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話裏尋醫

話裏尋醫

俗話說“男不離韭、女不離藕”。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今天,我院婦壹科副主任醫師杜瑩來和大家談談。

“男不離韭、女不離藕”是民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意思說,男人要多吃韭菜,女人要多吃蓮藕。韭菜和蓮藕本身就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這兩種食物營養價值不同,分別對男女性身體 健康 有益。

其實,從中醫和營養學的角度來講,老祖宗的話不無道理。

那我們先分別來看看韭菜和藕的成分和功效。

韭菜的成分

韭菜的功效

1、增進食欲:韭菜中含有植物性芳香揮發油及硫化物等特殊成分,散發出壹種獨特的辛香氣味,能增進食欲,增強消化功能;

2、散瘀活血:韭菜的辛辣氣味有散瘀活血的功效,有益於人體降低血脂,防治冠心病、貧血、動脈硬化。

3、潤腸通便:韭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粗纖維,能增進胃腸蠕動,治療便秘,預防腸癌。

4、殺菌消炎:韭菜所含的硫化合物有壹定殺菌消炎的作用,可抑制綠膿桿菌、痢疾、傷寒、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菌。

5、護膚明目:韭菜富含維生素A,不僅能美容護膚、明目和潤肺,還能降低患傷風感冒、寒喘等疾病的幾率。

6、補腎壯陽:古人稱韭菜為“壯陽草”,可防治陽萎、多尿、腰痛膝軟等腎虛癥。特別是韭菜籽入藥具有溫補肝腎,壯陽固精,暖腰膝的功效。

中醫古籍中記載的韭菜作用

《別錄》:安五藏,除胃中熱。

《食療本草》:利胸膈。

《本草拾遺》:溫中,下氣,補虛,調和腑臟,令人能食,益陽,止泄臼膿、腹冷痛,並煮食之。葉及根生搗絞汁服,解藥毒,療狂狗咬人欲發者;亦殺諸蛇、虺、蠍、惡蟲毒。

《日華子本草》:止泄精尿血,暖腰膝,除心腹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氣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風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並惡瘡,搗敷。

《本草衍義補遺》:研汁冷飲,可下膈中瘀血,能充肝氣。

《丹溪心法》:經血逆行,或血腥、或吐血、或唾血,用韭汁服之。跌撲損傷在上者,宣飲韭汁,或和粥吃。

《滇南本草》:滑潤腸胃中積,或食金、銀、銅器於腹內,吃之立下。

《綱目》:飲生汁,主上氣喘息欲絕,解肉脯毒。煮汁飲,止消渴、盜汗,熏產婦血運,洗腸痔脫肛。

《貴州民間方藥集》:治年久喘吼,又可通經催乳。

看來男女都能食用韭菜 。但需要註意的是,體質偏寒及陽虛的人更適宜食用,反之,體質屬陰虛陽亢及熱性病癥的人不宜食用。

雖然韭菜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不是多多益善。《本草綱目》就曾記載:“韭菜多食則神昏目暗,酒後尤忌”。韭菜的粗纖維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所以壹次不能吃太多韭菜,否則大量粗纖維刺激腸壁,往往引起腹瀉。

我們再來聊聊藕。

藕微甜而脆,可生食也可煮食,是常用餐菜之壹。藕也是藥用價值相當高的植物,它的根葉、花須果實皆是寶,都可滋補入藥。用藕制成粉,能消食止瀉,開胃清熱,滋補養性,預防內出血,是婦孺童嫗、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

藕的成分

水分77.9克、蛋白質1.0克、脂防0.1克、碳水化合物19.8克、熱量84千卡、粗纖維0.5克、灰分0.7克、鈣19毫克、磷51毫克、鐵0.5毫克、胡蘿蔔素0.02毫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4毫克、抗壞血酸(維他命C)25毫克。

藕的功效: 生品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熟用補益脾胃,益血生肌。

1. 清熱涼血:蓮藕生用性寒,有清熱涼血作用,可用來治療熱性病癥;蓮藕味甘多液、對熱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為有益。

2. 通便止瀉、健脾開胃: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蓮藕散發出壹種獨特清香,還含有鞣質,有壹定健脾止瀉作用,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開胃健中,有益於胃納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復 健康 。

3. 益血生肌:藕的營養價值很高,富含鐵、鈣等微量元素,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也很豐富,有明顯的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故中醫稱其:“主補中養神,益氣力”。

4. 止血散瘀: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可用來止血。藕還能涼血,散血,中醫認為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

中醫古籍中記載的藕節作用

1、《本草綱目》:消瘀血,解熱毒。

2、《本草求真》:藕節味澀。同生地汁童便。善止壹切吐衄血癥。忌鐵。

3、《本草從新》:解熱毒,消瘀血,療產後血悶。

適宜人群:壹般人群均可食用,故不分男女。

1. 老幼婦孺、體弱多病者尤宜,特別適宜高熱病人、吐血者、高血壓、肝病、食欲不振、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者多食用;

2. 藕性偏涼,產婦不宜過早食用;藕性寒,生吃清脆爽口,但礙脾胃。脾胃消化功能低下、大便溏泄者不宜生吃;

3. 藕煎湯內服順氣寬中,炒炭可止血散瘀,用於各種出血癥。

因此,男女性進食這些食物恰好可以調理身體,幫助改善身體的某些不良癥狀。

《黃帝內經太素》中寫道:“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中醫學自古以來就有“藥食同源”理論。但無論某食材多麽富有營養及具有多高的補益作用,都不適宜過度食用及濫用, 根據季節氣候及自身體質適度食用才最相宜

指導專家

杜瑩

副主任醫師

中西醫結合治療月經不調,痛經,婦科炎癥,產後病,失眠癥,更年期綜合征,備孕調理及女性骨質疏松癥。

出診信息

骨傷科分院:周壹、三、五

總院:周二、四、六

初審:杜瑩

審定發布:範琳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