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蒙古族,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1965年10月出生於內蒙古科右中旗·1989年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地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地理系自然地理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同年分配到內蒙古師範大學工作至今。
中文名:包玉海
外文名:baoyuhai
國籍:中國
民族:蒙古
出生地:內蒙古科右中旗
出生日期:1965.10
職業:教師
畢業院校:內蒙古師範大學
主要成就:初步建立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信息系統
建立了EOS/MODIS衛星接收站
代表作品:遙感、GIS支持下的內蒙古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
職稱:教授
人物簡介
1995.9~1999年8月,在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獲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博士學位,2002年12月從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現為內蒙古自治區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主任、內蒙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高校重點實驗室主任、內蒙古師範大學教授、學術委員會委員,內蒙古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院副院長。1996年入選內蒙古師範大學“三五工程”首期學科帶頭人,2000年被評為內蒙古師範大學第三屆“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2001年入選內蒙古自治區高校“111工程”人才計劃第二層次,2002年、2004年和2008年三次入選內蒙古自治區新世紀人才工程計劃“32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國際性重大學術組織—CNCIGBP(國際地圈-生物圈研究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RS/DIS(遙感/數據信息系統)工作組成員,中國地理學會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自然資源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內蒙古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內蒙古氣象學會常務理事,中央民族大學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專職教授,東北師範大學自然地理專業合作博士導師,內蒙古東北亞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內蒙古經濟信息中心研究員,國家科技計劃專家庫863計劃技術方向評審專家,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評審專家(國際科技合作計劃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學位點評審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評審專家,內蒙科技獎勵評審專家,內蒙古科協第六屆委員會委員,內蒙古大學教育部科技查新咨詢委員會委員,內蒙古師大學報自然科學蒙文版和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蒙文版的編委,國際蒙古高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中心呼和浩特辦公室主任。
包玉海博士負責的項目組,利用2000年LANDSATTM衛星影像數據,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土地資源、沙漠化、自然災害、生態環境、土壤侵蝕、地質、礦產資源、旅遊資源、水資源等層面的遙感調查工作,建立了上述各層面的空間數據庫和屬性數據庫,初步建立了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信息系統;完成80年代末~2000年~2005年三期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利用遙感解譯及動態數據庫的建立工作,並已形成了資源與環境遙感調查、動態監測及資源環境信息系統建立的先進技術路線和方法。以內蒙古自治區土地利用、生態環境為主要層面的國土環境動態數據庫及生態環境背景數據庫,不僅成為內蒙古自治區資源與環境方面重要的數據源,而且還成為中科院資源環境數據庫重要組成部分。
包玉海負責的內蒙古自治區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重點實驗室、內蒙古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高校重點實驗室已成為自治區壹流的實驗室,成為國際性重大學術組織—CNCIGBPRS/DIS(國際地圈-生物圈研究計劃中國全國委員會遙感/數據信息系統)工作組成員單位。
2003年11月,在重點實驗室負責建立了EOS/MODIS衛星接收站。MODIS衛星接收系統的建立,使該實驗室成為我區乃至整個蒙古高原荒漠化、沙塵暴、草原蝗災、森林火災、草原火災、雪災、旱災等重大自然災害監測與研究的重要基地。
在學科建設及人才培養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牽頭申請的地理信息系統本科專業(2002年)及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碩士點(2003年)、測繪工程本科專業(2006年)均獲準。已畢業的和在讀的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土地資源管理及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四個專業的研究生有40余名(其中25人已畢業)。正在與東北師範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給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過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方面的多門課程。多次被評為內蒙古師範大學本科生優秀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四次(地理學三個不同二級學科:人文地理、自然地理、地圖與地理信息系統)被評為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
