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韓國文化與中國文化的關系···

首先

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和相應的創造才能的總和.文化包括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物質文化是指文化中看得見,摸得著的那部分,因此也稱之為硬文化.相對來說,精神文化就是軟文化,而軟文化則是文化的深層結構.中西方硬文化的差異壹目了然,但處於深層結構的軟文化的差異則須進壹步辯證分析.中西方軟文化的不同決定硬文化的差異,而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也正在於此——即作為文化的深層結構的軟文化的差異.中西文化的差異是多方面的,很復雜的。要說起文化的差異,我覺得應該先從飲食文化說起,因為“民以食為天”,它能夠反映不同民族生活習慣和文化思維方面的差異。世界上有三大美食:中國、法國和意大利,我們看看這些美食方面最基本的差異。在飲食方面,中國人很註重形式,講究“色、香、味”,所以中國烹調裏,菜的樣式千變萬化,具體到每壹道菜又非常講究色香味的搭配。而歐洲人很講實際,在菜的花色變化上從不下什麽工夫,更講究其營養搭配和保護,註重菜的內在質量。這是中餐和西餐的主要差異。中國人吃飯每次都上很多菜,可都長得很瘦,西方人每次菜很少,但都比中國人長得結識。 再看看餐具的差別:刀叉和筷子,不僅帶來了進食習慣的差異,進而影響了東西方人生活觀念。刀叉必然帶來分食制,而筷子肯定與家庭成員圍坐桌邊***同進餐相配。西方壹開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講究獨立,子女長大後就獨立闖世界的想法和習慣。而筷子帶來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壹起的家庭單元,從而讓東方人擁有了比較牢固的家庭觀念。不同的顏色在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所代表的意義完全不同,對不同顏色的喜好從整體上可以反映壹個民族或者國家的審美情趣與好惡傾向。在中國的文化背景裏,紅色代表著幸運、財富和吉祥喜慶,而在西方人的觀念裏,紅色是血的顏色,表示沖動、挑釁和動亂,我們看到西班牙鬥牛士拿著紅布就是向牛挑戰,紅色可以激怒鬥牛,所以,中國人在喜慶的節日裏喜歡穿紅色的衣服,而西方人壹般選擇藍色,因為他們覺得藍色代表冷靜和沈著。在思維方式上的差別是:中國人思維比較抽象,西方人比較具體。在生活態度上的差別是:中國人偏重精神感受,西方人註重實用。在繪畫和雕刻藝術上,中國畫是潑墨寫意,西方的油畫講究人體比例和光學原理。比如:中國人為了表現神仙可以飛行就在仙女的腳下加上幾朵白雲,體現飛的意境。西方人就不能理解我們這種抽象的藝術表現手法,在西方的經典的宗教題材畫作中,為了說明天使在飛,就得給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加上壹雙翅膀。因為他們只有想到翅膀會飛。在雕刻作品中,中國人更註重想象力和意境,比如壹個猴子蹲在馬背上,它們的比例相差無幾,只是表現了壹種意境:馬上封侯。而西方的雕刻作品講求寫實和細膩,絕不會出項這種比例失調的藝術作品。中國人在介紹來賓時,喜歡用褒揚的話語言辭,會加上很多主觀評論。但西方人認為,介紹客人時不必評頭論足,凡是主觀性的評論都有強加的感覺,介紹主要突出被介紹人的身份、學歷、職務等,而不應該附加外貌和抽象的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