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射線是W.C .倫琴(德國)在1901年發現的。
1902 H.A. Lorenz和P.Zeeman(荷蘭人)研究了磁場對輻射的影響。
1903 A.H .貝克雷爾(法國人)發現了物質的放射性。
頁(page的縮寫)居裏,m .居裏(法國)從事放射性研究。
1904 J.W .瑞利(英國人)研究了氣體的密度,發現了氬。
雷·納德(德國人)從事陰極射線的研究。
1906J·J·湯姆遜(英國)從事氣體放電的理論和實驗研究。
1907 A.A .邁克爾遜(美國人)發明了光學幹涉儀,研究光譜學和計量學。
1908 G李普曼(法國人)發明了彩色照相幹涉測量法。
1909 G馬可尼(意大利)和K·F·布勞恩(德國)發展了無線電通信。
1910 J.O .範德瓦爾斯(荷蘭)研究氣體和液體方程。
1911年W. Wien(德國)發現熱輻射定律。
1912 N.G. Darren(瑞典人)發明了壹種自動調節裝置,可與點火輔助裝置等電池配合使用。
1913 H. Kamelin-Anis(荷蘭人)從事液氦的超導研究。
1914 M.V .勞厄(德國人)發現了晶體中的X射線衍射現象。
1915 W.H .布拉格,W.L .布拉格(英國)借助X射線分析了晶體結構。
1916沒有獎。
1917 C G巴克拉(英國)發現了元素次級X射線的特征。
1918 M普朗克(德國)為量子理論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貢獻。
1919j·斯塔克(德國)發現了運河射線的多普勒效應和譜線的分裂。
1920年,C.E. Guillaume(瑞士人)發現了鎳鋼合金的反常現象及其在精密物理中的重要性。
1921年a .愛因斯坦(德國人)發現光電效應定律等。
1922 N玻爾(丹麥人)研究原子結構和原子輻射。
1923 R.A .米利肯(美國)研究了單質電荷和光電效應。
1924年,K.M.G siegbahn(瑞典人)發現了X射線中的譜線。
1925 J .弗蘭克和g .赫茲(德國)發現了原子和電子的碰撞定律。
1926 J.B .佩蘭(法國)發現沈積平衡。
1927 A.H .康普頓(美國人)發現康普頓效應。
C.T.R .威爾遜(英國人)發明了雲室。
1928 O.W .理查森(英國)發現了理查森定律。
1929 L.V .德布羅意(法國)發現物質波。
拉曼效應是C.V .拉曼(印度人)在1930年發現的。
1931年無獎。
1932年,W.K .海森堡(德國)創立了量子力學。
1933 E .薛定諤(奧地利)和P.A.M .狄拉克(英國)發現了原子理論的壹種新的有效形式。
1934沒有獎。
1935 J .查德威克(英國)發現中子。
1936 V.F .赫斯(奧地利人)發現了宇宙射線。
C d .安德森(美國)發現了正電子。
1937 C.J .戴維森(美國)和G.P .湯姆遜(英國)發現了晶體對電子的衍射。
1938 E費米(意大利)發現了中子轟擊產生的新的放射性元素,實現了與慢中子的核反應。
1939 E.O .勞倫斯(美國人)發明並發展了回旋加速器,在人工放射性上有所成就。
1940-1942未獲獎。
1943 O Stern(美國)發展了分子束方法和質子磁矩的測量。
1944 I.I .拉比(美國人)發明了著名的核磁共振振動法。
1945 W .泡利(奧地利人)發現了不相容原理。
1946 P.W. bridgman(美國)了解超高壓裝置,在高壓物理方面有所建樹。
1947 E.V .阿普爾頓(英國)發現了高空射電短波電離層。
布萊克特(英國)改進了威爾遜雲室法。
1949年,湯川秀樹(日本人)提出了核介子理論,預言了介子的存在。
1950年,C.F. Powell(英國)發展了照相乳膠記錄方法,研究核毀滅過程,發現了各種介子。
1951年,J.D. cockcroft(英國)和E . T.S Walton(愛爾蘭)用人工加速粒子轟擊原子,促使其產生核反應(嬗變)。
1952 F. Bloch和E. M. purcell(美國)創立了核磁測量法。
1953 F .澤爾尼克(荷蘭人)發明了相差顯微鏡。
1954 m玻恩(德國)在量子力學和波函數的統計解釋和研究方面做出了貢獻。
W Bot(德語)發明了符合計數法。
1955年,W.E. Ram(美國人)發明了微波技術,進而研究了氫原子的精細結構。
