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傣族中有許多關於孔雀舞起源的動人傳說。其中壹個是這樣的:相傳很久以前,傣族的首領叫馬蘇,帶領四千人去求幸福。到了“少來少夢”的時候,他們聽到了水果落水的聲音和魚吃水的聲音,看到了孔雀伴隨著這美妙的聲音翩翩起舞。當他們回來時,他們模仿這些聲音和孔雀的動作。伴隨著鼓和鈸,孔雀舞翩翩起舞。在緬甸寺廟的壹些古代壁畫和雕塑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栩栩如生的人面鳥孔雀形象,非常類似於戴著尖頂頭盔、戴著面具、穿著孔雀服的孔雀舞。明代《南詔野史》中也有關於孔雀舞的記載:“出嫁時,帶著長幼,把蘆笙當孔雀舞……”,可見孔雀舞歷史悠久。
行為
孔雀舞通常由壹個人、兩個或三個人表演。每當舞者跳得開心,大家都歡呼“我-我”“水-水”,氣氛十分熱烈。孔雀舞有相對固定的表演節目,多模仿孔雀飛出巢外,靈敏地觀察,安詳地漫步,尋水,飲水,戲水,洗澡,拍動翅膀,曬翅膀,展翅,自由快樂地飛翔等。
孔雀舞的動作極其豐富。最常見的手勢有手掌手勢、孔雀手勢(拇指略向內扣,食指向後屈,其余三指像扇子壹樣傾斜)和眼睛手勢(食指和拇指略靠攏,其余三指像扇子壹樣傾斜)。有踏步、“起起伏伏”(力量腿由腳跟帶動踢向臀部,然後全腳著地,主腿相應彎曲伸展)。
傣族孔雀舞的動作有嚴格的程序和要求:每壹個動作前有壹個開始形式,結束後有壹個結束形式;有固定的步法、位置圖和固定的動作組合;每個動作組合都伴隨著壹個固定的鼓。孔雀舞的舞蹈詞匯特別豐富,有“飛下山”、“林中偷窺”、“林中漫步”、“拍動翅膀”、“潑水”,惟妙惟肖地模擬了孔雀的神態。
傣族孔雀舞風格輕盈細膩,情感表達細膩,舞姿優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結晶,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不僅在重要熱鬧的民族節日中單獨表演,還經常融入群舞《嘎光》中。孔雀舞具有維護傣族團結的意義,其代表性使其成為最具傣族民族文化認同的舞蹈。
風格
從舞蹈的風格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第壹類是雄性孔雀舞。跳這種舞的人比較多。膝蓋起伏堅定堅韌。舞蹈具有明顯的“三彎”特征。二是女孔雀舞。在民間,多由男性表演。膝蓋起伏靈活緩慢,舞姿優美,動作細膩,常拱起胸肩,體現其含蓄嫵媚的形態,鼓點輕盈緩慢。三是小孔雀舞。經常用快速的小顫和短步保持半蹲狀態,小腿靈活輕盈,經常用連續的小聳肩,鼓快而輕。傣語稱為“廣佳”或“番光”(傣語稱鼓為“光”,舞為“賈”)。“廣佳”是傣族地區最流行的男性舞蹈。每當播種幼苗和收獲季節結束時,就會表演象腳鼓來慶祝。象腳鼓不僅是民間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樂器。傣族娛樂,跳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腳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豐富多彩,酣暢淋漓。
起源
關於象腳鼓及其舞蹈有許多民間傳說。據說古代有壹對夫妻,下班後在泳池邊小睡。突然,風把成熟的芒果從樹上吹到水裏,發出“砰砰”的聲音,給他們帶來了歡樂。回家後,他們按照大象的腳把樹挖空,蓋上牛皮做鼓。匆忙中,他們背著鼓跳舞,很快象腳鼓舞就流傳開來。他補充道:很久以前,兩個馴養大象的年輕人根據大象的腳制作了象腳鼓。《明史·白衣傳》中也有“大小皮鼓用手壓”的記載。
