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是什麽

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是什麽

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是中國明朝的《永樂大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在14031408年編成。

答: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是我國的《永樂大典》。

它是500多年前,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完成的壹部百科全書式的大類書。

《永樂大典》輯古書7、8千種,上至先秦,下至明朝,旁搜博采,匯集了當時的天下群書,***22,937卷,由二千名學者編成。

中國的“世界之最”還有:

世界上保存歷史資料豐富的國家是我國。

中華民族有著忠實的記載歷史的優良傳統。

從漢武帝時代起到清朝乾隆年問止,經過歷代史學家們編著積累而成的《二十四史》,記敘了我國四千多年的歷史。

世界上最早形成系統完整的農業耕作理論的國家是我國。

公元六世紀,我國古代著名農業科學家賈思翩撰寫的科學典籍《齊民要術》,是世界上被完整地保存下來的最早的壹部農書。

世界上最早生產絲織品和茶葉的國家是我國。

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我國的祖先就在江蘇、河北、河南壹帶從事養蠶和生產絲綢;秦漢時期,我國在世界上最早開始種植茶樹,生產茶葉,唐代的陸羽撰寫了世界上第壹部關於茶葉的專著——《茶經》。

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是我國。

至遲在東漢時已發明了瓷器,三國以後,瓷器制造業迅速發展起來;而歐洲十八世紀初才造出真正的瓷器。

世界上路程最長的人工運河是我國隋代開鑿的大運河,其西起長安,北達北京,南至杭州,全長兩千多公裏。

元代改修為京杭大運河,它縱貫京、津二市和冀。

魯、蘇、浙四省,全長1794公裏。

世界上最早發明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火藥的國家是我國。

早在戰國時代,我國就有用磁石做成的“司南”;北宋科學家沈括利用指南針,最早發現了磁偏角。

而歐洲約在公元12oo年才有關於指南針的記載。

西漢時我國已用麻造紙,東漢蔡倫進壹步發明了用樹皮等植物纖維造紙的方法,開拓了廣闊的造紙原料領域;而在12世紀後造紙術才傳到歐洲。

大約在7世紀初我國創造了雕版印刷術,比德國人谷騰堡在1450年用活字印刷《聖經》要早四百年。

我國壹千多年前發明了褐色火藥,宋真宗以後,火藥逐漸傳到西方。

世界上最偉大的古軍事防禦工程是我國的長城,它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

世界中世紀造船業最發達的國家是我國。

我國古船的船體結構和動力方面,在世界造船、航運史上創造不少輝煌紀錄占早在宋代,我國造船已普遍運用水密隔艙,歐洲18世紀才出現同類船舶;唐代我國已發明了漿輪船,先於西方七、八百年;我國宋代海船已使用指南針,比西方早兩個世紀。

世界上最早進行大規模遠洋航行的國家是我國。

明初三寶太監鄭和曾率領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隊七下西洋,比世界著名航海家哥倫布、達·伽馬等的航行,早半個世紀。

世界上發明鑄鐵(生鐵)冶煉技術最早的國家是我國。

我國春秋時期已煉出生鐵,而歐洲是公元14世紀;我國戰國早期已有可鍛鑄鐵制造的鐵器,歐洲17世紀才煉出生鐵,我國戰國時代發明了煉鋼技術,並創造了多種煉鋼方法。

我國6世紀發明的灌鋼法是古代世界中最先進的煉鋼方法,直到18世紀歐洲發明了柑鍋煉鋼法才超過了它。

世界上最早關於剩余定理的記載出自我國公元四世紀的數學專著《孫子算經》宋代秦九韶提出了“大衍求壹術”,是研究剩余定理的卓越成就,五百多年後的18世紀,歐洲的歐拉和高斯才得到和秦九韶相同的成果。

世界上最早進行光學實驗的人是我國公元前五世紀的墨子,他是我國春秋戰國之交的壹位偉大的科學家和哲學家,他在數學、物理學、邏輯學等方面的成就,與古希臘科學家、哲學家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的光學實驗得出了光通過小孔成倒影及類似現代球面鏡的焦點、球心的概念。

他關於圓、線、面等的定義,與歐幾裏得幾何學的定義壹樣,但早1百多年。

世界上最早使用焦炭的國家是我國。

我國至遲在明代已用焦炭冶煉金屬,而歐洲直到18世紀初才開始煉焦。

世界上最古老的、保存最完善的石拱橋,是我國河北省的趙州橋,建於隋代,迄

今已1300多年。

趙州橋是世界首創大型敞肩石拱橋,是我國古代建築工程中最傑出的成就之壹,歐洲直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同類橋梁。