p·庫什(美國)利用射頻束技術精確測量電子磁矩,創新了原子核理論。
1956 W.H .布拉頓、J .巴丁和W.B .肖克利(美國人)研究半導體,發現了晶體管效應。
在1957期間,李政道和楊振寧(美籍華人)對宇稱定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1958 P.A .切倫科夫,即塔姆和I.M .弗蘭克(俄國)發現並解釋了切倫科夫效應。
1959例如塞格雷和O .張伯倫(美國)發現了反質子。
1960年,D.A. grasset(美國人)發明了氣泡室,取代了霧室。
1961年R·霍夫施塔特(美國)利用直線加速器研究高能電子散射,發現了核子。
R.L .穆斯堡爾(德國)從事γ射線* * *振動吸收的研究,發現了穆斯堡爾效應。
1962 L.D .朗道(俄國人)開創了凝聚態理論。
1963 E.P .維格納(美國)發現了基本粒子的對稱性和原子核內的相互作用原理。
M.G. Meyer(美國)和J . H.D Jensen(德國)研究了核殼模型理論。
1964 C.H. Towns(美國)、N.G. Basov和A.M. prokhorov(俄羅斯)發明了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從事量子電子學的基礎研究。
1965年淺長壹郎(日本人)、J.S .施溫格(J.S. Schwinge)和R.P .費曼(美國人)進行了對基本粒子物理產生深遠影響的基礎研究。
1966A。卡斯特勒(法國人)發現並發展了結合光的* *振動和磁的* * *振動的雙* * *振動法,使光束和射頻電磁波具有雙* * *振動。
1967 H.A .貝蒂(美國)發現了行星中的能量。
1968 l . w .á·阿爾瓦雷斯(美國)通過發展液氫氣泡室和數據分析技術,發現了許多* * *振動態。
1969m·蓋爾曼(美國)發現了基本粒子的分類和作用。
1970 L .內爾(法國)從事鐵磁性和反鐵磁性的研究。
H.阿爾文(瑞典人)磁流體動力學基礎研究
1971年D. gabor(英國)發明並發展了全息術。
1972 J .巴丁,L. N .庫珀,J. R .施裏弗(美國)從理論上解釋了超導現象。
1973年,江崎玲於奈(日本人)和吉亞維爾(美國人)發現了半導體中的“隧道效應”和超導物質中的約瑟夫森效應B.D .約瑟夫森(英國人)。
1974 M .賴爾和a .休斯(英國)從事射電天文學研究。
1975 A.N .玻爾、B.R .莫特爾森(戴恩)和j .雷恩沃特(美國)從事原子核內部結構的研究。
1976 B .裏希特(美國)和丁肇中(美籍華人)發現中性介子ψ/ψ粒子。
1977 P.W. Anderson,J.H. Van Flack(美國)和N.F. Mott(英國)從事磁性和無序體系電子結構的基礎研究。
1978 P. kapitza(俄羅斯)從事低溫物理研究。
A.A .彭齊亞斯和R.W .威爾遜(美國人)發現了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1979 S.L. glashow,S.Weinberg(美國)和A.Salam(巴基斯坦)預言了弱中性流的存在,對基本粒子間的弱相互作用和電磁相互作用的統壹理論做出了貢獻。
1980年,J.W. Cronin和V.L. Fitch(美國人)發現,宇稱(GP)在中性K介子衰變中不守恒。
1981年,K.M. siegbahn(瑞典人)研制了壹種高分辨率的測量儀器。
名詞(noun的縮寫)blom Bergen和A. Sholow(美國)對激發光譜學和高分辨率電子光譜學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82 K.G .威爾遜(美國)提出了臨界現象理論。
1983 S. Chandraseka和W. A. Fowler(美國人)從事恒星演化物理過程的研究。
1984 C .魯比亞(意大利人)和s .範德梅爾(荷蘭人)對發現載流子場粒子W Z的弱相互作用很感興趣,為大規模項目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1985 k馮·克裏津(德國)發現了量子霍爾效應,發展了測量物理常數的技術。
1986 E. ruska(德國)研制出第壹臺電子顯微鏡。
G.Binig(德國)和H. rohrer(瑞士)設計並研究了掃描隧道顯微鏡。