行為
表演時,舞者左肩扛壹面象腳鼓,鼓面向前,鼓尾朝下,右手擊鼓,左手配合。壹般用拳頭、手掌、手指敲打鼓面,有時用肘、膝、踵、趾。象腳鼓舞雄渾粗獷。膝蓋的起伏與擊鼓動作緊密配合。當用手擊鼓時,膝蓋是彎曲的。當妳舉手時,妳的膝蓋會站直。舞步非常豐富,有“前蹲”、“後蹲”、“全步蹲”、“八字蹲”等動作,也有以壹條腿為主力,另壹條腿做悠腿、擡腿、踢腳等姿勢的動作,還有吸腿、踢腿、彈跳腿、跨腿跳躍等動作。
分類
鼓的形狀有長、中、小三種,根據鼓的形狀有三種不同的跳躍方式。
第壹種,長象腳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自治州瑞麗縣、耿馬孟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和孟連地區。鼓身長約兩米。因為比較重,所以多用於舞蹈伴奏。跳舞時步伐緩慢而平穩,膝蓋起伏。鼓是最豐富的,並形成了壹定的鼓語,能表達傣族人民喜、怒、哀、樂的感情。
第二種,中國象腳鼓舞。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瀘西縣、盈江縣、耿馬縣、景谷縣、蒙東縣及部分地區。鼓長約1.5米,較輕。它的主要特點是跳舞時擺動鼓尾並向上拋起。因為鼓的尾部綁著壹簇簇孔雀羽毛,所以搖擺起來非常漂亮。搖鼓是讓鼓尾左右搖動,搖鼓是把鼓頭往下壓,鼓尾往上搖。象腳鼓舞不僅在節日裏跳,每年還有專門的鼓比賽日。獲勝的標準是鼓音的長短,音色的好壞,鼓尾的擺動。
第三,小象腳鼓舞。只在西雙版納流行。鼓長不足壹米,動作豐富,常用作孔雀舞的伴奏。動作幅度大,有吸腿跳,彈跳腿跳,擡腿。“以光結尾”就是大家圍著鼓轉圈跳舞。是傣族最流行、最受歡迎的集體舞。不限地點和時間。幾十、幾百人可以順時針圍成壹圈跳舞,節日期間通宵跳舞。
舞蹈樸實熱情,特色突出。女性膝蓋震動更均勻,跳舞更流暢。壹般來說,主要步驟有“交錯步”、“起伏步”、“點步”、“弓箭步”。手部動作相對簡單。壹般手都是自然手型,手腕交替向下纏繞或者手從腋下向上拉。
大嫂和老人在內圈跳舞。老人們動作緩慢,膝蓋起伏明顯。他們經常通過大幅度前傾後仰來表達他們的興奮。他們的動作自由發揮,而圈外的年輕人則要求動作整齊劃壹。伴隨著燈光的鼓點非常豐富。傣語叫“加巴”。主要流傳於瑞麗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解放後逐漸傳播到其他地區。
據說傣族人發現魚,學會了釣魚,就模仿魚跳舞。魚舞只有壹兩個表演者,舞者用魚形道具跳舞。魚舞比其他傣族民間舞蹈更柔和、細膩、靈活、活潑。主要表現在跌宕起伏,溫柔的屈膝和半腳斷掌動作,小跳敏捷活潑。說明魚在平靜的水中遊動時,往往是整腳或半腳彎曲行走,沒有起伏,手和上半身只是左右擺動。魚在水中嬉戲或與激流搏鬥時,常采用跳、蹦、翻等跳躍動作,生動逼真。
魚舞多采用魚形手式(壹只手用手掌覆蓋另壹只手的手背,拇指伸出),或者典型的動作是雙手向外打圈,手臂向後擺動。魚舞的鼓點緩慢輕盈,鼓點語言的豐富程度不亞於孔雀舞。傣語叫“嘉倫”。這是壹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傣族人在盛大的節日裏跳舞。主要流行於瑞麗市、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傳說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區不下雨,土地都被烤焦了。大鵬鳥沒有理會抱著雞蛋的妻子,與雨神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幾天後,大鵬打敗了雨神,讓天下起了雨,但是大鵬鳥的老婆孩子早就餓死了。傣族人民為了表達對大鵬的敬意,制作了大鵬鳥舞,流傳至今。
