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管理心理學筆記 盧盛忠主編

管理心理學筆記 盧盛忠主編

、什麽是管理心理學

壹直以來,人們總認為管理的本質是規範,是流程控制。但是GOPLA認為,管理的本質是資源的獲取、配置、利用。管理的目的是效率。管理的精髓是“權力均衡、利益均衡”。在管理的五個層面中,人的管理是最難的,也是最有挑戰性的。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善於用人,人當其位是人的管理最關鍵壹步。這就要求會看人,明白人的特長、潛力、價值觀、自我定位和發展方向。管理心理學是現代管理科學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有助於調動人的積極性、改善組織結構和領導績效,提高工作生活質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際關系,達到提高管理水平和發展生產的目的。本課程依據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既重科學嚴謹,又重生動活潑。不僅介紹現代管理心理學基本理論的發展概況和主要流派,更多的是從個體、團體和組織等不同層次上介紹和探討各種因素對個體行為、組織行為、組織結構和組織發展的影響。當今的管理心理學都是以人本思想為前提的。如何達到對人的適當約束和激勵,就成為管理心理學的中心內容。

東方管理文化的精髓:以人為本,以德為先,人為為人。以人為本是東方管理研究的出發點;以德為先是東方管理的指南針;人為為人是東方管理的本質特征。

二、管理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

管理心理學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我國很早就提出了人治和治人的學說,但最終在社會上起全面影響和最重要作用的是儒家和法家的思想,結合著黃老學說,在權術和心術方面幾近完善。心術,特別是心戰,其管理心理學的成分很高。東方思想在管理學方面是最具魅力的,也更能契合人的心理需求

1、中國古代就有豐富的管理心理學思想。例如,春秋末年軍事家孫武在《孫子兵法》壹書中就寫道:“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孫武強調領導與下屬之間意願協調壹致的重要性,這在今天看來也是十分重要的管理心理學原則。

2、中國古代的管理哲學思想充分反映在關於人性的爭論上。荀子認為“今主人性,饑而欲飽,寒而欲暖,勞而欲休,此人之性情也”(《荀子·性惡》)。孟子則認為,“人之善也,如水之下也”。中國古代管理心理學思想已經受到管理心理學家的廣泛重視,中國的有關古籍也成了壹些國家培養管理人員的必讀書目。(補充人性理論的四種基本假設):1、經濟人假設。人是以壹種合理的、精打細算的方式行事,人的行為是由經濟因素推動和激發的,個人在組織中處於被動的、受控制的地位。2、社會人假設。人是受社會需要所激勵餓,集體夥伴的社會力量要比上級主管的控制力量更加重要。 3、自我實現人假設。人是自我激勵、自我指導和自我控制的,人們要求提高和發展自己,期望獲取個人的成功。 4、復雜人假設。現實組織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日的,不能把所有的人都簡單化和壹般化地歸為前述的某壹種假設之下。

3、管理心理學的產生和發展還是與現代化大生產密切相聯系的。19世紀末,資本主義得到發展,生產規模日益擴大,對企業的管理也更為復雜,勞動組織和合理安排也提到科學研究的日程。泰勒研究了工人操作合理化的問題,但他把人看成是經濟人,忽視了人的社會性。

4、 第壹次世界大戰對管理心理學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參戰各國都力圖利用心理學原則來改進管理,提高生產為戰爭服務。例如,制定人員選拔和訓練的方法,研究最有效的組織形式,調整工人與管理人員的關系等。

5、戰後,工業生產的發展提出了壹些新的問題,如人在生產中社會性因素的作用等。以社會心理學家梅奧為首的壹批專家進行了霍桑實驗,提出了“社會人”的思想。他們認為,單靠物質刺激不能保證調動工人的積極性。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的社會條件與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關系。此外,他們還提出了非正式組織在群體中的作用。

6、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工程心理學的發展,強調研究人-機關系,同時提出了解決人-人關系,人-組織關系的問題。戰後,許多學者總結了戰時的經驗,考慮到有必要建立壹門研究人的行為的綜合科學,認為可以把人與社會,人與生產中的諸因素統壹加以考慮。於是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大學的壹次討論會上,提出了“行為科學”這壹名稱。其後美國福特基金會給予了經濟上的支持;在許多大學中開展了有關行為科學的研究,並出版了行為科學雜誌。

由於行為科學這壹名稱過於廣泛,有人把醫學中的行為研究、動物行為研究等也包括在內,不能突出與生產管理有關的工作。所以後來有不少單位與專家采用組織行為學或組織心理學的名稱,專指在壹定組織內活動的個體和群體行為的研究。在中國則多用管理心理學的名稱。