1987 J.G. Bednoles(德國)和K.A. Miller(瑞士)發現氧化物高溫超導體。
1988 L. Lederman、M. Schwartz和J. Steinberg(美國人)發現了μ子中微子,從而揭示了輕子的內部結構。
1989 W. Paul(德國人)、H. G. Dehmel和N. F. Ramsey(美國人)創造了原子鐘,為物理測量做出了突出貢獻。
1990 J.I .弗裏德曼、H.W .肯德爾(美國)和R.E .泰勒(加拿大)首次證明了誇克的存在。
1991年P.G. Gener(法國)從事液晶和聚合物的理論研究。
1992 G夏帕克(法國)研制出多絲正比計數器。
1993 R.A. hoels和J.H. Taylor(美國)發現了壹對脈沖雙星。
1994 B.N. brockhaus(加拿大)和C.G. Schell(美國)開發了中子散射技術。
1995年,M.L .佩爾和f .賴恩斯(美國人)發現了自然界中的亞原子粒子;τ輕子和中微子
1996 D.M. Lee、D.D. Osheroff和R.C. Richardson(美國人)發現氦-3在低溫下可以無摩擦流動。
1997年,朱棣文(美籍華人)、W.D .菲利普斯(美國人)和c .科漢-塔努奇(法國人)發明了激光冷卻和囚禁原子的方法。
1998 R. laughlin(美國)、H. Stoermer(德國)和崔琦(美籍華人)發現電子可以形成新的粒子。
1999 N .霍費爾和m .維爾特曼(荷蘭)提出了亞原子結構和運動的理論。
化學獎
1901年,J.H .範德霍夫(荷蘭人)發現了溶液中的化學動力學和滲透壓定律。
1902 E.H. Fisher(德國)合成糖類和嘌呤誘導劑。
1903 S.A .阿雷紐斯(瑞典人)提出電解質溶液理論。
1904 W .拉姆齊(英國)發現了空氣中的惰性氣體。
1905 A .馮·拜爾(德國)從事有機染料和氫化芳香化合物的研究。
1906 H. Movasan(法國)從事氟的研究。
1907 E. Bischner(德國)從事酶及酶化學和生物學研究。
1908 E .盧瑟福(英國)提出放射性元素嬗變理論
1909 W. ostwald(德國)從事催化、化學平衡和反應速率的研究。
1910 O. wallach(德國),脂環族化合物的創始人
1911年m .居裏(法國波蘭人)發現了鐳和釙。
1912 V格林尼亞(法國)發明了格林尼亞試劑——有機鎂試劑。
p·薩巴蒂埃(法國)用金屬細粉作催化劑,發明了壹種制備氫化不飽和烴的有效方法。
A·韋爾納(瑞士)從事分子內原子化合價的研究。
1914 T.W .理查茲(美國人)致力於原子量的研究,準確測定了許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 R. Wilstedt(德國)從事植物色素(葉綠素)的研究。
1916—1917未獲獎。
f .哈伯(德國)發明固氮。
1919沒有獎。
1920 W.H .能斯特(德國)從事電化學和熱力學研究。
1921年f·索迪(英國)從事放射性物質的研究並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 F.W .阿斯頓(英國)在非放射性元素中發現同位素,並研制出質譜儀。
1923 F. fritz pregl(奧地利)創立了有機化合物的微量分析。
1924沒有中獎
1925席格蒙迪(德國)從事膠體溶液的研究,建立了膠體化學。
1926 T. Svedbergh(瑞典人)從事膠體化學中分散體系的研究。
1927 H.O .維蘭德(德國)研究並確定了膽酸和許多類似物質的化學結構。
1928A。Windaus(德國)發展了壹個甾醇家族及其與維生素的關系。
1929 A .哈登(英國)和馮·阿希勒·舍平(瑞典)闡述了糖發酵的過程和酶的作用。
1930 H. Fischer(德國)從事血紅素和葉綠素的性質和結構的研究。
1931年C. Bosch(德國)和F. Bereus(德國)發明並發展了高壓化學法。
1932 I朗繆爾(美國)創立表面化學。
1933沒中。
重氫是由H.C .尤裏(美國)在1934年發現的。
1935年,J.F.J .居裏和I.J .居裏(法國人)發明了人造放射性元素。
1936 P.J.W .德拜(美國)提出了分子磁耦合極矩的概念,並用X射線衍射闡明了分子結構。
1937 W.N .霍沃斯(美國)從事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結構研究。
