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埠河,古稱龍舒水,因在舒城縣東南,亦稱南溪,清光緒《舒城縣誌》稱前河。建國後,因經經舒城縣杭埠改稱杭埠河。古籍舊誌均稱源出嶽西縣井園(孤井園),實則源出嶽西縣同安寨西側石關的貓耳尖。流經嶽西縣、舒城縣、廬江縣,在合肥市肥西縣三河鎮與豐樂河匯合後,註入巢湖。中在舒城縣碎石灘進入龍河口水庫。全長為145公裏,其中境內長86公裏,流域面積3064平方公裏。主要支流有:西河水、查水河、雙河、石皂河、救母河、山七裏河、滑水河、河棚河(烏沙河)、九井河、龍潭河、南港河、豐樂河。龍河口洪峰流量達6400立方米/秒(民國3年(1914年))。龍河口水庫入庫流量曾高達10320立方米/秒。
曉天河,原是杭埠河上遊,在嶽西縣境內稱姚家河。在舒城縣境內稱曉天河,發源於嶽西縣南界嶺頭。自1958年龍河口水庫建成以後,即與杭埠河割斷。該河從紅石嘴進入本縣大河鄉南嶽村,經曉天鎮合朱河(發源於小澗沖),至大河沿合天蒼水。經小河口鄉至山七河鎮雙桂村碎石灘,註入龍河口水庫,河面寬約200米左右,在本縣境內,全程20公裏。整個流域面積588.9平方公裏,通過最大流量3440立方米/秒,屬季節性山河。
五顯河,原名巴洋(王)河,1958年興建龍河口水庫後,地易地湮,遂以五顯命名。該河發源於霍山縣真龍地,經六安毛坦廠,入本縣五顯鎮,至羅山村入龍河口水庫,在舒城縣境內全長約10公裏,河寬30~50米,屬季節性山河。為減少水害,五顯人民公社於1971年,組織群眾進行治理,上從顯揚村開始,下至五顯公路橋,取直河道,深挖河床,沿河築堤,河灘造田,收到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