古代世界上最長的石梁橋是福建晉江的安平橋(建於1138-1151年),全長達27oo公尺。

世界上第壹個事先規劃,然後興建的城市是我國隋代興建的長安城。

世界上最早的對合金規律的認識記載於我國古籍《周禮·考工記》。

書中有世界冶金史上著名的冶煉青銅的配方“六齊”,它第壹次向人們指明了合金性能和合金配方成份之間的關系。

我國還首創了膽水煉銅法,是世界上膽水法冶金的起源。

世界上最早用水法煉鋅的國家是我國。

我國至遲在宋代已冶制銅鋅合金——黃銅;歐洲在16世紀才知道鋅是壹種金屬,18世紀前半葉,我國煉鋅法傳人歐洲,歐洲才開始了煉鋅的歷史。

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是我國宋代“制造的水運儀象臺。

它是1088年在蘇頌領導下制造的,高約12米,既能演示天象,觀測天象,又能計時、報時。

其中擒縱器裝置比歐洲類似發明早約6oo年。

世界上第壹架測天儀器是我們祖先在公元前4世紀發明創制的渾天儀。

後來東漢張衡和唐代李淳風等對原始渾天儀進行大的改進。

在壹個時期內,我國渾大儀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天文儀器。

元代郭守敬又對渾天儀作了進壹步改革、簡化,於1276年創制了簡儀,而歐洲在300多年後才有了類似的赤道儀。

世界上最早使用10進位制來計數和進行計算的國家是我國。

我們的祖先在3千多年前,從有文字記載開始,就已使用10進位制,而印度到了6世紀才開始使用10進位制,歐洲直到10世紀才出現“印度數碼”,比我國晚了2千多年。

世界古代計算冗值最精確數據的數學家是我國魏晉時代的劉徽,他提出的著名“割圓術”比古希臘數學家阿基米德的方法簡便,並算得兀=3.1416。

繼他之後,我國南北朝的祖沖之把兀的近似值精確地推到小數點後7位,他的傑出成果在世界上壹直領先了1千年。

世界化學史上最早的人工合成化合物的方法,是我國公元2世紀《周易參同契》壹書中記載的煉丹術把紅色硫化汞加勢分解成水銀,將水銀和硫黃摻合加熱。

升華變成紅色硫化汞。

世界上最先創音律學重大理論——十二平均律的是我國明代朱載靖,比歐洲音樂理論家梅爾生的同樣理論早創立了半個世紀。

世界上有最完備的古天象記錄的國家是我國。

我國春秋時代就有準確的世界最早的日食記錄和哈雷昔星記錄,我國戰國時期編制了世界最早的恒星表,太陽黑子觀象在我國也是最早的。

世界上最早的候風儀是我國張衡發明的相風銅烏,歐洲到12世紀才有候風雞的記載。

世界上最早的測濕儀是我國公元前2世紀發明的天平式濕度計,歐洲過了1600年,才有類似濕度計。

世界上最早進行遺傳育種的國家是我國。

早在達爾文之前,我國人工選擇選育良種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

我國2千年前的《匯勝之書》裏,就記載了“存優汰劣”的穗選育種法;公元6世紀的《齊民要術》中此類記載最多,並已普遍應用於畜禽和作物。

世界上最先發明用加閏月的方法調整陰歷的國家是我國。

我們的祖先創立了陰陽合歷的歷法體系。

春秋時代又首創用19年7閏的方法非常精確地調整陰陽歷,比希臘人發明這個方法早了100多年。

春秋未年我國使用的四分歷,以365.25天為壹年,是當時世界上歷法最精密的數值,與幾百年後羅馬凱撤所頒布的著名的儒略歷相同。

元代郭守敬創制頒布授時歷,每年的天數精確到365。

2425天,跟現行公歷的壹年周期相同,但比後者早了300多年。

世界上最早的編制雲圖的國家是我國。

我國14世紀編制的《白猿獻三光圖》載有雲圖132幅,圖上都註有天氣變化,而歐洲到了18世紀才有16幅雲圖出版。

世界上最早的物候記載見於我國的《詩經·函風·七月》,最早的物候專著是我國戰國時期成書的《夏小正》。

世界上首創針灸療法和針刺麻醉的是我國。

針灸治療是壹種獨特的治療方法,在我國已有3千年以上的歷史,以其操作簡便、療效迅速、安全可靠等優點而著稱於世。

世界各國的針灸療法都是先後從我國傳進的。

針刺麻醉是近年來我國醫療工作者對針灸療法的壹項重大發展,開辟了麻醉學的新途徑。

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劑進行外科手術的是我國公元2世紀的名醫華倫。

他發明了壹種中藥麻醉劑叫“麻沸散”,比美國人摩頓1846年研制出的麻醉劑早了16oo年。

世界上最早出現紙幣的國家是我國。

早在公元10世紀末11世紀初,我國宋真宗鹹平年間就出現了叫作“交子”的紙幣(壹說是宋太宗淳化年間就出現了交子,時間比真宗還要早)。

這種紙幣的出現,比歐美國家早7oo年。

世界上第壹部國家藥典是我國唐朝的《新修本草》。

為了編此藥典,唐 *** “普頒天下,營求藥物”,征集各地所產藥物,並令繪出實物圖譜。

《新修本草》***斜卷,分藥圖、藥經、本草三部分,收載藥物844種。

世界上最早對藥物進行分類研究的是我國本草學家。

我國歷代本草著作中,都有關於植物分類的內容,即就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而言,也比歐洲公認植物分類學家林耐早17年。

世界上把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看作是偉大的醫藥學寶庫和自然科學的百科全書,被先後譯成1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詩歌總集是我國的《詩經》。

它產生於周初(公元前11世紀)至春秋中期(公元前6、7世紀),大約在公元前6世紀時編定的,***收詩305篇,包括風、雅、頌三部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和人們的生活、生產情況。

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是我國的《永樂大典》。

它是500多年前,明永樂六年(公元1408年)完成的壹部百科全書式的大類書。

《永樂大典》輯古書7、8千種,上至先秦,下至明朝,旁搜博采,匯集了當時的天下群書。

其中包括經、史、子、

集、釋經、道藏、醫藥、戲劇、平話、工技、農藝等。

全書***22877卷,凡例。

目錄66卷,裝訂成11095冊,3億7千萬字。

以解給為首的參加編輯、纂寫、圈點工作的文人竟達3千多人,前後***用了5年時間。

編輯規模如此龐大,書中內容如此浩繁,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罕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