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秀麗的富春山水孕育了有地方特色的桐廬文化。
桐廬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區域標識,是中華文明早期顯現的標誌。
桐廬玉器文化
去年,桐廬在潘家村發現了大面積的石器時代的玉器制作工場,出土了大批玉器成品,這在國內尚屬首例。
這壹重大發現揭示了桐廬文化在遠古時代的文明品位。
這項考古成就表明桐廬文化在遠古時代就有了玉器文化的體現形式。
桐廬玉器文化有著三層內涵:
其壹、桐廬玉器文化是我國玉器文化的重要源頭之壹。
在遠古的石器時代中可以細分出玉器時代。
這壹玉器時代產生了玉器文化。
桐廬玉器文化作為我國玉器文化的重要源頭之壹,證明了桐廬在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二千多年前的《越絕書》中提到了中國古代有石器時代、玉器時代、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
《越絕卷第十壹》中提到“軒轅、神農、赫胥之時,以石為兵,……,至黃帝時之時,以玉為兵,……,禹穴之時,以銅為兵,……,當此之時,以鐵為兵……。”這種關於時代的劃分法是中國古籍中對社會發展形態劃分的最早記載,是《越絕書》對社會科學理論的重大貢獻。
這是我對《越絕書》研究的最新發現,我的這壹學術研究成果在貴報首次發布。
關於桐廬玉器制作工場的發現證實了《越絕書》這壹論斷的正確性。
《越絕書》關於石器時代、玉器時代、銅器時代、鐵器時代的時代劃分論斷要比西方要早二千多年。
其中將玉器時代從石器時代細分出來的提法,至今還無人報導過古籍中的這壹信息。
其二、桐廬在玉器時代已顯露原始商品生產和商品經濟的萌芽。
桐廬在遠古時代能生產如此多的玉器成品,絕對不是自給自足的產品,它是用於交換的商品。
這壹屬性的發現說明: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特有的現象,它存在於人類文明的各個歷史時期,人類的物質文明是將物質文明的產品轉化為商品,通過商品交換逐步發展起來的。
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在古代,凡能為社會提供大量商品的生產基地,都能為社會作出貢獻。
桐廬是古代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特別發達的地區,因而是壹個對古代社會有過重大貢獻的地區。
其三、桐廬文化中的玉器文化是依托便利交通進行傳播的。
玉器工場地處水運交通便利的天目溪畔,玉器商品可以通過水運順暢地進入錢塘江水系的廣大地區。
桐廬自古以來有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交通文化是桐廬文化中的又壹項重要內容。
可以推斷,遠古時代的木筏、竹筏和船舶已在富春江暢行。
桐廬遠古玉器工場的考古發現引伸出桐廬文化中的玉器文化、商品文化、交通文化的三大內容。
彰顯桐廬玉器文化的歷史文化品位,它將提高桐廬的知名度,為桐廬的經濟發展服務。
桐廬和諧文化
桐廬文化中有壹種可貴的和諧文化現象。
它表現在桐廬居民構成的包容性、和詣性,桐廬人對外來人口的寬容性、融合性。
許多地方在居民的構成中都存在壹定的區域排它性,而桐廬具有壹種歷史性的居民構成包容性、和詣性品格。
這種包容性、和詣性表達了古代的君子風格,即桐君風格。
以我的家鄉橫村鎮為例:在鎮上,世世代代都有橫村的原住民和有來自紹興、蕭山、寧波、諸暨、東陽、永康、義烏、麗水、建德、新登、金華、蘭溪、溫州、安徽、江西幾十個地方的商人、工匠和逃難落戶的人群。
四面八方的人們在這裏和諧***處,各執特色行業,形成壹個多彩商埠。
解放以後還增加了大批新安江移民,同樣和諧相處。
桐廬在歷史上,以能容納災民而聞名。
這為和諧民風增添了榮譽。
聽我母親說:四縣聯中(桐廬中學的前身)在抗戰中,曾在杜預村辦學。
早上,各家各戶都自願免費為學生備好洗臉水、開水。
學生都住在農戶家裏,有的還結為親戚。
