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裝訂形式--簡策裝
竹木簡的裝幀形式。造紙術發明之前,中國古代的書大多寫在壹根根長條形竹片或木片上,稱為竹簡或木簡。為便於閱讀和收藏,用繩將簡按順序編連起來,後人稱這種裝幀形式為簡策裝。
簡策裝的方法是用麻繩、絲繩或皮繩在簡的上下端無字處編連,類似竹簾子的編法。編完壹篇內容為壹件,稱為策,也稱簡策。“策”與“冊”義相同。用絲繩編的叫“絲編”,用皮繩編的叫“韋編”。編簡成策之後,從尾簡朝前卷起,裝入布套,閱讀時展開即卷首。
簡策是我國最早的裝訂形式,商周時通行,到了晉代,隨著紙的應用和紙本書的出現,簡策書籍逐漸為紙本書所代替。
應用最久的裝訂形式——卷軸裝
卷軸裝始於帛書,隋唐紙書盛行時應用於紙書,以後歷代均沿用,現代裝裱字畫仍沿用卷軸裝。
卷軸裝是由簡策卷成壹束的裝訂形式演變而成的。其方法是在長卷文章的末端粘連壹根軸(壹般為木軸),將書卷卷在軸上。縑帛的書,文章是直接寫在縑帛之上的,紙寫本書,則是將壹張張寫有文字的紙,依次粘連在長卷之上。卷軸裝的卷首壹般都粘接壹張叫作“裱”的紙或絲織品。裱的質地堅韌,不寫字,起保護作用。
裱頭再系以絲帶,用以捆縛書卷。絲帶末端穿壹簽,捆縛後固定絲帶。閱讀時,將長卷打開,隨著閱讀進度逐漸舒展,閱畢,將書卷隨軸卷起,用卷首絲帶捆縛,置於插架之上。
精致的卷軸裝主要表現在軸、簽、絲帶上,如鈿白牙軸,黃帶紅牙簽;雕紫檀軸,紫帶碧牙簽等。
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過渡
形式之壹--旋風裝
旋風裝由卷軸裝演變而來。它形同卷軸,由壹長紙做底,首頁全幅裱貼在底上,從第二頁右側無字處用壹紙條粘連在底上,其余書頁逐頁向左粘在上壹頁的底下。
書頁鱗次相積,閱讀時從右向左逐頁翻閱,收藏時從卷首向卷尾卷起。
這種裝訂形式卷起時從外表看與卷軸裝無異,但內部的書頁宛如自然界的旋風,故名旋風裝;展開時,書頁又如鱗狀有序排列,故又稱龍鱗裝。
旋風裝是我國書籍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早期過渡形式。現存故宮博物館的唐朝吳彩鸞手寫的《唐韻》,用的就是這種裝訂形式.
由卷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過渡
形式之二——經折裝
經折裝是首先用於佛經的壹種裝訂形式,始於唐代末年。佛家弟子誦經時為便於翻閱,將長卷經文左右連續折疊起來,形成長方形的壹疊,也有人認為是受印度貝葉經裝訂形式的影響而產生的。以後壹些拓本碑帖、紙本奏疏亦采用這種形式,稱為折子或奏折。
這種裝訂形式已完全脫離卷軸。從外觀上看,它近似於後來的冊頁書籍,是卷軸裝向冊頁裝過渡的中間形式。
早期的冊頁形式——蝴蝶裝
“蝴蝶裝”簡稱“蝶裝”,是早期的冊頁裝。它出現在經折裝之後,由經折裝演化而來,約出現在五代後期,盛行於宋朝。
蝴蝶裝的方法是把書頁沿中縫將印有文字的壹面朝裏對折起來,再以折縫為準,將全書各頁對齊,用壹包背紙將壹疊折縫的背面粘在壹起,最後裁齊成冊。蝴蝶裝書籍,翻閱起來猶如蝴蝶兩翼翻飛飄舞,故名“蝴蝶裝”。
書籍的裝訂形式發展到蝴蝶裝,標誌著我國書籍的裝訂形式進入了“冊頁裝”階段。
宋末開始出現的裝幀形式——包背裝
包背裝又稱裹後背,是在蝴蝶裝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裝訂形式,出現在南宋末,元、明、清均較多使用,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四庫全書》就是這種裝訂。包背裝與蝴蝶裝的主要區別是對折書頁時版心朝外,背面相對,翻閱時每頁都是正面。
其裝訂方法是折頁對齊,在右邊欄外打眼,穿訂紙撚,砸平固定裁齊,然後用壹張較厚的紙從右側書背裹裝起來,書背處用漿糊粘牢。
明代中期以後盛行的裝幀形式——線裝
線裝的折頁與包背裝完全相同,版心朝外,背面相對。不同之處是改整張包背紙為前後兩個單張封皮,包背改為露背,紙撚穿孔訂改為線訂。
線裝裝幀是中國傳統裝訂技術史中最先進的壹種,線裝書籍便於閱讀,又不易散破。線裝書籍的工藝方法和書籍式樣,後來有了不同程度的變化,比如“包角”、“袍套”等,但均未超出線裝範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