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谷果蔬菜粥相伴,延年益壽盼長生——大宋飲食養生指南妳看過沒?

谷果蔬菜粥相伴,延年益壽盼長生——大宋飲食養生指南妳看過沒?

常言道:"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們日常必不可少的活動,中國人自古就好吃、善吃,不僅要吃飽,還從日常飲食中漸漸摸索出 養生 之道,通過調節飲食,以達到身體康健的目的。在飲食、醫學、思想文化相對繁榮的宋代,人們的飲食 養生 觀念已十分濃厚。

宋人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也不外乎 茶、酒、湯水 三類。飲料最基本的特點就是美味止渴,然而在宋代,藥酒、茶以及各種湯飲之類的飲料, 不僅具有特別高的食療價值,還兼具防病治病的功效。

宋代的酒主要有黃酒、果酒、白酒。 首先酒性溫,冬天適量喝酒有利於通血禦寒,防止生病;其次,少飲可使人精神愉快,舒緩消極情緒。

可見,他也認為適度飲酒對 養生 也是有好處的。同時,宋人也註意到過度飲酒、嗜酒對人體的巨大危害。宋太素就曾有過大量飲酒導致身體不適的經歷,他還專門為此作詩壹首,將醉酒的痛苦加以描述,用自己的親身體會勸誡世人貪杯的危害。

除此之外,宋人還註意到,飲酒 養生 不僅要註意飲酒有度,飲酒時的細節也不容忽視。例如酒溫要適中,飲用過冷或過熱的酒則會耗損元氣;另外,不同食材釀造的酒對人體的影響也不盡相同,相比於水果和糧食所釀之酒,藥酒祛病療疾、滋補身體的效果更加顯著。

宋人對酒的熱愛還體現在菜肴中,在炒肉時用酒來調味,不僅可以去腥,還可以將酒的"通血脈、行藥勢"的作用融於飲食之中。

宋人飲茶非常普遍,並且對於茶的 養生 作用也十分認可。首先, 宋代文人對茶葉的治病、消食、提神等功效多加贊揚,在許多詩文中多次提到茶葉的 養生 之用。

不少宋代文學作品中都提到了飲茶後的感受,如"病眼生花得再明"、"清吟健有神"等等,可見飲茶有提神、令人頭腦清醒的作用,另外,飲茶還可以"滌煩療渴,換骨輕身"使人身心放松,從而有益於身心 健康 。而且宋人還註重茶葉可清潔、解膩的功效。

蘇軾"每食已,輒以濃茶漱口", 飯後用茶漱口不僅可以解除口中油膩,清潔牙齒,也能起到保護牙齒的重要作用。此外,喝茶講究環境的幽靜,茶葉的香氣,這使得喝茶者保持安定清靜,怡情養性,以茶怡情,有利於精神 養生 ,有利於調節身心,促進思維,激發靈感,開發智慧。

宋代的湯主要是以各種香料和甘草類的滋補藥草為主要原材料熬制而成的飲品。 例如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列舉了多種湯品如"幹木瓜湯""縮砂湯""荔枝湯""烏梅湯"等等,這些飲料可以說都是食療與滋補營養價值俱全的湯品,是宋代 養生 與食物的完美結合。其中加入的食材大都有藥物成分,例如雪泡縮皮飲可以解熱止渴,二陳湯可以治療頭暈、嘔吐、惡心。

宋代飲食 養生 形式多樣,有粥、煎餅、煮菜、蒸菜等。既有各種主食,又有多種菜肴,還有茶、酒、湯等,基本涵蓋了宋代日常食品、飲品的種類。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飲食 養生 思想主要體現在 食物、飲品、飲食 細節三大方面。

宋人喜歡吃 素食 ,都城的街上有許多賣素食的店面。《夢梁錄》記載的宋代市場上常見的蔬菜有30多種,並且宋人對這些蔬菜的吃法也十分講究,不僅重視應季蔬菜的食用,甚至同壹蔬菜,在不同季節的食用部位和方法也不同。

另外,宋人對素食的菜式也很有研究,許多假葷菜品都是宋人研制出來的,例如,用葫蘆和面筋炒的"假煎肉",不僅看起來與真肉無異,而且味道也十分相近。蘇軾就是壹位推崇蔬食、倡導自然之味的 美食 家,認為蔬菜勝過山珍海味,並且親自種植蔬菜,制作素食。

