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時期的祭祀遺跡,
緣何能實證數千年後的古籍記載?
風格迥異的遠古陶器,
訴說著怎樣的光陰變遷故事?
城頭山的兩千年興衰史,
如何窺見早期中華文明起源?
《中國考古大會》第八期
帶您走進城頭山遺址,
探秘長江中遊史前文化!
洞庭湖畔的澧陽平原,
壹片圓形土崗
隆起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
人們世世代代在此播種耕作,
而壹段數千年前的歲月,
就深藏在這片沃土之中:
1979年7月的壹天,
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文化館的
曹傳松下鄉工作,
在南嶽村旁望見坦蕩的平原上,
有壹處土崗突兀地隆起。
這壹發現讓他好幾天夜不能寐。
強烈的直覺指引著他回到土崗,
著手開始進行考古調查。
由此,
壹段沈睡的 歷史 被喚醒了。
自1991年起,
城頭山遺址經歷 15次 考古發掘,
出土文物 壹萬六千多件 ,
發掘出 6300多年前的水稻田 、
6100多年前的城墻 ,
以及濃縮了
歲月沈澱的豐富陶器……
就這樣,
壹座年代遠超想象的史前城址
重現於世!
起源於中國的水稻,
是世界上最早
被人類馴化的農作物之壹,
今天,
稻米養活了世界上
超過60%的人口。
湖南道縣玉蟾巖,
發現了距今約壹萬多年的炭化稻;
距今8000到9000年間的
彭頭山遺址中,
也發現了大量稻谷遺存。
澧縣八十垱遺址
出土過近萬粒
距今8000多年的炭化水稻,
在城頭山遺址的發掘過程中,
再次發現了古水稻的蹤跡。
1996年12月,
考古工作者曹傳松
在城頭山東門城墻探溝底部,
發現壹條規則的土埂,
土埂兩側有厚達30厘米的
灰色平整軟泥。
隨著考古發掘的推進,
壹個月後,
人們又發現了第二條土埂,
同時還有壹塊
覆蓋著陶片的田螺標本,
以及泥土中的許多稻粒。
考古人判定,
這裏曾經是壹片水稻生長區。
隨後,
第三條土埂被清理了出來,
三條土埂合圍形成長條形區域。
考古專家對這片區域泥土
進行了光釋光測年,
判定它距今6300年左右。
那麽這片6300多年前的水稻,
究竟是野生的,
還是人工種植的呢?
在探秘空間中,
“考古推廣團”的成員們
解開了水稻的秘密:
他們通過
對水稻基盤銜接面的撕扯痕跡,
判斷出這些水稻
屬於人工種植而成。
成熟的稻作農業體系,
促進了城頭山的建立,
促進了 社會 的發展,
它成為長江中遊地區
稻作農業發展影響下的壹個縮影。
史前時期稻作農業
對中國文化基因的塑造,
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水稻的種植需要精耕細作,
是非常精密的壹套程序。
它也因此影響了
長江流域人們的性格,
讓他們變得更為細膩。
可以說,
壹粒小小的稻谷
催生了壹座大大的城,
推動了更燦爛的文明的萌發,
更積澱出了壹個民族的文化基因!
稻作農業在史前時期的發展,
也成為 “以農為本、農耕中國”
文明基因的源頭。
新石器時代的澧陽平原上,
先民們選擇了
城頭山作為定居場所,
開始挖壕築墻。
沿地勢而建的圓形城墻堆築起來,
合圍之內,
遠古先民探尋著
與天地和諧***存的法則,
耕種勞作、繁衍生息。
1991年,
城頭山遺址拉開了發掘大幕。
最先發掘出來的城墻,
成為當時考古學家研究的重點,
為了判定建造年代,
考古學家對城頭山的西南城墻
進行解剖。
歷時8年的發掘研究,
最終得出結論:
城墻***分四次修築。
四期城墻間的土層裏埋藏的
陶器、陶片等生活遺跡,
是城頭山遺址
留給後世的壹份重要密碼。
從壹期到四期城墻,
稻作農業水平在發展,
先民們的生產力也提高了,
城頭山先民們
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
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
在節目中,
我們可以看到
城頭山先民的生活場景:
在他們的居住區域,
各類房屋聚集於此,
祭壇區域
正在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各類精美的陶器
則在制陶作坊區域裏誕生。
6000多年前的城頭山先民,
就在這座圓形城池裏,
繁衍生息。
從栽培水稻到築城安家,
再到城中悠然有序的生活,
在城頭山
我們不僅看到了
進入稻作農業 社會 之後,
人類改造自然,
又與自然和諧***存的生活狀態;
更看到了
長江中遊地區史前人類
文化發展的片段。
城頭山真的是
好比壹段凝縮住的時光,
我們能從城頭山遺址中
看到上壹段時光奔湧而來的變化,
也能從城頭山之後,
看到後壹段奔湧而去的變遷,
身處其中,
經歷壹場 歷史 的穿梭。
這還不夠,
讓我們跟隨
《中國考古大會》的腳步,
繼續在這條史前長河遊覽壹番,
去看壹看城頭山裏的時光記錄器
——陶器。
陶器,
是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標誌。
土與火的交集展現出偉大的創造,
改寫了人類的 歷史 。
六千多年前的城頭山先民,
已經把這項技藝運用得爐火純青。
城頭山目前已發掘的十座陶窯,
其中七座位於城址中部,
有的專門用來燒制紅燒土塊,
用於建築材料,
更多的是用來燒制各種器具。
規整的陶窯中遺留著灼燒的痕跡,
似乎還能讓人感受到
幾千年前制陶的余溫。
拌料坑、貯水坑,
清晰地講述著
城頭山人井然有序的制陶工序。
鄰近還有許多僅見柱洞,
不見基槽的遺跡,
有可能為簡易工棚建築,
它們與陶窯壹起,
構成了完整的制陶區。
實用性和藝術性
同時出現在城頭山陶器上,
這些來自遠古的陶器,
不僅讓我們窺見了
先民的生活樣態,
更為研究長江中遊地區
史前文化發展的 歷史 脈絡,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實證。
節目還為觀眾們準備了
城頭山遺址出土的陶器復制品,
從壹件件精美的陶器
與專家講解中,
仿佛還原了炊煙裊裊,
壹家其樂融融的城頭山人
炊煮吃飯的場景。
這也恰恰體現了陶器是時光的記錄器。
城頭山跨越的五個文化期:
湯家崗文化、大溪文化、
油子嶺文化,屈家嶺文化
和石家河文化,
我們都能夠找到相應年代的陶器。
都說城頭山是長江流域的文明之山,
是長江文明的聖地。
城頭山遺址的發掘,
讓我們再壹次確信:
稻作農業的起源,
造就了具有獨特特點的
中華農耕文化。
今天我們壹起感嘆古人的智慧,
感慨今人的傳承,
“吾輩生於今日,
幸於紙上之材料外,
更會創新性地守護好,
創造性地發揚好地下之材料”。
澧水下遊,
洞庭湖畔,
城頭山靜臥其間,
先民們曾在此種稻制陶,
挖河築城,
用智慧和勇氣改善生存環境,
見證人類從蠻荒走向文明,
這是幾十年考古揭示的壹段 歷史 ,
是稻作農業文明結出的豐碩果實。
7月17日(今天)17:30
鎖定CCTV-4
壹起來《中國考古大會》
身臨其境地感受
新石器時代
長江中遊地區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