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紫蘇子、半夏、前胡、厚樸、陳皮、甘草、當歸、生姜、大棗、肉桂
方歌 蘇子降氣橘半歸,前胡桂樸懆姜隨; 或加沈香去肉桂,化痰平喘此方推。
功能 降氣疏壅,引火歸元,祛痰止咳。
主治 治虛陽上攻、氣不升降、上盛下虛、痰涎壅盛、喘嗽短氣、胸膈痞悶、咽喉不利,或腰痛腳弱、肢體倦怠,或肢體浮腫。
方解 本方是治療上實下虛之喘咳的常用方劑。蘇子、半夏降氣化痰,止咳平喘,為方中主藥;厚樸、前胡、陳皮下氣祛痰,協助主藥治療上實,肉桂溫腎納氣治療下虛,均為輔藥;當歸養血潤燥,制約大隊燥藥傷陰的付作用,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
臨床應用
1 .適用於外感風寒、咳嗽氣喘、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原性心臟病之咳喘而痰涎壅盛者、喘息性支氣管炎、耳鳴、吐血 衄 血、齒槽膿漏、口中腐爛、走馬疳、水腫、腳氣等。
2 .本方是降氣化痰、溫中平喘的方劑,舉凡咳嗽、喘促、氣逆痰多之癥均適用之。
現代藥理
1 .化痰平喘止咳:本方能減少支氣管黏膜腺體與唾液的分泌;透過對中樞神經的抑制,能使支氣管平滑肌舒緩。方中揮發油成分具有祛痰、鎮靜及輕度呼吸抑制作用。
2 .擴張血管:本方能促進血液循環,利於藥力吸收與運送到病變部位,加強療效。
3 .調整腸胃機能:本方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排除腸道積氣,通暢胃腸。
4 .抗菌作用:本方能抑制呼吸道感染性細菌的繁殖。
加減
1 .咳喘不能臥:加〈沈香〉。
2 .風寒表盛:去〈當歸、肉桂〉,加〈麻黃、杏仁、蘇葉〉。
3 .氣虛者:加〈人參、五味子〉。
4 ,陽虛者:加〈黃耆、附子〉。
5 .痰熱上壅:去〈肉桂〉,加〈桑白皮〉。
6 .痰濁過多:加〈杏仁、貝母〉。
7 .嘔逆:加〈代赭石〉。
8 .風寒喘嗽:合《定喘湯》。
9 .痰飲喘嗽:合《二陳湯》。
禁忌 若中虛痰多,或肺腎兩虛者,不宜使用。
用法 飯後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