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桂芝,女,1937年生,籍貫山東。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安門醫院中醫腫瘤醫療中心副主任。1964年山東醫科大學畢業後又參加了全國西醫離職學習中醫班學習,嗣後壹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從事中醫臨床及實驗研究工作。社會兼職:國際癌病康復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北京分會理事、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腫瘤專業學會北京分會委員、全國中醫藥中醫康復學會理事等兼職。 業務專長:中醫、中西醫結合診治常見腫瘤及癌前病變。
------------------------------------------------
王桂綿,女,漢族,1939年出生於天津市,職稱:主任醫師,專業:中醫腫瘤,主治:乳腺癌、胃癌、肝癌,1966年畢業於天津醫科大學醫療系。畢業後在天津結核病醫院工作,1968年━1971年在河北省宣化縣醫院工作,1971年8月調入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來院後脫產學習中醫壹年,在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學習1年半,1980年晉升為主治醫師,1988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4年晉升為主任醫師。
------------------------------------------------
唐文秀,女 漢族,1940年出生於江蘇泰興市,職稱:主任醫師,專業: 中醫腫瘤,主治:肺癌、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腫瘤 ,1961年9月至1966年7月在南京醫學院醫療系學習,1970年12月調入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工作,1981年10月晉升為主治醫師,1994年11月晉升為主任醫師。
------------------------------------------------
林洪生,女,1949年,職 稱: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專 長 :中醫,中西醫結合腫瘤內科,職 務: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主任,全國中醫腫瘤醫療中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腫瘤)主任,從事臨床和科研工作,有較寬知識面,思路活躍,近三十年來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在肺癌,乳腺癌,淋巴瘤,腦瘤,腎癌等病的治療上,特別是在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程設計上和康復療養方面有較好的經驗和療效。能充分總結前輩經驗,提出自己的思路和方法,立方 “葶藶消水合劑”治療惡性胸腹水,以“當歸補血湯”為主方立方“生血沖劑”治療放化療血象下降,應用於臨床且獲得患者好評。負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實驗室工作和研究生的指導工作,由於長期從事實驗和臨床兩方面工作和壹直在國家科研題中承擔主要工作,因此在中醫腫瘤科研工作中積累了較多的經驗,有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在全國率先提出中藥抗轉移研究,並確立實驗室的主攻方向為中藥抗轉移,主要手段為細胞學研究。
------------------------------------------------
張培彤,男,漢,出生:1963年,畢業學校 北京中醫學院 文化程度 研究生,畢業時間 1985 學位 博士,職務、職稱 主任醫師 博士生導師,專業: 中醫及中西醫結合腫瘤 主治:肺癌及消化系統腫瘤,1985-1988 中日友好醫院腫瘤科 住院醫,1988-1991 中國中醫院研院研究生部 攻讀碩士學位,1991-1994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 主治醫師,1994-1997 中國中醫研究院 攻讀博士學位,1997-1999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 副主任醫師,2000- 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 主任醫師。
------------------------------------------------