P Carrey(瑞士)從事類胡蘿蔔素、核黃素、維生素A和B2的研究。
1938 R .庫恩(德國)從事胡蘿蔔素和維生素的研究。
1939 A. Butenant(德國)從事性激素研究。
長度Ruzika(瑞士)從事萜烯和聚亞甲基結構的研究。
1940—1942未獲獎。
1943 G .赫維西(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化學和物理變化的過程。
1944 O .哈恩(德國)發現重核裂變的反應。
1945 A.I .威爾塔南(芬蘭人)研究農業化學和營養化學,發明了飼料儲存和保存的方法。
1946 J.B. sumner(美國)首次分離純化該酶。
J.H. northrop和W.M. Stanley(美國)分離純化了酶和病毒蛋白。
1947 R. Robinson(英國)從事生物堿的研究。
1948 A.W.K Tiselius(瑞典人)發現了電泳技術和吸附色譜法。
1949 W.F. giauque(美國)長期從事化學熱力學的研究,尤其是超低溫下的物理反應。
1950 O . p . h . Diels和K. Alder(德國)發現了Diels-Alder反應及其應用。
1951年,G.T .西普格和E.M .麥克米倫(美國)發現超鈾元素。
1952 A.J.P .馬丁和R.L.M .辛格(英國)發展並應用了分配色譜法。
1953 H .施陶丁格(德國)從事環狀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 L.V .鮑林(美國)闡述了化學結合的本質,解釋了復雜的分子結構。
1955 V Vignord(美國)鑒定並合成含硫生物物質(尤其是催產素和加壓素)。
1956年,C.N. hinshelwood(英國)和N.N. Semenoff(俄羅斯)提出了氣相反應(特別是支鏈反應)的化學動力學理論。
1957 A.R .托德(英國)從事核酸酶和核酸酶輔酶的研究。
1958 F .桑格(英國)從事胰島素結構的研究。
1959年,j·海洛夫斯基(捷克)提出極端普通科學理論,發現“極端普法”。
1960年,W.F .利比(美國人)發明了“放射性碳測年法”。
1961年M·卡爾文(美國)揭示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機理。
1962 M.F. Peroots和J.C. Chendru(英國)確定了蛋白質的精細結構。
1963年,k .齊格勒(德國)和g .納塔(意大利)發現了使用新型催化劑的聚合方法,並從事該領域的基礎研究。
1964 D.M.C Hawking(英國)利用X射線衍射技術確定復雜晶體和大分子的空間結構。
1965 R.B .伍德沃德對有機合成的貢獻
1966 R.S .馬力肯(美國)用量子力學創立了化學結構的分子軌道理論,闡述了分子的價鍵和電子結構的本質。
1967 R.G.W .諾裏什、g .波特(英國)和m .伊根(德國)發明了測量快速化學反應的技術。
1968 L .翁薩格(美國)從事不可逆過程熱力學的基礎研究。
1969 O .哈塞爾(挪威人)和D . H.R R .巴頓(英國人)對立體化學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70 L.F .勒勒爾(阿根廷人)發現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中的作用。
1971年g .赫爾茨貝格(加拿大人)從事自由基的電子結構和幾何結構研究。
1972 C B anfinsen(美國)測定核糖核酸酶的分子氨基酸排列。
南Moore和W. H. Stein(美國人)從事核糖核酸酶活性位置的研究。
1973 E.O. Fischer(德國)和G. Wilkinson(英國)從事多層結構有機金屬化合物的研究。
1974 P.J. Flory(美國)從事高分子化學的理論和實驗基礎研究。
1975 J.W .考恩福斯(澳大利亞)研究了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
動詞 (verb的縮寫)Prelogue(瑞士)從事有機分子和有機反應的立體化學研究。
1976 W.N. lipscomb(美國)從事硼烷的結構研究。