三、管理心理學的主要研究領域

管理心理學主要研究與組織行為有關的人的個體特點,如動機、能力、性向等;人的群體特點,如群體的分類、人與組織的相互作用等;領導行為特點,如領導風格,領導的評估與培訓等;組織理論與組織變革,如組織的模型,組織變革與組織開發研究等;工作生活質量研究,著重從改善工作環境,工作豐富化、擴大化方面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提高生產率;跨文化管理心理學,比較不同的地區、國家、社會制度,文化背景下管理行為的異同,為國際間的經濟交流、合作經營企業提供科學依據。

四、管理心理學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方法方面,管理心理學並沒有壹種適用於解決壹切問題的通用的方法。它主要以心理學及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量表法、個案分析、準實驗研究、社會調查、公眾意見調查等方法為基礎,結合管理實際,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問題,采用適宜的方法,使問題的解決有客觀的科學的根據。

五、本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比較系統地獲得學校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理解管理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學會學校管理心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學生運用心理學規律分析並解決學校管理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學校管理心理學的突出特點是:邊緣性和應用性。邊緣性是指學校管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是在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各學科發展的基礎上,將其理論綜合運用於學校管理活動中的壹門科學。應用性是指學校管理心理學以學校管理活動中心理現象和心理規律為研究對象,其目的是提高學校管理效能,與直接解決這壹領域的實際問題密切相連。?

六、參考書:《管理心理學》,林崇德主編,王重鳴著 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年12 月;《組織管理心理學》,王壘編著,北京大學出版社;《管理心理學》,蘇東水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組織行為學》d .赫爾雷格爾著,俞文釗譯,華東師大出版社,2001年3月

管理心理學的體系與發展

第壹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管理是人類協作勞動的產物,管理的實質是對人的管理,人是管理要素中最核心、變異性最強的因素,因此研究管理不能離開人的心理活動,管理與人的心理密切相關。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管理心理學是研究人的行為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主要是研究人的行為激勵問題,探索人的心理活動,通過激勵人心和行為的各種途徑與技巧,達到最大限度提高效率的目的。為什麽將企業中的人作為獨特的研究對象呢?因為:企業就是人;人是企業的首要資源;人是企業管理的主體。

無論從管理和被管理的角度看,人都是核心的要素,所有的管理活動都是通過人來完成的,不管是理財、用物、辦事、還是安排時間、了解信息,這壹切都是由人與人之間的交互作用來實現的。學校更有它的特殊性,如果說企業的產品是“物質”構成的,而學校的產品則是人及人的精神。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是培養人才的基地,無數事實證明教育即可以培養人,促進人的發展,也可以壓抑和制約人的發展。學校如何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如何為學生創造良好地成長環境,從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管理在學校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管理者的思想素質、管理水平、工作能力會直接影響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因此說在學校管理活動中,要高度重視人這壹核心要素,重視人的價值。這壹點,學校比其他領域顯得更為重要。學校管理促進學校的發展,主要體現在最大限度地促進人的發展,即有利於發現人的價值,發掘人的潛能,發展人的個性,發揮人的創造力。

管理心理學的組成部分

個體管理心理;群體管理心理;組織管理心理

管理環境和管理心理學的發展趨勢

人力資源戰略管理;經濟全球化與交叉文化心理學;電子商務和創業管理。

為什麽要學習管理心理學

1、對推進管理現代化的作用

2、對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作用

3、對加強政治思想教育的作用

怎樣學習管理心理學

1 、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

強調研究人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的作用;強調研究人的動機和心理活動規律;強調研究企業管理中如何有效地調動人們勞動積極性的途徑;強調研究領導行為的問題。

2、綜合運用各種方法研究人的心理行為

如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

第三節 管理心理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階段及特點

人們在對管理的研究中,越來越註重對人心理的研究,心理學不斷融進管理領域,為高效科學的管理提供依據,心理學促進管理向更科學的方向發展,於是產生了管理心理學。對管理科學的發展壹般認為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

壹、科學管理階段。時間:20世紀30年代。代表人物:美國的泰勒。著作:《科學管理原理》。其特點:側重於工作的操作和效率的研究

二、行為學派階段。時間:20世紀30---50年代。代表人物:梅奧和羅特利斯伯格。著作《工業文明中的人的問題》。其特點:重視人的社會和心理需要,註重組織內部人際關系的改善。

三、科學原理階段。時間:20世紀50年代。行為科學誕生,所謂行為科學是指關於行為的各種科學,實際上行為科學是壹組由心理學、社會學、人類學及壹切研究人的行為有關的科學組成的學科群。把行為科學的知識運用於管理領域,叫做“組織行為學”。特點:重視人的行為研究,滿足職工需要,改進工作環境和工作方法。

