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

漢字的八種基本筆畫

傳統的漢字基本筆畫有八種,即“點(丶)、橫(壹)、豎(丨)、撇(丿)、捺(?)、提(?)、折(?)、鉤(亅)”,又稱“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中華人民***和國新聞出版署發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規定了5類基本筆畫:橫類、豎類、撇類、點類、折類。

筆畫通常是指組成漢字且不間斷的各種形狀的點和線,如橫、豎、撇、點等,它是構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筆畫有時也指筆畫數,如字書前有漢字筆畫索引。

表示這兩種意思時“筆畫”亦可作“筆劃”,但目下規範作“筆畫”。此外,筆畫還指用筆繪制的圖畫,此義項壹般用在古籍中,現時人們不常用或不用。

現代漢字筆畫的組合方式

1、相連:筆畫和筆畫之間互相連接,例如:人、入、上、工、久、兵、山、口、刀、幾。

2、相離:筆畫與筆畫之間互相分離,沒有接觸之處,例如:八、二、三、仁、興、川、小、心、兒、氵。

3、相交:筆畫與筆畫之間互相交叉,如:九.又、丈、豐、卅、幹、十、七、豐、世。

多數漢字是綜合運用以上兩種或三種方式構成的。如“幹、千、天、升”運用了相接、相交兩種方式,“麽、虧、乞、億”運用了相接、相離兩種方式,“義、蕊、鬥、計”運用了相離、相交兩種方式,“犬、仂、丹、匡”運用了相離、相接、相交三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