1977我普裏戈金(比利時人)主要研究非平衡態熱力學,提出“耗散結構”理論。
1978 P.D. Mitchell(英國)從事生物膜上能量轉化的研究。
H C·布朗(美國)和G·維蒂希(德國)開發了壹種新的有機合成方法。
1980 P. Berg(美國)從事核酸的生化研究。
吉爾伯特(美國人)和桑格(英國人)確定了核酸的堿基序列。
1981年,福井健壹(日本人)和r .霍夫曼(美國人)從事化學反應過程的研究。
1982 A. Kruger(英國)發展了結晶學的電子衍射方法,從事核酸-蛋白質復合體三維結構的研究。
1983 H. Taub(美)闡述了金屬配位化合物的電子反應機理。
1984 R.B .梅裏菲爾德(美國)開發了壹種非常簡單的肽合成方法。
1985 J Karl,H A hauptmann(美國)發展了壹種通過X射線衍射確定物質晶體結構的直接計算方法。
1986 D.R .赫希,李遠哲(美籍華人),J.C?Pogliani(加拿大)研究化學反應體系勢能面運動過程的動力學。
1987 C.J. pedersen,D.J. Cramer(美國)和J.M. Lane(法國)合成了冠醚化合物。
1988 J Dyson Hoff,R Huber,H Michel(德國)分析了光合作用反應中心的三維結構。
1989 S. altman和T. R. Cech(美國)發現RNA本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 E.J. Corey(美國)創立了有機合成的獨特理論——逆合成分析理論。
1991年,R.R. Ernst(瑞士人)發明了傅立葉變換核磁共振波譜和二維核磁共振技術。
1992 R.A. Marcus(美國)對溶液中的電子轉移反應理論做出了貢獻。
1993 K B Muhlis(美國人)發明了“聚合酶鏈式反應”方法。
M Smith(加拿大)開創了“基於寡核苷酸的定點誘變”方法
1994 G.A .歐拉(美國)在油氣研究領域做出突出貢獻。
1995 P .克魯岑(德國)、M·莫利納和F. S .羅蘭(美國)闡述了影響臭氧層厚度的化學機制,證明了人工化學物質對臭氧層有破壞作用。
1996 R.F .科爾(美國)、H.W .克洛索(英國)和R.E .斯莫利(美國)發現了碳的壹種新形式——富勒球(又稱巴基球)C60。
1997年,P.B. Boyer(美國)、J.E. Walker(英國)和J.C. Sko(丹麥)發現了人體細胞中負責儲存和轉移能量的離子轉運酶。
1998 W. Cohen(奧地利人)提出了密度函數理論。
J.波普(英國人)提出了量子化學的方法。
1999 A .澤瓦爾(埃及裔美國人)利用激光閃爍研究化學反應。
生理學和醫學獎
1901年E.A.V .貝林(德國)從事白喉血清測序研究。
1902 R羅斯(英國)從事瘧疾研究。
1903 N.R. Susen(丹麥人)發現利用光輻射治療狼瘡。
1904 I.P .巴甫洛夫(俄語)從事消化系統生理學研究。
1905 R. robert koch(德國)從事結核病研究。
1906 C. Gordi(意大利人)和S. Ramon Cahal(西班牙人)從事神經系統精細結構的研究。
1907 C.L.A .萊佛蘭(法國)發現並闡述了原生動物在致病中的作用。
1908 P. ehrlich(德國)和E. Mechnikov(俄羅斯)從事關於免疫的研究。
1909 E.T. Kocher(瑞士人)從事甲狀腺的生理、病理和外科研究。
1910 A .考塞爾(德國人)從事蛋白質和核酸研究。
1911年A. Gullstrand(瑞典人)從事眼睛屈光光學的研究。
1912 A .卡雷爾(法國人)從事血管縫合和器官移植的研究。
1913 C.R. Richie(法國)從事抗原過敏的研究。
1914 R. Barani(奧地利人)從事內耳前庭器生理病理研究。
1915-1918未獲獎。
1919 J. Bourdette(比利時人)做了壹系列關於免疫的發現。
1920年,S . A.S Crowe(丹麥人)發現了體液和神經因素對毛細血管運動機制的調節。
1921年無獎。
1922 A.V. Hill(英國)從事肌肉能量代謝和物質代謝的研究。
O.邁耶霍夫(德國)從事肌肉耗氧量和乳酸代謝的研究。
胰島素是萬津(加拿大人)和麥克勞德(加拿大人)在1923年發現的。
1924 W. Eintoven(荷蘭人)發現了心電圖的機制。
1925沒有獎。