包玉海博士已經成為內蒙古師範大學承擔科研項目最多的青年學者。他負責的“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赤峰市數字林業項目”和“內蒙古自治區主體功能區規劃”項目已成為內蒙古師範大學近年科研經費最多的項目。他主持了橫縱向科研項目30余項,參加的科研項目近30項。自1999年開始,承擔省部級以上(含省部級)科研項目近13項。其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項、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壹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壹項、壹般項目壹項,內蒙古自治區科技攻關項目壹項、內蒙古自治區人才基金項目壹項、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壹項、“九·五”國家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子專題壹項、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子專題壹項、國家“十壹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子課題壹項。
包玉海博士帶領的研究小組在遙感應用、GIS軟件二次開發與應用及3S技術綜合應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國土資源遙感調查、現代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綠色食品基地發展規劃、產草量遙感估算、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數字林業、數字草原、荒漠化遙感監測、沙塵強度遙感監測、脆弱生態環境遙感監測、3S集成、濕地遙感調查與動態監測、城市信息系統、土壤侵蝕遙感調查、全球變化樣帶研究、MODIS衛星數據的開發與應用、自然災害遙感監測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國際交流與合作方面有突出的成績:與日本東北大學、東京大學、宮城教育大學、千葉大學環境遙感研究中心、蒙古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蒙古國科學院生態地理研究所、蒙古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蒙古國國立大學、蒙古國國立師範大學和俄羅斯布裏亞特國立大學地理系、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理學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並開展了實質性的合作研究。主持國際合作項目二項,作為中方首席科學家參加二項與日本的國際合作項目。
在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原所長劉紀遠研究員、蒙古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所長道爾基高特布院士***同倡議下,聯合建立了“國際蒙古高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聯合研究中心”,並任呼和浩特辦公室主任。自2005年開始,與蒙古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聯合召開了“蒙古高原及周邊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第壹屆(烏蘭巴托,2005年)、第二屆(呼和浩特,2006年)、第三屆(北京,2007年)、第四屆(烏蘭巴托,2008)國際學術研討會。第五屆會議將在呼和浩特市召開。2007年,在烏蘭巴托與蒙古國科學院生態地理研究所聯合召開了“蒙古高原及鄰近地區生態問題及生態挑戰”國際學術研討會。
學術成就
專著
(包括主編、參編)
包玉海主編,遙感、GIS支持下的內蒙古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包玉海、能乃紮布主編,蒙古高原常見草原蝗蟲彩色圖譜,蒙古國STARTLINE出版社
寶音(主編)、包玉海(副主編),蒙古學百科全書·地理卷
寶音主編(包玉海參編),內蒙古城市化與城鎮體系發展研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鄭海春主編(包玉海參編),阿榮旗耕地,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
能乃紮布主編(包玉海參編),牧區防災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
發表的論文
1、包玉海、寶音,洪水三要素的蒙特卡洛模擬,內蒙古師大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1998.3
2、包玉海、寶力高、包剛,改進DHGM(2,2)模型,內蒙古師大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1995.2
3、包玉海、杜富林,小流域類型劃分及洪水影響因素分析,內蒙古水利,1995.1
4、包玉海等,內蒙古耕地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分析,自然資源學報,1998(增)
5、包玉海等,內蒙古耕地重心移動及其驅動因子分析,地理科學進展,1998(4)
6、包玉海,內蒙古古代城市分布影響因素,人文地理,2000(5)
7、包玉海,中國內蒙古土地利用與環境惡化研究,季刊地理學(日本),2004.2(56)
8、包玉海,內蒙古中部土地荒漠化動態研究,季刊地理學(日本),2006.6
9、包玉海、來全、玉山,3S技術在林業資源管理中的應用,高原及其鄰近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6年8月
10、包玉海,內蒙古土地利用的區域分異格局研究,蒙古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8
11、包玉海,內蒙古土地利用自然影響因子分析,蒙古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際會議論文集2001.8
12、包玉海、銀山等,內蒙古中部荒漠化動態變化研究,內蒙古荒漠化問題中日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02年,呼和浩特