鄉親們用當地的壹句“後山要比前山高”的民謠祝願學生奮發向上。
(前山與後山是杜預村後的二座山)和諧的民風讓四縣聯中的學生深受感動。
正是這種和諧的文化造就了四縣聯中的傑出人才。
桐廬山水文化
桐廬富春江山水世界聞名,壹方山水孕育壹方文化。
歷史名畫《富春山居圖》最精彩的壹段就是描繪桐廬山水。
因為有了桐廬秀麗的山水風光,才有歷代藝術家創造的桐廬詩畫。
桐廬秀麗的山水風光吸引各方遊客,歷代名人。
於是就有了世代繁榮的桐廬旅遊文化和名士文化;好山好水才有好藥材,於是有了桐廬醫藥文化;桐廬山水文化今天得以傳承,得益於桐廬山水文化根植於百姓對壹方山水的熱愛和保護。
現在不少地方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破壞了自然環境。
在世界生態環境被大規模破壞的大背景下,桐廬能保全的這壹片特級山水風光,十分難得。
壹方水土養育壹方人。
桐廬縣提出建設“中國最美的山水型現代化中等城市”是很有戰略眼光的規劃。
清凈的桐廬山水培育了桐廬人的開朗、直爽、通達、包容的品質。
所以桐廬山水文化與桐廬文化的其它門類是相互關聯的。
桐廬醫藥文化
桐廬是中國中醫鼻祖桐君的故鄉。
作為桐廬地域標誌的桐君山就是桐君的出處。
桐廬自古以來,盛產中藥,代出名醫。
桐廬的醫藥文化、桐廬的桐君中醫始祖地位,在國內外得到公認。
中草藥重要產地爭先打出“桐君”的的牌子。
我在四川,問四川桐君醫藥集團公司的朋友:“桐君”是桐廬的,四川為什麽取這個名字?他們說“桐君是中華的醫祖,桐廬不用,我們就先用了。”他們以取桐君之名為榮。
所以“桐君”二字是含金量極高的非物質文化的無形資產。
桐廬醫藥文化是桐廬的壹項文化富礦,有待深入開發。
桐廬應該成為中國的中藥集散中心,中醫研究中心,中國醫藥文化標誌區域,中國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標誌區域。
桐廬應該追報中國醫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成為這項遺產名錄的擴展地。
桐廬地名文化
古老的桐廬在地名上也留下了古老的信息。
桐廬地名文化有許多值得發掘的內涵。
桐廬的“桐”,通常都理解為油桐樹的“桐”。
本人以為桐廬的“桐”,即是油桐樹的“桐”,又是梧桐樹的“桐”。
油桐之鄉,梧桐之廬,桐君之廬,梧桐引鳳,應該是桐廬地名的多層含義。
油桐是古代造船的重要原料,是古代桐廬重要出口商品,是讓桐廬揚名的商品,所以桐廬是古商之鄉。
山水如畫,梧桐引鳳,所以桐廬是鳳凰之鄉,旅遊之鄉。
桐君之廬,醫祖聖地,所以桐廬是中醫之鄉。
桐廬是壹個多麽美好的名字,聽說有人想把“桐廬縣”改名為“富春縣”,我認為是萬萬不可的。
再如窄溪是壹個古老的地名。
《越絕書》上提到秦始皇到紹興是從“窄中渡”。
當時秦始皇想在現在的杭州過江,但不可能。
只得沿江尋找江窄處過江。
沿江有“窄”字的地名只有“窄溪”。
秦始皇渡江後,“道度諸暨、大越。”即經諸暨到達紹興(當時稱大越)。
《水經註》壹書中稱“浙江”為“漸江”,古音“漸”的發音與“窄溪”方言的 “窄”字相仿。
山東人念浙江的“浙”,發音也與方言的 “窄”字相仿。
這是因為越王句踐稱霸山東時,將“浙江”二字的發音帶到了山東,世代相傳到如今。
所以,我認為將“窄溪”這個值得研究的地名改掉是很可惜的。
桐廬地名文化值得研究開發的內容很多。
如杜預村名是否是三國的名將杜預在此留名。
等等課題有待我們去發掘。
桐廬文化中還有交通文化、語言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我這裏不想更多地展開,就舉壹個例子,我從家鄉的方言中得到了學術研究中的營養。
《越絕書》記載“越人謂鹽曰‘余’”。
在普通話裏,這二字發音相差很遠。
我從家鄉土話“鹽”的發音與余姚、余杭的方言發音對照,發現是同壹個相近的發音。
於是我提出古越語“鹽”的發音就是桐廬方言“鹽”的發音。
余姚、余杭實際上就是“鹽姚”、“鹽杭”。
這些地名都與鹽有關。
發音也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