1926年,J.A.G Fibiger(丹麥人)發現了菲比的老鼠癌癥。
1927 J瓦格納·耀熱格(奧地利人)發現了麻痹的發熱療法。
1928 C.J.H .尼科爾(法國)從事斑疹傷寒的研究。
1929 C. Aikman(荷蘭人)發現了可以抵抗神經炎的維生素。
F.G .霍普金斯(英國)發現維生素B1缺乏癥,從事抗神經炎藥物的化學研究。
1930 K .蘭德斯坦(奧地利裔美國人)發現了血型。
1931年,O.H. warburg(德國人)發現了呼吸酶的性質和作用方式。
1932年,C.S .謝靈頓和E.D .阿德裏安(英國)發現了神經細胞活動的機制。
1933年,T.H .摩根(美國人)發現了染色體的遺傳機制,創立了染色體遺傳理論。
邁諾特、墨菲和惠普爾(美國)於1934年發現貧血的肝臟療法。
1935 H. Spaemann(德國)發現了背唇在胚胎發育中的誘導作用。
1936年,H.H. Dale(英國)和O.Lewei(德裔美國)發現了神經沖動的化學傳遞。
1937 A .聖喬治(匈牙利人)發現了肌肉收縮的原理。
1938 C .海曼斯(比利時人)發現了呼吸調節的機制。
1939 G .多馬克(德國)研究發現磺胺類藥物。
1940-1942未獲獎。
維生素K是C . P.H Dam(丹麥人)在1943年發現的。
E.A. doisy(美國人)發現了維生素k的化學性質。
1944 J. erlanger和H. S. Gasser(美國人)從事神經纖維機制的研究。
1945 A .弗萊明、E. B .恩斯特·鮑裏斯·錢恩和H. W .弗洛裏(英)發現青黴素。
1946 H.J .馬勒(美國)用X射線人工誘導基因。
1947 C.F .科裏和G.T .科裏(美國)發現了糖代謝中的酶促反應。
B.A. Jose(阿根廷人)發現了垂體激素對葡萄糖代謝的影響。
1948 P.H .米勒(瑞士人)發現並合成了DDT。
1949年,W.R. Hess(瑞士)發現間腦下丘腦對內臟器官的調節作用。
A.E. Monitz(葡萄牙人)發現了切除大腦前葉白質對精神疾病的治療意義。
1950 E.C .肯德爾、P.S .亨奇(美國)和t .賴希斯坦(瑞士)發現了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其結構和生物學效應。
1951年M蒂勒(南非)發現黃熱病疫苗。
鏈黴素是由S.A .瓦克斯曼(美國)於1952年發現的。
1953 F.A .李普曼(美國人)發現了高能磷酸結合在代謝和輔酶a中的重要性。
H.A. krebs(英國)發現了krebs循環。
1954 J.F. Enders、T.H. Weller和F.C. Robbins(美國人)研究脊髓灰質炎病毒的組織培養和組織技術的應用。
1955 A.H. Siorel(瑞典人)從事過氧化物酶的研究。
1956 A.F. Kunand,D.W. Richards(美國)和W. forssman(德國)開發了心導管術。
1957 D. Beauvet(意大利瑞士人)從事仙茅素的合成研究。
1958 G.W .比德爾和E.L .塔圖姆(美國人)發現生物體內所有的生化反應都是由基因壹步步控制的。
j·萊德伯格(美國)從事基因重組和細菌遺傳物質的研究。
1959 S. ochoa和A. kornberg(美國人)從事合成RNA和DNA的研究。
F.M. Burnett(澳大利亞)和P.B. Medawar(英國)在1960中證實了獲得性免疫耐受。
1961年,G.V. Bekasey(美國)建立了“行波理論”,發現了耳蝸聲音感知的物理機制。
1962 J.D .沃森(美國)、F.H.C .克裏克和M.H.F .威爾金斯(英國)發現了核酸的分子結構及其對信息傳遞的重要性。
1963年,J.C. Eickel(澳大利亞人)、A.L. Hawking和A.F. Huxley(英國人)發現了與神經興奮和抑制有關的離子機制。
從65438年到0964年,K.E .布洛赫(美國)和f .呂南(德國)從事膽固醇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研究。
1965 F. Jacob,J. L. Mono,A. M. Levov(法國)研究了酶和細菌合成中的遺傳調控機制。
1966 F.P .勞斯(美國)發現了腫瘤誘導病毒。
C.B .哈金斯(美國)發現內分泌對癌癥的幹擾。
1967 R.A. granit(瑞典人)、H.K. hartland和G. Wald(美國人)發現了眼睛的視覺過程。
