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荀子告訴我們的讀書方法是什麽

荀子告訴我們的讀書方法是什麽

荀子認為,讀書要有四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在荀子看來,君子讀書是為了“美其身”,是為了提升自身全面的素質。

需要“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要調動身體各個器官參與理解過程,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手到”也就是讀書要做讀書摘抄、筆記。現代人已經進入了網絡閱讀時代,我們已經忘記了讀書要做筆記、摘抄、批註等。

壹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至少從荀子開始儒家就已經開始做讀書思考筆記了。有學者從《荀子·大略》與周秦漢古代典籍的相關性角度進行壹番詳細考證後,認為此篇正是荀子或剪裁典籍、或加按語、或以古籍佐證自己思想火花的壹篇讀書筆記。

可以說,這是儒家的第壹篇讀書筆記。文本於是就在記憶、理解、思考、實踐、反饋中向主體敞開,讓主體獲得“美”的熏陶與思想的躍升。

荀子(約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況,字卿(壹說時人相尊而號為卿) ,戰國末期趙國人,兩漢時因避漢宣帝詢名諱稱“孫卿”,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時代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

荀子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兩度出任楚蘭陵令。晚年蟄居蘭陵縣著書立說,收徒授業,終老於斯,被稱為“後聖”。?

荀子批判地接受並創造性地發展了儒家正統的思想和理論,主張“禮法並施”;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反對鬼神迷信;提出性惡論,重視習俗和教育對人的影響,並強調學以致用; 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壹書中。

荀子還整理傳承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等儒家典籍,為傳播保存儒家思想文化做出巨大貢獻。?

荀子總結百家爭鳴的理論成果和自己的學術思想,創立了先秦時期完備的樸素唯物主義哲學體系,他的思想在以後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發展中潛移默化地發生著影響。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

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