素食之所以受到宋人的喜愛,不僅是因為其綠色 養生 ,也與其制作簡單有關。陸遊認為,時令新鮮蔬菜的烹飪只需要簡單的清洗整理便可烹煮 ,"半銖鹽酪不須添" ,確實這種素食的制作十分易行,並且沒有添加過多的調料,這種少油、少鹽的飲食將蔬菜本身的口感和營養成分大大保留下來,對 養生 非常有利。

宋人飲食喜愛食粥,粥的制作原料也簡單易得,主要是壹些五谷粗糧和米類。粥作為食物既能充饑,又能養人。食粥是食療的壹種,特別是對養胃有比較好的效果,《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等中醫古籍中有很多關於藥粥記載。

蘇軾也對粥情有獨鐘,他把粥當作 養生 食譜中的必不可少的壹項,甚至還寫了《食豆粥頌》和《豆粥》等文學作品來表達對粥的喜愛。無獨有偶,南宋陸遊也為自己喜愛的粥作了壹篇《食粥》來突出粥的美味與 健康 的好處,壹句"只將食粥致神仙"表現出了食粥可延年益壽之功效。

中國古代壹向重視 "藥食同源" 的說法,這壹點在宋代也不例外。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十分熱衷於挖掘鉆研日常飲食之物的藥用價值,他們喜歡通過食藥膳的方式 養生 ,重視傳統醫學和烹調經驗的融合,使食物與藥物兩者相輔相成,即所謂的"寓醫於食"從而達到強身保健的作用。

東坡先生就總結收集了很多藥膳的配方,其中有:用麥門冬、熟地黃治療白內障;用生姜、乳香治療痢疾等等。他還專門與善於造酒的百姓學習釀造蜜酒的方法,因為他認為蜂蜜可"治百疾"。

對於同樣藥用價值豐富的桂枝蘇軾也沒放過,親自釀制了"香味超然"的桂酒,此外,宋代關於藥膳食品方面還有許多新的發現,比如: 茯苓有健脾、安神之效;生姜能解毒、去風寒;胡麻可生黑發、治頭暈。

宋人在飲食中有許多的 飲食禁忌 。例如螃蟹和柿子壹起吃會讓人吐血;砂糖和鯽魚混合吃易使人患腸胃病;不能以清酒止渴,不可以幹肉慰饑;生吃杏仁容易中毒,必須煮熟了才能食用。除此之外, 食物新鮮是宋代文人士大夫對於飲食 養生 思想的重要標準,非常註重食材的質量。

根據《夢粱錄》記載,那些有能力的權貴、富商們為了滿足口舌之欲,都不惜以重金購買那些新鮮稀奇的蔬菜瓜果,以至於商販們也特別註意保持蔬菜瓜果等食品的新鮮。

偏食的意思就是挑食, 在宋代,人們已經意識到偏食對 健康 的危害, 當時就有 養生 專家專門提出:不能過於偏愛所喜歡的食物,否則"偏耽則傷而生疾";也不能放棄所有不喜歡的食物,"全棄則臟氣不均",可見不管是偏食還是厭食都容易導致身體的疾病和不適。

飲食的搭配源於食物本身所包含的營養,飲食不均的後果就是導致臟氣不均。這壹觀點實際上與我們現今 社會 的營養科學不謀而合。

在宋代,很多人非常註重 養生 ,尤其在飲食方面,他們認為節制飲食就是 養生 秘訣之壹。 蘇軾提倡"已饑方食,未飽先止", 蘇軾不光對自己的飲食非常節制,還對賓客有同樣的要求,美其名曰養福氣,寬胃氣,還能節省日常開支,

以此養財,以現在眼光來看也算是善於在生活中尋找樂趣。陸遊也主張有節制地飲食,提倡"少飽則止",他認為如果吃太多不利於消化,會對身體有害。現代的食物過於精細,人們在攝取大量熱量的同時並不能將其完全消耗,宋代人飲食思想的節食 養生 ,對我們現代的飲食習慣是很好的借鑒。

總的來說,飲食 養生 在宋代 養生 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於其直接深入人們日常生活,方便易行,操作簡單,甚至已經成為當時文人士大夫 養生 的重心,並且他們還摒棄了古代長期盛行的服食金丹追求長生的方式, 養生 思想日趨完善和科學。

宋人在豐富的飲食實踐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 社會 實踐,於壹食壹飲中總結了非常豐富完善的飲食 養生 方式, 探索 人類自身的生存之道。在不斷地理論 探索 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字史料,使我們得以管窺宋代及宋以前的飲食 養生 思想,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今日的民族 健康 提供了思想導引,同時也成為中華博大文化的閃光點。

參考文獻:

陳達叟《本心齋疏食譜》

蒲處厚《保生要錄》

蘇軾《東坡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