義詠道:“青眉橫玉鏡,色照城中樓。”君山浮黛,秀色迷人,聳蒼吐翠,青翠欲滴,其景致如“雲夢觀荷”、“曲徑林濤”、“竹隱古墓”、“響山鳴泉”等,壹派清新秀雅。

四是趣味珍奇。君山鐘靈毓秀,奇珍異物,比比旨是,妙趣天成,引人入勝。

君山奇竹有斑竹、文竹、金鑲玉竹、聖音竹等13種;奇樹有半邊樹、伯庫樹、紅綠葉樹等8種;奇花有酒香花、卷。

4.君山島的傳說

(壹)君山——洞庭浮黛

君山,古稱湘山、洞庭山,因堯女湘君所遊處而得名,面積0.96平方公裏,位於嶽陽市西南12公裏的東洞庭湖中,與千古名樓嶽陽樓遙遙相望。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下這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麗迷人的風光惟妙惟肖地勾畫在遊人眼前。

君山文化底蘊深厚,歷史源遠流長。自堯女以來,君山得名的歷史已達四千余年,是中華民族道教第九洞天福地。歷代文人墨客圍繞“奇“小”“巧“幽”“古”字,或著文賦詩,或題書刻石,或形於圖,或謳於歌。特別是自唐以來,李白、杜甫、黃庭堅、劉禹錫、辛棄疾、張之洞等文人騷客都曾登臨君山,攬勝抒懷,留下了無數千古絕唱。

君山人文背景博大精深。有“江南第壹祠”之譽的湘妃祠;有秦始皇封山印;有漢代武帝射蛟臺;有宋代農民起義的楊幺寨;有中國發現歷史上最早的摩巖石刻;有張之洞把人物、故事、風景、名詩詞融為壹體的天下第壹長聯--君山湘妃祠聯堪稱聯中壹絕。

君山動植物旅遊資源相當豐富。林中仙子紅綠葉、酒香藤、千年首烏以及斑竹、方竹、龜甲竹、金鑲玉竹……等奇特植物,構成了君山山水的肌膚;高大的金桂、古老的黑殼楠組合,產生了雄偉蒼勁與永恒的景觀;君山銀針“三起三落”(在這裏,君山銀針被稱作會跳舞的茶~),君山金龜千年不死,君山銀魚通體透明,無不使君山增添了壹份神秘感和跳動感。

(二)斑竹壹枝千滴淚

《七律 送友人》 毛澤東 1961年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壹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年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傳說聰明美麗的娥皇和女英,是上古時部落酋長堯帝的兩個女兒。也稱“皇英”。堯帝晚年,想物色壹個滿意的繼承人。他看到舜是個德才超群的大賢人,於是,就把帝位傳給了舜,並讓娥皇和女英作了舜的妻子。

娥皇封為後,女英封為妃。舜不負堯的信任,讓禹治洪水,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生活,娥皇、女英也鼎力協助舜為百姓做好事。舜帝晚年時,九嶷山壹帶發生戰亂,舜想到那裏視察壹下實情。舜把這想法告訴娥皇、女英,兩位夫人想到舜年老體衰,爭著要和舜壹塊去。舜考慮到山高林密,道路曲折,於是,只帶了幾個隨從,悄悄地離去。

娥皇、女英知道舜已走的消息,立即起程。追到揚子江邊遇到了大風,壹位漁夫把她們送上洞庭山,後來,她倆得知舜帝已死,埋在九嶷山下,便天天扶竹向九嶷山方向泣望,把這裏的竹子染得淚跡斑斑。後來,她倆投湘水而亡,成了湘水之神。漢劉向《列女傳?有虞二妃》雲:“有虞二妃,帝堯二女也,長娥皇,次女英。”《山海經》載:“洞庭之中,帝二女居之,是常遊於江淵,出入必以飄風暴雨。”晉張華《博物誌?史補》雲:“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盡斑。”

(三)桔井,通往愛情的路

柳毅井,古稱桔井。位於君山龍口內的龍舌的根部。據清光緒《巴陵縣誌》載:“君山自古盛產柑桔,稱為‘桔鄉’,此井即稱桔井。桔井相傳為柳毅傳書之處。井入口丈許,有片石作底,鑿數孔以通泉,井下深不可測。”過去,崇聖祠有個老和尚作過試驗,用半斤絲線,壹端系上銅錢吊下井去,絲線放完了,還未探到井底。在唐代,因井旁有壹棵大桔樹,故此井又名'桔井'。井旁的桔樹雖已不復存在,但善良、正直的柳毅永遠在民間傳頌。美麗的柳毅傳書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裏。

唐儀鳳年間(公元676-679),書生柳毅赴京應考落第,歸經涇陽,偶遇滿臉淚痕的牧羊女。柳毅見狀,十分同情,便上前詢問得知,該女為洞庭龍王之小女,下嫁涇陽君,受其殘暴虐待至此。書生憐香惜玉之情頓生,提出要幫助龍女逃出涇陽。龍女搖搖頭說,憑妳我之力是無法逃跑的。書生問那有什麽辦法?龍女從頭上拔下壹枝玉籫,交給柳生:相公到洞庭湖的庭山上,有壹眼古井,井旁有壹棵桔樹,相公持此籫敲三下桔樹,就能找到我的父王。柳相公受龍女之托,趕至君山,找到桔井,在井邊的桔樹上敲擊三下,守門的巡海神就將他接進了龍宮。見龍君,俱言龍女之淒慘。龍君小弟錢塘君暴怒,作百丈赤龍,徑往涇陽,滅涇陽君,接回龍女。

龍女得救後再也不願屈從父命,決意與她愛慕的柳毅結成夫婦。而當年柳毅為龍女傳書,完全出於關愛,並無私心雜念。後來錢塘君看他們倆十分般配,令其成婚,但柳毅礙於沒有媒人作中介,以及介懷自己間接殺了三公主的丈夫,所以拒絕了婚事。

柳毅回到地面之後,經常望湖興嘆;而三公主亦對柳毅日夜掛念。錢塘君於是化身為媒婆前往柳家說媒,兩個有情人才終於得成眷屬。

現在柳毅井旁邊的那壹棵桔樹早已不見了蹤跡,只剩下在井旁建起來的柳毅傳書亭,還記載著這段美麗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