13、包玉海、烏蘭、銀山,AREMOTESENSINGINVESTIGATIONOFWETLANDRESOURCESINTONGLIAOCITY,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DIVERSITYOFEURO-ASIACONTINENTALWETLANDS"Ulaanbaatar.Mongolia,2004.9
14、BaoYuhai,AREMOTESENSINGINVESTIGATIONOFWETLANDRESOURCESINTONGLIAOCITY,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BIODIVERSITYOFEURO-ASIACONTINENTALWETLANDS",Ulaanbaatar,Mongolia,2004.9
15、BaoYuhai,THEESTABLISHMENTANDAPPLICATIONOF“DIGITALFORESTRY”TAKINGCHIFENGCITYASANEXAMPLE,NATURALRESOURCES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INSURROUNDINGREGIONGSOFTHEMONGOLIANPLATEAU,Ulaanbaatar,Mongolia,2005.8
16、寶音、包玉海,內蒙古土地資源及其持續利用,地理科學,2000.5
17、寶音、包玉海、海山、銀山,北方農牧林交錯帶土地利用區的分析與評價—以科爾沁右翼前旗為例,地理科學,1996.4
18、寶音、包玉海等,內蒙古生態屏障建設與保護,水土保持研究,2002(3)
19、雷軍、包玉海等,土默川平原南部低山丘陵區土壤水力侵蝕研究,水土保持研究,2002(3)
20、銀山、包玉海,內蒙古沙塵天氣生態環境背景遙感分析,水土保持研究,2002(3)
21、王牧蘭、包玉海等,渾善達克沙地景觀格局變化研究,幹旱區資源與環境,2007(5)
22、王牧蘭、包玉海等,渾善達克沙地動態變化影響因素分析,幹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9)
23、海全勝、包玉海,基於GIS的阿榮旗耕地土壤養分分布規律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2007(1)
24、海全勝、包玉海(通訊作者)等,利用遙感手段定量判識沙塵暴的壹種新方法,紅外與毫米波學報,2009(2),SCI收錄
25、GuoLibiao、BaoYuhai、BaoGang,InnerMonggoliaSoilMoistureVetrienedFromMODISImageandTVDIModel,ProceedingsofSPIE,EI收錄,2009
26、BaoYuhai、BaoGang、GuoLibiao,EvaluationonVegetationNetPrimaryProductivityUsingMODIS,ProceedingsofSPIE,EI收錄,2009
27、李慧靜、包玉海、包剛,基於MODIS-NDVI的內蒙古植被變化遙感監測,測繪科學,2009(5)
28、包剛、包玉海等,用MODIS數據和分裂窗算法反演內蒙古地區的地表溫度,測繪科學,2009(1)
29、於鳳鳴包玉海卓義,多種融合方法支持下的Landsat7-ETM+影像自動解譯精度評價,蒙古高原及其鄰近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6年8月
30、銀山、包玉海,StudyofdynamicchangeoflanduseinthemiddlepartofInnerMongolia,“幹旱地區水資源優化配置及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2002年9月
31、李金霞,殷秀琴,包玉海.北方農牧交錯帶東段土地沙質荒漠化監測---以紮魯特旗為例,中國沙漠(核心期刊),2007,27(2):221-228
32、李金霞,殷秀琴,包玉海.北方農牧交錯帶東段土地水蝕荒漠化監測—以紮魯特旗為例,幹旱區地理(核心期刊),2006,29(4):476-481
33、李金霞,殷秀琴,包玉海.農牧交錯帶土地荒漠化及影響因子研究,幹旱區研究(核心期刊),2007,24(2):146-152
34、包剛包玉海阿拉騰圖雅,用MODIS數據和分裂窗算法演算阿拉善盟地表溫度及其空間分布研究,高原及其鄰近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6年8月
35、海軍、包玉海,基於GIS的呼和浩特市城市綠地調查研究,高原及其鄰近地區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2006年8月
獲獎情況
2000年獲內蒙古社科獎二、三等獎各1項。
主持的科研項目
1、內蒙古自治區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國家計委省級國土資源遙感綜合調查項目,資助經費100萬元,1999-2003
2、內蒙古草原蝗災遙感監測機理與方法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40561010,2006-2008
3、蒙古高原草原蝗災信息提取及生境遙感反演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60762004,2008-2010
4、“草原蝗蟲的氣象遙感監測預測服務系統”子課題“草地蝗蟲發生發展的遙感監測模型”(科技部社會公益研究專項資金項目),2004-2005
5、數字林業的建立與應用,內蒙古科技攻關項目,編號:20060202,2006-2007
6、農牧交錯帶脆弱生態恢復典型區生態系統綜合監測、評估系統,國家“十壹五”科技支撐重點項目子課題,2006-2010
7、內蒙古中西部土地利用時空數據庫的建立及區域動態分析,“九·五”國家重中之重科技攻關項目子專題,1999-2000
8、內蒙古自治區主體功能區劃,省級主體功能區規劃項目,2007-2008
9、渾善達克沙地典型牧區生態移民工程效益研究,內蒙古社科基金,編號:0517,2006-2007
10、草原蝗災遙感監測機理與方法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項目編號:200508010601,2006-2008
11、基於GIS的渾善達克沙地生態環境遙感動態監測,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編號:02034,2002-2003
12、基於GIS、遙感的內蒙古土地持續利用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9-2001
13、內蒙古中西部生態環境十年動態變化研究,內蒙古人才管理基金,2002-2003
14、80年代末內蒙古中西部土地利用遙感調查,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重大項目子專題,1999-2002
15、赤峰市數字林業,經費166萬元,2004-2005