1968 R.W. Hawley、H.G. Horana和M.W. nirenberg(美國人)研究了遺傳信息的解碼及其在蛋白質合成中的作用。
1969 M delbruck,A D hershey,S E luria(美國)發現了病毒的復制機制和遺傳結構。
1970 B. Katz(英國)、U . S.V Ajler(瑞典)和J. axelrod(美國)發現了神經末梢的傳遞物質及其機制。
1971年E.W .薩瑟蘭(美國)發現了激素的作用機理。
1972 G.M. edelman(美國)和R.R. Porter(英國)研究了抗體的化學結構和功能。
1973 K.V. frisch、K.Lorenz(奧地利)和N.Timbergen(英國)發現了個體和社會行為模式(比較行為動物學)。
1974 A .克勞德、C. R .德·迪夫(比利時)和G. E .帕拉迪(美國)從事細胞結構和功能的研究。
1975 D .巴爾的摩,H. M .泰明(美國)和r .杜爾貝克(美國)從事腫瘤病毒的研究。
1976 B.S. Blumberg(美國)發現澳洲抗原。
D.C. Gajdusek(美國)從事慢性病毒感染的研究。
下丘腦激素是由R.C.L吉爾曼和A.V .沙裏(美國)於1977年發現的。
R.S. Yalo(美國)放射免疫分析
1978 W. Alber(瑞士)、H. O. Smith和D. Nathans(美國)發現了限制性內切酶及其在分子遺傳學中的應用。
1979 A.M. Cormac(美國)和G.N. Monsfield(英國)開發了壹種由電子計算機操作的X射線斷層掃描儀(簡稱CT掃描儀)。
1980 B .貝納塞內拉夫、G. D .斯內爾(美國)和j .多塞特(法國)從事調節免疫反應的細胞表面遺傳結構的研究。
1981年R.W. sperry(美國)從事大腦半球功能分區的研究。
D.H. Huber(美國)和T.N. wiesel(瑞典)從事視覺系統的信息處理研究。
1982年,S.K. Beristallen、B.I. samuel Song(瑞典)和J.R .(英國)發現了前列腺素。
1983 B .麥克林托克(美國)發現了移動基因。
1984年,N.K. Jenny(丹麥人)、G . J.F Koehler(德國人)和C. milstein(英國人)建立了免疫抑制機制理論,並研制出單克隆抗體。
1985 M.S. Brown和J.L. goldstein(美國人)從事膽固醇代謝和疾病的研究。
神經生長因子和上皮細胞生長因子是由R L Montal Sini(意大利人)和S Cohen(美國人)在1986中發現的。
1987 susumu tonegawa(日語)闡述了抗體產生相關的遺傳原理。
1988 J.W. Blake(英國)、G.B. Elion和G.H. Hitchens(美國)對藥物研究原理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9 J.M. Bishop和H.E. W .慕思(美國)發現動物腫瘤病毒的癌基因起源於細胞基因。
1990 J.E .默裏,E.D .托馬斯(美國)
從事人體器官移植和細胞移植技術的研究。
1991年E. Nell和B. Sakerman(德國)發明了膜片鉗技術。
1992 E.H. Fisher和E.G. krebs(美國)發現了蛋白質的可逆磷酸化。
1993 P.A .夏普,R.J .羅伯茨(美國)發現了斷裂基因。
1994 A.G .吉爾曼和m .羅德貝爾(美國)發現了G蛋白及其在細胞內傳遞信息的作用。
1995年,E.B. Lewis、E.F. Vishos(美國)和C.N. Forhad(德國)發現了控制早期胚胎發育的重要遺傳機制。
1996 P.C. Dougherty(澳大利亞)和R.M. Zinkernagel(瑞士)發現了細胞介導免疫保護的特征。
1997 S.B. Prusiner(美國人)發現了朊病毒,對其致病機制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貢獻。
1998 R. Robert,L. Ignarro,F. Morad(美國)發現“壹氧化氮”是壹種在心血管系統中傳遞信號的分子。
1999 G .布洛貝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