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朝鮮半島歷史的典籍記載

朝鮮半島歷史的典籍記載

“朝鮮”壹詞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前200年成書的《尚書大傳》中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的記載。《尚書大傳》中的“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壹百壹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雲:“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雲:“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壹音訕。”史記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東北部的東胡部落也陸續遷入朝鮮半島。《戰國策》《燕策壹》載: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

“朝鮮”壹詞在朝鮮的史書《三國遺事》被用來稱呼“古朝鮮”即檀君朝鮮(神話杜撰,產生於12世紀),“箕子朝鮮”、“衛滿朝鮮”。 從周朝至漢朝的中國史書,“朝鮮”只是指朝鮮半島北部的地區,為中國郡縣下的地方政權,朝鮮半島南部則被稱為三韓(即辰韓、馬韓、弁韓)。公元前194年燕人衛滿推翻箕子朝鮮準王,國號仍稱“朝鮮”,史稱衛滿朝鮮。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東征朝鮮,設立四郡,此後“朝鮮”壹詞長期消失在中國典籍中。直到14世紀晚期明朝太祖朱元璋選中朝鮮為該國國號。韓國官方采用近代神話傳說檀君古朝鮮為朝鮮歷史開端。但也不否認孔子曾經提及的東方君子國箕子朝鮮。但實際上二者並無聯系,僅僅因為朱元璋賞賜李成貴國號為朝鮮,不是壹個民族,也沒有延續性(相差2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