四、管理科學階段。時間:20世紀40---70年代。與科學原理階段平行發展。其特點:強調系統分析的管理特點,將現代科學技術的最新成果應用於管理領域。

五、綜合性的現代管理階段。20世紀70年代至今。其特點:綜合各派理論與研究成果,汲取多學科的知識而形成綜合知識體系。

學校管理心理學是管理心理學的分支,因此大家更應對管理心理學的發展有較清晰的了解。這裏我們簡單描述壹下:

○1879年心理學獨立成為壹門科學,它的標誌是馮特教授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心理學實驗室,把自然科學中所使用的方法應用與心理學研究。

○將心理學的知識運用於企業管理領域的創始人是原德國籍心理學家閔斯特博格,他是馮特的學生,受聘於哈佛大學,1912年出版了世界上第壹本工業心理學專著《心理學與工業效率》,在這本書中他論述了用心理測量的方法選擇工人的問題,及產生疲勞和勞動合理化的問題,提出了創造心理條件,使每個工人獲得滿意的產量並滿足他們的需要是符合個人和企業雙方利益的等觀點。閔斯特博格被稱為“工業心理學之父”,這壹階段也是工業心理研究的早期階段。

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梅奧主持的霍桑實驗開辟了工業社會心理的研究,霍桑實驗的重要研究成果是產生了人際關系理論。人際關系理論是將心理學理論應用於管理領域而獲得的重要成果之壹,從而使人際關系理論成為管理心理學的核心內容。霍桑實驗是指在美國芝加哥西部電器公司所屬的霍桑工廠進行的壹系列的心理學研究的總稱。***分為四個階段:第壹階段1924年11月---1927年4月,被稱作“照明實驗”。當時的實驗假設是提高照明度會有助於減少疲勞,提高生產效率。

第二階段1927年4月---1929年6月被稱作“福利實驗”。(在這壹階段以梅奧為首的心理學者接管實驗工作,並繼續進行實驗)實驗的目的是研究福利待遇的變化與生產效率的關系。

第三階段1928年9月---1930年,也就是在第二階段為結束的時候就開始了。此階段的實驗被稱作“隨訪實驗”。實驗目的是了解工人對工作狀況、工資待遇、工作監督、公司方針等方面問題的真實感情和態度。

第四階段1931年11月---1932年5月。被稱作“觀察實驗”。實驗的方式是由9名線路工、3名焊線工和2年名檢驗員組成壹個班,並配有訓練有素的觀察員,從早到晚跟隨觀察其在廠的全部表現。為取得被觀察者的信任,觀察員從不幹涉任何事情,包括違背公司規定的事情。實驗的目的是檢驗“每個工人都想以最高的工作效率換取最大的報酬”這種假設是否真實。

霍桑實驗得出的最後結論是:1.生產條件的改善並非是增加生產的第壹要素。2.改善工人的工作態度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使其愉快工作是提高工效的決定因素。3.工人的工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所歸屬的非正式群體。

○20世紀50年代,管理心理學才以學科的面貌出現。1958年美國斯坦福大學教授萊維特的《現代管理心理學》壹書的出版標誌著管理心理學的誕生。1949年在美國芝加哥召開了壹次跨學科的科學研討會,會議提議把綜合各科知識系統研究人類行為的學科叫做“行為科學”。60年代行為科學研究進入組織行為的研究階段,開始形成組織行為學。組織行為學與管理心理學在研究對象和理論範疇上沒有根本的區別,所以有的心理學家把管理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看成是壹個學科。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認識到通過研究學校管理心理可以提高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質量,於是人們將管理心理學的知識應用於學校管理。70年代美國歐文斯的《學校組織行為學》出版。

○1979年我國開始引進行為科學和管理心理學理論,並開始在各領域進行實驗,1984年由張燮等編著的我國第壹本《學校管理心理學》專著出版。

管理心理學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不同的理論。主要有:

早期管理理論

1 、科學管理理論 代表人物:泰勒;其特點是通過科學的管理方法,取得高額利潤和長遠發展。

2、行政管理理論和組織理論 其特點是強調行政管理持續的效益。

行為科學理論

1、霍桑研究與人群關系理論 霍桑研究對註重效益與個體的科學管理和行政管理原則提出了挑戰,並推動了人際關系理論的發展,把管理的焦點從單純改進效益轉移到增強員工成長、團隊關系和滿意感。

2、X理論和Y理論

開放組織理論與戰略管理理論

1、權變思想與認知理論的影響

2、開放式組織理論

3、戰略管理理論