16、現代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內蒙古退耕還林還草研究,內蒙古高校科學研究重大項目,2000-2002
17、中國內陸地域荒漠化之地理學研究,日本國學術振興會項目,中方首席科學家,2005-2007
18、內蒙古退耕還林還草地理學研究,日本國際合作項目,中方首席科學家,2003-2005
19、遙感技術支持下的貝加爾湖-蒙古國中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變化研究,國際合作項目,2004-2006
20、基於GIS與遙感的內蒙古自治區農家調查,JIRCAS(日本國國際農林水產研究中心)委托項目,2006-2010
21、蒙古高原落葉松尺蠖發生機理與預警系統的研究,蒙古國科學院生態地理研究所合作項目,2005-2007
22、“鄂爾多斯地區綜合節水與水資源優化配置研究”子課題“鄂爾多斯市土地利用、生態環境變化遙感調查”,科技部公益項目,2009.1-2011.12
23、縣域旅遊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內蒙古自治區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NJ05115,2006-2008
24、準格爾旗數字林業,2008-2009
25、現代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內蒙古綠色食品基地發展規劃,內蒙古科技廳軟科學研究重大項目,2001-2003
26、UNDPESBP,蒙古國國際合作項目,2004
27、西遼河流域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國家地質調查局委托項目,2003
28、黑河下遊額濟納綠洲1:5萬土地利用遙感調查,內蒙古水利廳委托項目,2001
29、全國耕地地力調查試點縣—阿榮旗耕地地力調查與質量評價,內蒙古自治區農業廳委托項目,2002
30、內蒙古天然草地合理利用單元劃分指標,內蒙古農業大學韓國棟教授委托項目,2004
31、錫林郭勒草原、鄂爾多斯高原產草量計算,水利部牧區水利科學研究所委托項目,2004
32、地理信息系統CAI課件制作,內蒙古師範大學教學研究課題,2003
33、牧戶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東烏旗道特淖爾鎮為例,2006-2008
34、阿巴嘎旗草場資源管理信息系統,2006-2008
35、翁牛特旗第二次土地調查,2008-2009
36、五原縣第二次土地調查,2008-2009
37、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無人機遙感載荷驗證場技術研究”子課題“無人機遙感載荷驗證場(北方)飛行同步測量研究”,2009-2010
參加的科研項目
1、內蒙古人口地理模型研究,內蒙古教育廳高校科學研究項目,1993-1995
2、內蒙古生態環境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教育部社科規劃重大項目,2002-2005
3、內蒙古沙漠化土地的整治與可持續利用模式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0-2003
4、額濟納綠洲退化環境的恢復重建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教育廳重點基金,編號:NJ02033,2002-2004
5、陰山北麓可持續農牧系統的構建原理及其調控途徑研究,教育廳重點基金,編號:NJ02032,2002-2004
6、渾善達克沙地荒漠化遙感動態監測及可持續發展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2-2004
7、渾善達克沙地荒漠化遙感動態監測與生態重建研究,內蒙古教育廳重點項目,2002-2004
8、鄂爾多斯高原沙塵活動驅動力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1-2003
9、陰山北麓農業區退化土地生態重建研究,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項目,2001-2003
10、鄂爾多斯高原荒漠化動態變化與生態重建研究,教育廳重點基金,編號:NJ02034,2002-2004
11、河套平原縣域土地利用動態監測,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1996-1998
12、內蒙古城鎮體系規劃研究,1997-1998
13、華北(內蒙古中部)荒漠化生態環境地質調查與評價,中國地調局項目,2001-2003
14、基於MODIS的錫林郭勒盟旱災監測,內蒙古教育廳高校科學研究基金項目,2004-2006
15、牧區貧困地域類型及發展對策,國家社科基金,2004-2006
16、蒙古國與中國內蒙古自治區草地畜牧業經營方式對比研究,蒙古國國際合作項目,2004-2006
17、鄂托克旗數字林業,2005
18、阿榮旗耕地地力調查評價,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基金,2003-2004
19、TM、ETM及其融合影像在土地利用研究中的對比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基金,2003-2005
20、蒙古學百科全書·地理卷(副主編)
21、現代空間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內蒙古退耕還林還草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國家社科基金,2005-2008
22、科爾沁沙地坨甸景觀格局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基金,2004-2006
23、內蒙古四大沙地動態變化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青年重點基金,2004-2006
24、內蒙古牧區雪災防禦系統研究,美國弗裏曼基金項目,2003
25、巴彥淖爾市基本農田圖件矢量化,2005
26、蒙古高原土地退化-基於遙感和同位素技術,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6-2008
27、西鄂爾多斯環境變化中植被與土壤變化格局研究,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2006-2008
28、內蒙古人口發展戰略研究-內蒙古自治區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的可持續性研究,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基金,2006
29、烏梁素海水環境遙感監測,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