張宗歧,漢,出生:1945年,畢業學校: 北京中醫藥大學 文化程度 大學,畢業時間 1976年 學位,職稱 主任醫師,專業:中醫腫瘤,主治: 乳腺癌、惡性胸水、肺癌,張宗歧 民族:漢 籍貫 河南 出生:1945年,畢業學校: 北京中醫藥大學 文化程度 大學,畢業時間 1976年 學位,職稱 主任醫師,專業:中醫腫瘤,主治: 乳腺癌、惡性胸水、肺癌。
------------------------------------------------
花寶金,男,漢族,1964年出生,職稱:主任醫師,學歷:醫學博士、博士後,1.碩士研究生畢業工作16年,壹直從事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工作,積累了較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2.1999年進入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專業博士後流動站後,認真學習,刻苦鉆研,能結合腫瘤專業,針對臨床出現的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如晚期腫瘤患者惡液質、癌性疼痛、發熱等,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取得較好的療效。3.在臨床過程中,始終貫穿運用中西醫結合的科研思路和方法,如晚期腫瘤的中醫辨證分型與細胞免疫功能的關系,扶正中藥對腫瘤患者細胞因子的調節與胃癌的治療及預後相關性研究,活血化瘀法防治腫瘤轉移等等,通過臨床與科研的相結合,使自己的臨床與科研水平同時得以提高,同時充分發揮自己在臨床及科研方面的優勢,參加了多項臨床科研工作。4.現參加的主要科研項目:中國中醫研究院創新項目、首都醫學發展基金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科技部基礎性公益項目。5.獲黑龍江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5項。6.發表論文20余篇、出版論著4部。
------------------------------------------------
宋 莉,女,出生:1947年,畢業學校:北京中醫藥大學,職稱:副主任醫師,專業:中醫內科、腫瘤科,主治:腸癌、胃癌、肺癌、乳腺癌等常見腫瘤。臨床27年來主要從事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腫瘤的臨床及教學科研工作。多年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特別是對肺癌、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實體瘤,曾做過系統的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對各種晚期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有較豐富的治療經驗,能提高腫瘤患者的手術、放療、化療的治愈率,在減輕放、化療的毒副反應、改善癥狀、提高免疫、延長壽命等方面有獨到之處。作為主要研究成員曾多次參加國家級“六五”、“七五”、“八五”中醫腫瘤攻關項目的臨床實驗研究。對肺癌、胃癌的中醫藥研究成果曾獲得衛生部二等獎。作為訪問學者曾先後赴印尼、馬來西亞進行講學及學術交流,博得好評。作為臨床醫師,多年來完成大量教學任務。自從組建並擔任社區醫療科主任以來,曾參加中國協和醫科大學首期“全科醫師培訓班”,獲得全科醫師資格。
------------------------------------------------
陳長懷,男,1945年 出生,職稱:副主任醫師,專業:中西醫結合腫病專業,主治:胃癌、肝癌、腸癌,從事中西醫腫瘤專業二十余年,參加過三項全國中醫腫瘤攻關課題研究工作,擔任科內肝癥研究小組組長,初步研究肝康沖劑的臨床研究工作,先後在全國中西醫結合雜誌、中醫雜誌、癌癥等雜誌上發表8篇文章。作為副主編、編輯出版了“歷代中醫腫瘤案論先擇”。
------------------------------------------------
董海濤,男,1962年出生,專業: 中西醫結合治療腫瘤,主治:肺癌、肝癌、胃癌、胰腺癌,職稱:副主任醫師,個人簡歷:1979—1984 畢業於廣州中醫藥大學畢業、1984—今 廣安門醫院腫瘤科、1991、2—8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呼吸科進修、1997、5—11 北京市急救中心放射科進修、腫瘤的血管介入治療。
------------------------------------------------
張培宇,男,副主任醫師,中國癌癥研究基金會中醫藥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宣武區醫學會醫療事故鑒定專家委員會委員,從事臨床工作十余年。其間在其導師著名腫瘤專家樸炳奎、林洪生教授的指導下在頭頸部腫瘤、淋巴瘤、乳腺癌、呼吸系統腫瘤及消化系統腫瘤防治方面都作出了壹定的成績並有他自己獨到的見解和療效。父張代釗也為我國著名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專家,故其在學術上也部分得益於其父的言傳身教。曾參與了兩項國家級、壹項局級和壹項研究院級科研課題。並作為壹項二期臨床藥物和壹項三期臨床藥物觀察的負責人,圓滿完成任務。發表論文8篇(其中4篇發表在國家級雜誌上),參與著書5本。精通英語,多次參與國際中醫腫瘤學術活動。在掌握最新西醫腫瘤醫療技術、信息和向世界傳播祖國醫學精華等中西醫結合領域多有優勢。