大鵬鳥舞蒼勁有力,粗獷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鬥雨神的動作及其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化快而有力,建模時間長。“三彎”舞棱角突出。比如出場動作壹般是大跳接著大舞的造型,表現出大鵬鳥從空中快速下降的豪邁。多用爪手(手指扇)和掌手,這些手加強了動作。大鵬鳥舞只有壹兩個表演者。以前我們跳舞的時候會戴大鵬鳥道具和面具,現在大部分都被拋棄了,充分發展了舞蹈動作。鼓點極其豐富,鼓點深沈有力。傣語稱為“嘉陽”、“嘉陽”。這是年輕人在節日裏跳的壹種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瑞麗、芒市、盈江等地。
在過去,很少有舞者穿著白色的衣服,肩上綁著兩條鮮紅的絲帶跳舞。雪白的白鷺在傣族村寨附近的竹林或稻田裏很常見。關於鶴舞的起源,民間有不同的傳說。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古時候,有壹個貧窮的年輕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鶴非常愛他,優雅地為他起舞。之後,小夥子深情地和鶴共舞。後來,人們把這種舞蹈變成了年輕人的二重奏。他還說:有壹個叫“陽”的民族到過德宏地區,這種舞蹈就是要表現他們在田間勞動的過程。
總的來說,鶴舞是以對立為主,動作是相對的。隊形壹般是橫兩排出現,相遇後就變成豎兩排,四排,兩圈。壹個人經常指揮各種動作和圖形的變換。鶴舞的動作簡單而優雅。舞步的節奏不同於其他傣族民間舞蹈。弱拍中膝蓋快速彎曲,力量腿敏捷擡起。復拍時雙膝伸直,發力腿輕盈落地,生動地模仿了鶴的行走動作。有拍胸、拱胸等特殊動作。這些鼓既輕又簡單。傣語叫“加棟”,是年輕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如今只在重大節日才跳,已經成為壹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
從很小的時候起,每當潑水節等宗教節日來臨,少男少女們便蜂擁至深山老林和河流中,采集最鮮艷、最美麗的花朵,然後隨著大象的鼓點載歌載舞,送至緬甸寺廟搭建花亭。這個古老的習俗壹直在傣族村寨流傳至今。
關於花環舞的起源,有壹個傳說:從前有壹個貧窮的年輕人,到了大壩上,覺得自己的衣服破爛不堪,就摘了許多花,紮成花環。下山後,他隨著歡樂的大象鼓聲翩翩起舞,壹個女孩愛上了他。於是,花環舞誕生了。
花環是通過將鮮艷的花朵綁在大約兩米長的竹柵上制成的。跳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壹邊移動步伐,壹邊專註於花環的變化。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加蘭舞跳到極樂時,由壹人指揮,舞者壹起從慢板轉到快板,有踏步、“錯跳”等動作。在傣語中,刀舞和棍、拳、棒等舞蹈稱為“煩”、“終”、“使”。這是壹種男性舞蹈。流傳於廣大的傣族地區,類似於漢族的武術。
