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是純文學。德語文學傳統中,詩歌這壹文學形式十分繁榮,可與被稱為“詩的國度”的中國相提並論。我們的學生在之前學習母語漢語的過程中,從小開始就經常誦讀詩詞歌賦,這樣才能接近漢語的精髓。那麽,在學習德語中,用詞典雅、句法精煉、形式別致、意象豐富的德語詩歌對學生的語言學習、尤其是寫作能力的提高,具有哪些價值呢?
1 德語詩歌的自身價值
1.1 德語詩歌的語言價值
德國的文學史異彩紛呈,各個流派、各個時期都湧現出許多經典的詩歌作品。主要的詩歌類型為:抒情詩、敘事詩和戲劇臺本[1]。詩歌形式多樣,語言高貴典雅,比喻和象征豐富,形象生動,具有獨特的藝術性。內容上主要涉及基督教和宗教文學、民間文學及個人的經歷[5]。尤其是優秀的抒情詩①,時間的流逝沒有使它們失去光彩,今天讀起來仍然有壹種沁人心脾的清新氣息,毫無出自200多年前故紙堆的黴腐味。
總體來說,德語詩歌簡單直白,不大註意外在情節的復雜設計和引人入勝,而註重精神和思辨。
1.2 德語詩歌的文化價值
在古代德國,詩歌被同時代或稍後的人記錄下來,配以裝飾花紋和畫像,形成手抄本。其中壹些得以完整保存,現存於壹流大學圖書館和私人藏書館中,是文學經典之中的寶貴遺產。
歌德②曾說過:“我愈來愈深信,詩是人類的***同財產。”[2]詩歌作為最活潑、最具有親和力的文學樣式,與各種文學藝術形式互相滲透、互相影響,形成了文藝史上帶有規律性的現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1.3 德語詩歌的美學價值
德語詩歌的美學價值不僅在於內容美和語言美,從詩中還可以體會到想象美、意境美和音樂美。
畫家用顏色與線條表達所思所見,詩人則用語言與韻律繪形繪色。詩中有悠遠的歷史,遼闊的地域;有微小的蟲鳥,宏大的山河;有色彩的對比,點線的呼應。語言所描繪的畫面和意象,就構成了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