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起源於亞洲東南部,我國的南方也是起源地之壹。現在,人們栽培的香蕉,其祖先是由兩個野生蕉雜交而成的,壹種名叫阿加蕉,另壹種叫倫阿蕉。在進化的歷史過程中,人們根據香蕉的生長發育特點,采取無性繁殖,傳宗接代。在我國,香蕉的栽培歷史悠久。據古籍記載,早在漢武帝興建“上林苑”時,就從嶺南地區移植“甘蕉十二本”,到陜西長安供觀賞。這說明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的漢代,我國嶺南地區已有香蕉栽培。經過長期的人工選擇和栽培,使品質變得越來越好。正如東漢《異物誌》中說:“甘蕉剝其皮,食其肉如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飽,其余滋味猶在齒牙間,壹名甘蕉”。到了公元三世紀《南方異物誌》記載:“蕉有三種,壹種子大如拇指,長而銳,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最甘好;壹種如雞卵,有似羊乳,味微減羊角蕉;壹種蕉大如藕,長六、七寸,形正方,名方蕉,少甘,味最弱。”晉代《廣州記》中又記載著,廣州地區氣候溫暖,香蕉壹年四季能開花、結果的景況。《唐本草註》也說,“甘蕉出嶺南者子大,味甘,北間者但有花無實”這些記述,不僅反映了我國香蕉生產的歷史,而且也反映了香蕉的生態特性和地理分布。到了公元十世紀的宋代,我國生產的香蕉,除供鮮食之外,還用以加工成芭蕉幹。元代時,我國的廣東省番禺、南海、東莞、清遠、增城等縣均有香蕉種植,尤以增城出產的香蕉品質最佳。但是,縱觀全國,從漢代到元代的1500余年間,我國香蕉生產特點是,面積不大,產量不多,分布零星,且多種植於房前屋後。到了明代中葉,隨著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香蕉經濟價值認識的提高,香蕉的社會需求量日漸增加,從而刺激了香蕉生產的不斷發展,形成了若幹香蕉生產集中產區。如今天的廣東增城縣西南部的新塘西洲和東莞縣西北部的蕉利、麻湧以及廣州市東郊的黃村至朱村壹帶,都是這壹期間發展起來的產物。
鴉片戰爭以後,直至抗日戰爭前,由於國內外交通發展,貿易擴大,以及香蕉經濟收益高等,香蕉生產隨之迅速發展。不論在栽培面積、產量或產區分布上,都有很大擴展,可謂我國歷史上香蕉生產的最盛時期。依據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不完全統計,在此期間內,珠江三角洲種植的香蕉面積在5萬畝以上,年產量達100萬擔上下。其中,以東莞、番禺、增城、中山、順德等縣為最集中。珠江三角洲盛產的香蕉,除了供應廣州市消費外,每年都有幾十萬擔運往香港、上海、天津、大連以及長江流域壹帶。但是,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上海、廣州、漢口等相繼淪陷,交通受阻,銷路不暢,蕉價大跌,因此,南方不少地方出現毀蕉園改種水稻或種植旱作,使我國的香蕉生產遭受到嚴重破壞。據廣東省調查,抗戰期間,蕉園面積減少壹半。特別是廣東的番禺縣蕉園減少90%上下。從香蕉重要產區廣東的損失情況可以概見壹般。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隨著交通的恢復,香蕉銷路日益擴大,以及蕉價的提高,我國香蕉生產又逐步恢復發展。以珠江三角洲為例,到1949年,香蕉種植面積為53513畝,產量92.95萬擔,面積、產量都接近戰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