夬的意思是:六十四卦之壹,乾下兌上;夬,決也,剛決桑也。——《易·夬》
夬的讀音是:guài。
壹、古籍解釋
《廣韻》《集韻》《韻會》古邁切《正韻》古壞切,?音噲。《說文》分決也。《易·說卦》兌上乾下夬。《彖傳》夬,決也。剛決柔也。
又《集韻》古穴切,音玦。所以闓弦者。 通作叏。《正字通》字匯,叏見子集又部,此重出,應刪。按《說文》叏從又,入又部,但今經文夬從大,宜入大部,只可刪又部叏字訓註。
二、說文解字
夬卷三又部
分決也。從又,象決形。古賣切〖註〗徐鍇曰:“,物也。丨,所以決之。”
(夬)分決也。易彖傳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從又。象決形。鍇曰。物也。所以決之。古賣切。十五部。
《易經》是中華民族傳統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是古代漢民族思想、智慧的結晶,被譽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學,政治家、軍事家、商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含蓋萬有,綱紀群倫,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文王"其囚羑裏,蓋益易之八卦為六十四卦"。
也就是說,當時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紂囚禁在羑裏整七年,在獄中,西伯昌潛心研究易學八卦,通過八卦相疊從而推演出現代《易經》中所記載的乾為天、坤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