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曾怎麽讀拼音

曾怎麽讀拼音

曾(拼音:céng、zēng)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壹般認為像蒸熟食物的器皿,是“甑”的初文。“曾”常用作副詞,表示經歷過、發生過某種情況或行為,讀作céng。“曾”又可讀作zēng,在古籍中,其義與“乃”相似,又與“豈(能)”“怎(能)”相似。

或作副詞用,表示出乎意料、竟然。“曾”又有重(chóng)的意思,特指中間隔兩代的親屬。“曾”也用作姓氏。

甑有箅,且因“甑”不能單用,須架在釜或鬲上,故曾字引申出“增加”義。如《孟子·告子下》:“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增加後形成層次,又引申為“層”,表示重叠。

如屈原《離騷》:“曾_欷余郁邑兮,哀朕時之不當。”“曾”由重疊引申指中間隔兩代親屬關系,如“曾祖”“曾孫”,這個含義古今用法壹致。

先秦古籍中,曾字借為虛詞,用得很多。壹為表示出乎意料之副詞,相當於“竟”。二為表示反問或疑問之副詞,相當於後世的“怎”。

現代漢語“曾”詞義縮小,常作副詞“曾經”講。副詞“竟”“難道”壹義幾乎消失。當“曾”字被借作虛詞後,在炊器的意義上就增加表示瓦器“瓦”寫作“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