在風景秀麗的傣族鄉,傣族男子都佩帶精制的尖刀,象征著他們的勇敢和力量,刀也是生產勞動的有利工具。刀舞在傣語中稱為“甲拉”或“番拉”。“大八字跺腳”、“蹦腿”、“踢跳”、“蹲滑”等剛勁有力的動作,在傣族民間舞蹈中並不多見。
刀舞有單刀、雙刀、短刀、長刀(類似劍)和地方、內陸、緬甸等不同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嚴格的表演程序和動作。可以壹個人表演給十幾個人聽,沒有伴奏,也可以有象腳鼓伴奏。棍、棒、拳基本和刀舞差不多。又稱“番多”,是壹種道具舞蹈。這種舞蹈過去是在盛大的宗教節日上跳的,但只流行於耿馬縣的孟定、孟連兩縣。
“多”是壹種被神化的動物,據說有獅子頭、狗嘴、鹿角、長頸、細毛。這種舞蹈中文叫“馬鹿舞”。佳朵還在用道具跳舞。這些道具有十英尺長,八英尺長。它們用竹箅子編成四十五厘米的圓圈,用布包好,剪好的白紙粘在上面當羽毛。壹般是兩個人合力裝扮成壹只馬鹿。前面的舞者裝飾著馬鹿的頭部和前半部,用棍子支撐著脖子比劃。後面的舞者抓著尾巴做敏捷的小跳躍,摔倒,轉向兩邊。舞步和鼓點和孔雀舞差不多。也就是俗稱的“煩到恭喜。”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在“浴佛節”、“盛夏節”等喜慶的日子裏,傣族人民都要高高興興地跳這種舞蹈,它以“依拉河”為襯,以每首歌詞命名。伊拉合舞的特點與加板舞相似。傣語叫“嘉瑤”。流行於德宏州耿馬縣孟定、瑞麗縣。
據說蝶舞是為了比賽時打造新面孔而創作的。在表演中,舞者將蝴蝶形的道具綁在身上,模仿蝴蝶的飛行圖案,其動作和鼓點類似於金平縣流行的小孔雀舞。那裏天氣炎熱多雨,日常生活工作離不開帽子。所以才有了帽子舞。
帽子的動作有“提帽”、“卷帽於身前”、“卷肩帽”、“甩帽”等。跳舞的時候膝蓋很溫柔,微微彎曲,但不明顯。傣語叫“加典”。它是壹種表演儀式舞蹈,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
舞蹈輕柔含蓄,常采用坐、立、跪、上下踏步、前側擡起、後彎腿、雙手握住點燃的蠟條,並做抽出手向外畫圈等動作。傣語叫“加蓋”。流行於兒童舞蹈、芒市、德宏傣族和景頗族自治州。
舞蹈主要模仿雞覓食、打鬥等動作,以跳躍時間長、速度快為勝。沒有樂器,孩子們通常會數數和跳舞。傣語稱為“馬喜雙”是壹種十二人表演的歌舞,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縣、芒市等地。
表演者腰間系著馬形道具,壹手拉韁繩,壹手拿著扇子,主要是跑著跑著壹半鞋底破了發抖,變換著各種隊形。壹般他唱十二個月的勞動,有時他表演某個故事。意思是“小公主或年輕女士的舞蹈”在過去,它只在宗教節日或敬酒者結婚和繼承王位時跳。它主要流行於臨滄滄源縣。歌唱是主要內容,包括歌唱婚姻、愛情和十二個月的生產勞動。跳舞的時候,男的在前面出拳,女的拿著扇子或者毛巾,類似於帶燈的舞蹈。
此外,在紅河州金平縣,還有表現勞動生活的“劃船舞”、“采花舞”、“釣魚舞”、“走步舞”等。流傳於金平縣的扇舞,據說是壹種扮鬼時的儀式舞蹈。流傳於耿馬縣孟定地區的“象舞”傣語稱為“張佳”。兩個人把道具綁成大象的形狀,模仿大象走路、敬禮等動作,壹個人拿著紅手帕跳舞。西雙版納流行的“女子舞”,輕盈柔美。瑞麗縣流行的“加洛圈”是壹種模仿鳥類的舞蹈,就像小孔雀舞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