------------------------------------------------
賀用和,男,已婚,1964-10-23出生 湖南省常德市人,工作單位: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腫瘤科,單位地址:北京市宣武區廣安門內大街北線閣5號 郵政編碼:100053,電話號碼:00-86-10-88001013(醫生辦公室) 傳真號碼:00-86-10-88001340,電子信箱:heyonghe@hotmail.com heyonghe@163.com,自大學畢業以來,堅持從事壹線腫瘤臨床工作,熟練掌握常見多發惡性腫瘤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以及腫瘤的綜合治療原則。熟練應用腫瘤的化學治療、生物治療、癌痛治療、支持對癥治療。動手能力強,掌握腫瘤的影象學診斷(X片、B超、CT、ECT、MRI、DSA等)及部分內窺鏡檢查技術如支氣管鏡檢查。能熟練進行多種惡性腫瘤的診療技術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B超或CT引導下心包穿刺、肺穿刺、肝穿刺;B超、CT引導下肝內腫瘤穿刺並無水酒精註射術;鎖骨下靜脈和股靜脈穿刺置管術。突出中醫特色,擅長運用中醫藥知識對各種良惡性腫瘤進行辨證施治,對腫瘤的理法方藥有較深入的研究。目前正結合中醫歷代古籍理論,探討惡性腫瘤和腫瘤轉移的機制,寫出了《惡性腫瘤絡病論》、《內風概論》、《惡性腫瘤轉移的中西醫研究概況》、《論“風”與惡性腫瘤轉移》等文章,以期在中醫理論上有新的發現和突破,為癌癥的治療和控制腫瘤轉移找到新的治則和方藥。在中藥防治癌前病變、抗轉移、防復發、防治放化療毒副反應,以及嚴重腫瘤並發癥和腫瘤急癥的治療等方面都有較豐富經驗。93年至今主持開展了本院惡性腫瘤的動脈插管化療栓塞治療即腫瘤介入治療,病種涉及肝、膽囊、胰腺、肺、胃、脾、腎、卵巢、膀胱、大腸、乳腺、骨等器官的原發或轉移性腫瘤,除常規化療栓塞術外,還在國內外較早開展了抗癌中藥制劑的動脈灌註即中藥介入治療,以及中醫藥防治介入治療嚴重毒副反應的臨床研究,療效顯著。還開展了DSA下經皮肝穿膽道引流並支架植入術、大血管栓塞止血術等。重視癌癥患者的飲食、心理調攝以及運動康復指導。2001-2004年連續榮獲醫院組織評選的年度優秀醫生稱號。
------------------------------------------------
楊宗艷,女,漢族,1964年出生於遼寧省本溪市,職稱:副主任醫師,專業:中西醫結合腫瘤臨床,主治:消化系統腫瘤、胃腸肝膽胰腺癌癥及骨、腦轉移癌,主要參與二項“八五”國家攻關課題“益氣養陰治療肺癌—肺瘤平膏臨床和實驗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扶正防癌口服液的臨床和實驗研究”(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養胃抗瘤沖劑對胃癌帶瘤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進步三等獎)和“肺瘤平合並化療治療肺癌的臨床與實驗研究”、二項研究院課題“益血靈防治化療產生骨髓抑制的臨床與實驗研究”和“肺癌患者中醫證型分布規律的研究”。以第壹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六篇,主編《淋巴瘤》、副主編《新編藥茶千方治百病》,參與編寫《臨床腫瘤綜合治療大全》。在臨床上,壹直熱衷於癌癥轉移方面的探討和總結,先後總結和發表了肺癌胸膜轉移、心包轉移、腎上腺轉移、腦轉移、骨轉移等文章,部分資料和數據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關註。虛心向余桂清、樸炳奎、孫桂芝等前輩學習,運用中醫健脾益腎、養陰清肺、活血化瘀等扶正祛邪法,配合化療及免疫治療等多種治療手段,在術後及中晚期癌癥的治療,減輕放化療毒副作用、改善癌癥患者生命質量、延長生存期方面方面頗得好評。
------------------------------------------------
侯 煒,男,民族:漢,籍貫:甘肅,出生:1964年,職稱: 副主任醫師,專業:中西醫結合腫瘤診療,主治:腫瘤放射治療,擅長於頭頸部腫瘤、肺癌、食道癌、直腸癌及骨轉移腦轉移瘤。學習工作簡歷:1982-1988 北京中醫藥大學,1991、8 在河北秦皇島市參加全國腫瘤化療學習班,1992、10 在協和醫科大學參加消化道內窺鏡診斷和治療學習班,1997、11 在軍事醫學科學院參加全軍腫瘤放射治療學習班,1998、1-1998、7在北京醫科大學腫瘤醫院放療科學習腫瘤放射治療,2001、9 在上海市參加全國消化道腫瘤治療進展學習班,1999、4-至今 擔任腫瘤科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